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848节


洪承畴顿时汗下如雨,老狗嘴唇哆嗦,小英雄字字戮到他灵魂痛处,使得这个变节之人如万箭攒心般难堪、难受。食禄数代之大明重臣,反而不如江南一身世卑微的十六岁少年,真让人愧死!

夏完淳的话无疑戳中了他内心深处的痛点,可是,他回不了头,因为昔日的那一份情怀早已经悄然离他而去!为了个人的身后之后,他必须要把大明彻底埋葬

但现在,这成了笑话!

十几年来,每每梦中,他总会想起那布衣少年,想到其赴义时的慷慨,在内心深处不知多少次,为那少年而倍觉可惜,若是其不曾身死,假以时日,其必定能够为天下之栋梁!可最终他却选择了慷慨赴义!少年能为之事,但是他做不到!

他既成不了大明的忠臣,同样也成不了大清的忠臣。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洪某如此,又有何错之有?

尽管在内心深处无数次对自己这么说,但洪承畴同样也很明白,该来的总要来的,一但大清灭亡了,那么下一个就是他,到时候江西的张煌言、广东的李定国,都会像恶狼一样扑过来,试图用他洪承畴的脑袋,去染成他们的顶子不,去为他们扬名天下!

“怎么办?”凝视着夕阳,洪承畴只觉得的呼吸变得有些沉重,第一次,他变得茫然起来,即便是在降清的时候,他也不像现在这么茫然,那个时候,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灭亡大明!

而现在,他却茫然不知所措了,因为他看不到未来。

“还有办法,还有办法”这么自言自语着,唯一让洪承畴略微感到庆幸的是,现在大清国的主力尚存,也就是说,大清国尚还有喘息之力。

“只要大清国尚在,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洪承畴在心中极力安抚着自己,然而理智与直觉却告诉他,事情原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如果现在皇上要是一气之下,领兵出了关,到时候,大清国可就全完了!”

眉头紧锁着,洪承畴现在所担心倒不是大清国的气数,他是害怕大清若是完了,下一个就轮到他了,他需要大清好好的活下去,也只有如此,他能够继续坐观着天下风云。活路在什么地方?

尽管内心茫然,但是洪承畴却很清楚他的活路在那里,当年他做不到慷慨赴义,现在同样也不为大清舍生取义,他所需要就是活下去!这条活路,任何人都不会给他,只有他自己去争取!

“关键,还是大清国啊!”这般长叹一声,洪承畴的眉头微微一跳,然后沉吟道。

“若是现在上书朝廷的话,朝廷会信洪某所言吗?”想到自从武昌陷落之后,他就与吴三桂等人在西南试图割据自保,他现在不禁有些怀疑,他的建议是否会为朝廷所用,毕竟,对于朝廷来说,他洪承畴早不是当年的那个人了。

“万一要是朝廷不信洪某,又该怎么办?若是朝廷一意孤行,非要出关,收复满洲又该如何?”

就在洪承畴患得患失的时候,他的眉头再一次紧锁着,眉宇中更是蹙满了忧色

第17章 主与幕(第二更,求支持)

朝廷若是不信洪某!

这个念头与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时候,洪承畴的神色变得尽是一副无奈,现在大清国是不可能再信他洪某人了,非但不信,甚至他相信,如果大清国有机会打败明国的话,一但天下平定的时候,他洪某人恐怕就是福临第一个想杀之人!

明国欲他洪承畴!

而清国将来亦不会放过他洪承畴!

当汉奸当到这个份上,也着实罕见了!

想到这儿洪承畴不由叹了口气,心知现在于两边都没有容身之地的他,继而又向门外招呼道。

“洪九。”

洪承畴的话音刚落,门外立即就有一个中年男子垂手回应道。

“老爷,您喊小的可是有什么吩咐?”

洪九是洪承畴的家奴,当年松锦之战时,曾劝他为大明尽忠,在他降清后,也一直跟随着他,在洪承畴的身边,没有谁比他更可靠了。

“张知府还没有回城吗?”

他口中的张知府是长沙知府张道澄,他是山西人,为原明辽东御史张铨第五子,山西沁水拔贡。崇祯十六年七月曾率自备马兵二百“儒衣从军”,后任江西南康府推官。顺治十一年三月赴长沙幕府,因为当时洪承畴急需用人,加之其是故人之后,所以即他于留军前行令,并其署理长沙府事。在长沙任上的张道澄主要负责与战备密切相关的要务,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洪承畴甚为得力的助手,备受器重。

“回老爷,张大人出城还没有回来,听说是到乡里去查看春耕了。”

“哦,他就是一刻不得闲啊,这几年,也得亏他在一旁操持,才使老夫无忧啊。”

洪承畴略点下头,心知对于身为长沙知府的张道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筹备钱粮,现在其去乡间巡视春耕,也一定是为了保证秋课,想着这两年张道澄的操劳,洪承畴倒是略觉欣慰。

这幕中诸友,确实不负洪某人啊!

“老爷,朱先生一直在府中侯着。”

洪九便于一旁禀报道。

“朱先生在侯着?怎么现在才说?”

洪承畴立即有些不悦的说道。

洪九口中的朱先生是朱应升,这位崇祯十二年的举人,入清后先任颖州学官,后出为巡按御史,顺治十年转宝庆府推官,招抚流亡,抚绥残黎,不遗余力,顺治十三年因岁贡芽茶延误日期被解职。解职后,他协助偏沅巡抚袁廓宇作分化、瓦解南明军队的工作,“实心招抚”,争取到孙可望部将姜春生、姜和生、总兵王瑞泰、王仁晴、谢成龙、谢才尚及道员孙应赓等投诚。这一系列投诚事件,是通过血缘、乡党关系的纽带,连瓜带蔓引发出来的,对抗清队伍的破坏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洪承畴深惜朱应升的才干,“檄至军前效用”,在过去数年间,为其招降众多的抗清队伍,而他也是洪承畴幕府的智囊,对其极具影响力。正因如此,洪承畴对其才看极为看重,这会一听朱应升一直在侯着,自然有些不快。

“回老爷,是朱先生说,不要打扰老爷考虑事情,让小的暂时不要通传。”

这倒也是朱应升的脾气,于是洪承畴立即对洪九说道:

“恩,你快去请朱先生过来。”

片刻后,朱应升进了屋,在他洪承畴行礼的时候,洪九已经上了茶打了千,随后便悄悄退出的了房外。

“允齐,想来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首节 上一节 848/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