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909节


作为中尉的王良平,看着张国言直接说道,若是在平常,或许他会对其客气一些,但是现在却不行。

或许是他是野战炮兵营的营长,按军衔比王良平还高出三级,但是王良平现在却是代表指挥前来接替指挥权的,他所能作的只有服有,要不然军正队会随时抓拿他,不服军命,这是死罪!

“行,既然是这是指挥的命令,我服从!”

尽管有些不太相信,但张国言仍然选择了服从,在他下达命令之后,接到命令的两个大队长,甚至又特意问道。

“炮架尾部挖出两度的斜坡?长官,这,没错吧!”

“没错!是营长的命令!”

在炮位上,面对弟兄们的询问,身为炮长的魏刚又说道。

“都他么还愣着什么,还不快点抄家伙,忙起来”

在炮兵们纷纷于炮架尾部挖出一个斜坡的时候,许大勇的唇角略微一扬,通过在在炮架尾部挖出土坑来加大射角,他曾在兵工厂见兵工厂的炮手干过,加大两度的射角,可以让炮弹打的更远,当然,这不是没有弊端,就是炮架可能不太稳定,但这个时候,许大勇却顾不了那么多了。

“图海,你以为老子的炮打不过去吗?”

从望远境中盯着那一直与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恰好在九斤炮射程之外的图海,许大勇冷笑道。

“等老子把炮弹打到你头上的时候,你小子就等着哭吧!”

许大勇还真的说对了!

图海之所以一直命令部队与明军保持距离,就是因为他对9斤炮的了解,其实他的麾下并没有多少九斤炮,不过只有四门,其实当初他从楚军那里缴获了不下二十门,但都上交给了上官,他自己手中只留下了四门,但是却留下了一些炮手,那些炮手了解九斤炮。

四里!

这是九斤炮的最大射程,只要保持四里的距离,就不需要担心明军的炮击,而现在,他可是足足保持了四里半的距离,这个距离,非但明军的铳炮打不到,就是骑兵冲锋都需要三分钟左右。可以说是再安全不过。

不过尽管如此,图海在看到明军炮兵的动静时,仍然忍不住喊来了谢朋问道。

“谢千总,你看他们在干什么?”

将望远镜递给谢朋,图海的语气显得很是亲近,这谢朋是他俘虏于楚军炮队的队目,为了笼络他,图海非但保举他为千总,而且还为其娶了一房媳妇,如此才换来他的感恩戴德。

“回主子,肯定是在炮尾筑坡,如此一来,开炮时炮架后退,炮尾撞到坡上,力尽了就会就坡顺势滑下来,这样就省去了推炮的功夫,这也是忠义军炮兵最擅长速射的原因。”

谢鹏喊着主子的时候,没有丝毫的不适,对于忠义军的炮兵他并不陌生,毕竟在北伐前,忠义军曾派出军官对楚军的炮手进行过操练,而他自然也曾接受过忠义军炮兵的训练。

“他们现在筑坡,肯定就是要以那里为防线,不再前进了,否则绝不会如此。”

“哦?”

接过望远镜,图海的眉头微微一皱。

“你的意思是,他们准备钉在那了?”

“有这个可能!”

当然没有这个可能,对于一直推崇进攻就是最好防御的忠义军来说,自然不可能进入被动的防御,在图海等人只以为忠义军准备就地防御的时候,炮兵阵地上的炮长们,不断的用角度尺量着坡坑,然后再将炮架尾部土坡另一端夯实,以便炮架后冲时可以就势滑下。

足足用了差不多十分钟,炮手们才部署好炮兵阵地,随后炮手们便开始将炮弹塞进青铜炮膛,忠义军的炮弹都是整装弹,铁铸的榴霰线固定在木制弹托上端,弹托下端是油布包内装有足足两斤火炮。与平常剪切引信设定时间不同,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定时,四里的距离,根本就不需要剪切引信。

“乖儿子,这次可得打准一些”

坐在炮架上魏刚的眼睛盯着卡于炮架表尺,瞄准着四里开外的清军,能不能打过去,他并不知道,他所需要的只是把炮弹打过去。至于其它,就交给老天爷了

瞄准完成之后,他的手向后面一伸,

“鹅毛管!”

一根白色的鹅毛管被送到他的手中,与此同时,3炮手已经用铁钎插入了炮尾火眼内,铁钎刺穿了火药包,随后鹅毛管被装进火眼,鹅毛管内装有火药,相比于引火绳,用鹅毛管点火的速度更快。

“一炮完备”

“二炮完备”

每当一门火炮完成射击准备的时候,炮长们都会举起手,大声的报告着,此时,六个炮手都是按照规定分立于火炮两侧,只待命令的下达,就会点燃火管向敌军开炮。

当炮长们把目光投向远处的营长时,骑在马上的王良平则扭头看着身后,他的眼睛盯着指挥,而指挥则拿着望远镜在观察着。

“长官,炮兵已经做好准备了!”

“嗯!”

默默的应了一声,许大勇点了下头。

“开炮吧!”

这边一声零下,那边的旗手立既挥动手臂,发出了开火的旗语,

“开炮!”

在命令下达的瞬间,一直盯着营长的魏刚立即拿起引火杆,将引火杆的那燃的火绳绳头往炮尾一点,

“兹”
首节 上一节 909/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