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851节


一句“无心怀天下之志”让洪承畴的浑身不由一颤,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有想过,只是他敢吗?

“如今天下五分,李楚、朱淮、郑闽、李晋,至于两家朝廷不过只是偏居一地,无暇自保,而这天下五分者,其五者,却是中堂,中堂主西南数省,若是以西南数省相投,二十余万精锐献纳,李楚非但不会拒之,怕只会以国相之位相待!”

以国相之位相待!

尽管这些年已经经历过太多的风浪,但是朱应升说出这番话的时候,洪承畴仍然难免有些心动但随后又自嘲道。

“以李楚之心,其又岂会用洪某?”

尽管洪承畴知道,这西南数省以及其麾下的精兵,对李子渊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他又岂不知道自己的名声有多么狼藉?

可嘴上这般说着,但洪承畴的心里却仍然是不由意动,毕竟,这可以说是他最后的机会了,他之所以想要苦撑,所要换取的不正是这样的机会吗?。

“所以,若是中堂大人同意的话,在下可往北方一趟,一是为大人上书朝廷,为其指出一条生路,至于这二嘛,自然是为中堂,也是为我等寻一条生路!”

在朱应升道出这番话的时候,洪承畴自然不会有丝毫怀疑,现在他们都是荣辱与共,一但他洪承畴保不住性命,他们恐怕也保不住富贵,只是

“允齐,你还没说,你到底有何良策,可助朝廷。”

现在对于朱应升的主意,洪承畴已经越发的好奇起来,毕竟,即便是他也看不出朝廷还有什么生路可寻。

出关是死路一条,留于中国是必死无疑!

在天下人皆言杀虏的时候,谁人敢留朝廷一条生路?

横坚都是死路一条啊!

可偏偏朱允齐却言道着有活路?

难道真的还有什么活路不成?或者说,他只是想籍此晋身,若是如此,他又是想于何处晋身?

就在洪承畴思索着朱应升的想法时,只见朱应升笑说道。

“中堂大人,这生路嘛!”

话声顿了顿,朱应升的眉头微挑,神情显得颇是得意。

“这生路不是没有,于朝廷来说,若是他们听在下之言,虽然不能保证其它,但至少可保朝廷可得生路,甚至,若是有可能的话,将来大清国,甚至还有可能重焕生机,从而东山再起!”

朱应升的神情显得有些得意,在他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全然没有想到满清入关给中原带来的灾难,现在他更是苦心为陷入绝境中的满清寻找着生路,非但是生路,甚至还有可能让其再次崛起,而他本人也因此而得意非常。但凡稍有良知之人又岂会如此,不过他的这一番话,落在洪承畴的耳中,也没有激起他的任何不悦,毕竟,对于洪承畴来说,他根本就不在意满清将来是否能够东山再起,他唯一在意的是,怎么样借着保大清国的同时,保住自己!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至于什么中国,至于什么百姓!这压根就不是洪承畴所考虑的事情!若是他当真考虑天下百姓,又岂会为满清尽心尽力的效命,以令其能坐稳天下?

“若”

沉吟片刻,洪承畴看着朱允齐,长叹道。

“若当真能如此的话,洪某也能对得起先帝之恩了!”

第19章 兵临城下(第二更,求支持)

大明永历十六年五月初三,这一天空中万里无云,湛蓝天空如同水洗一般通透非常,而让人赏心悦目。在这片苍穹下的沈阳城外围部有数道壕沟这并不是守城的清军挖掘的,而是忠义军自行挖掘的,目的是为了阻挡城中的敌军外逃,从而达到将城内守军彻底全歼的目的。而在壕沟之间每隔里许,都有一个土筑的简易堡垒,堡垒上部署有小型火炮和数百火铳兵,堡垒之间互相配合,即便是有上万清军冲击,也无法冲破这道防线。

盛京已经成为一座死城!

对于城内的人们来说,当他们看到壕沟,看到堡垒时,看到那密集的鹿岩时,差不多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的命运明军要围死他们、因死他们如此,倒也让守城的一方稍微放松一些,至少这说明明军没有强攻盛京的打算。

“围吧,围吧,再围上半个月,皇上就会领大军来救我们了”

几乎所有的旗兵都是如此这般的寻思着,而那些个佐领、统领们更是不住的向他们灌输这个想法。

只要明军不强攻,他们就能守住盛京,守到皇上领二十万大军救援的时候!

似乎,对于城内的人们来说,他们所有的希望都在于皇上的援救,甚至在于明军不强攻,但是明军怎么可能不攻城?

虽说已经到了五月,但是浑河水依然显得有些冰冷,对于在军营中已经习惯了每天都要洗澡的忠义军官兵来说,虽说这河水有些冰冷,但是他们仍然会利用中午的时候,在河边擦洗身体。

良好的卫生习惯等于战斗力!

无论是每天洗澡或者完备的厕所,在这个时代都能起到避免大多数流行病的流行,洗澡可以避免虱子的滋生,而虱子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病。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在战地上,只要有条件,每天洗澡或者擦洗身体,都是极为必要的。

“这水可真凉”

用布巾擦洗着身体忍受着河水带来的冰凉时,王玉树朝着远处的炮兵阵地看了过去,不过却根本看不到炮兵阵地,只能看到一堵厚厚的土墙,那是上千个工兵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堆砌出来的厚达六丈、高约一丈的土墙。而在土墙的后方就是海防臼炮,现在,大家伙都已经知道了,那些重达一万五千斤的海防炮将会打响攻城的第一炮。

“玉树,你说咱们什么时候才会攻城?”

瞧见玉树的眼睛一直盯着炮兵阵地,老六便问了一声。

“鬼才知道,反正管他那,只要他们把城给轰开,咱们就攻进去,然后”

用手比划了一个手势,王玉树冷笑道。

“就杀他个尺草不生!”

但凡任何一个稍有良心的汉人,都不会忘记清军入关时的屠杀,而对于这些军中的官兵来说,他们的家人亲友就曾死于清军的屠刀下,现在,既然是已经直捣黄龙了,那就不能轻饶了这些杂种。
首节 上一节 851/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