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铁骨

大明铁骨 第969节


瞬间衮布的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其它的两位大汗也是惊愕的看着那铜牌,这铜牌一共有十二面,意味着明人将会从蒙地买走六万匹马、二十四万匹牛,至于羊毛,那玩意对于蒙古来说,本身就是不值一的废物,除了极少一部分用制衣制毛毡之外,绝大多数都被丢弃,任由其腐烂于草原上。一千两百万斤羊毛,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是对于除了牛羊就没有任何产出的蒙地来说,这些羊毛完全是意外之财。

四百万斤羊毛

就在衮布于心里寻思着这些羊毛能够给他带来的多少财富的时候,王白拿着铜牌走到他的面前。黄澄澄的铜牌做工极为精美,这铜牌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其中却贮藏着难以想象的财富。

“贸易局于各位进行贸易,可以给付现银,前往贸易站自行采购,也可以由各位大汗、贝勒开出清单,再则贸易局运往各地,当然价格略微贵上一点!”

将铜牌递到衮布的手中,王白又继续说道。

“当然,这贸易牌归属何人,皆由各位大汗掌握,凭此贸易牌,一定关口绝不会阻拦对蒙贸易,贸易牌五年一期,五年期间,但凡蒙地贸易皆敞开供应,五年后续期,仅商讨贸易量增加,绝不减少丝毫,亦绝不废牌。”

望着这三位大汗,一王白的话滔滔不绝说了出来,他对蒙地非常了解,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同样知道他们需要什么,这些蒙古人离不汉地的商品,而现在,他所需要的就是用汉人的商品,让他们拉上这条船,然后完成大王吩咐的任务。

敞开贸易!

绝不废牌!

尽管看似好处极多,可是众人在欢喜之余,一个个却是微颦眉头,他们知道,这些好处不是平空得来的。

对这些大汗、贝勒来说,他们或许并不介意趁着,但是他们同样也很清楚,借刀杀人的明军,想要杀的,并不仅仅局限于清人,同样还会借清人之手削弱蒙人的力量,如果不是因为明人开出来的条件委实丰厚,而且他们确实也有趁火打劫的心恩,恐怕这些大汗当初就不会参加会盟了。

但是现在,面对这么丰厚的回报,他们却都显得的犹豫不决起来,毕竟,所有人都很清楚,明人开出的条件越丰厚,意味着他们就需要更多的回报,蒙古人就付出更多的代价。

很快所有人的脸上表情凝重了。

在蒙地呆了这么长时间,对于这些蒙古人的心思,王白自然知道,在动了一番自己头脑后,现在这些蒙古人,早就没有了什么“一统天下”的心思,他们唯一的愿望,就是呆在蒙地享尽荣华富贵。他们之所以安于现状,一来是因为实力有限,二来是因为入关内地,并没有什么好处。

好处!

草地上的规矩非常简单,他们需要足够的好处作为动力。没有足够的好处,他们绝不会以身犯险的。

“十两!”

突然,王白吐出了这么一个数字。

“各位汗王袭击清人后,每掠来一个三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的女子,我方愿以十两价格购买!”

此行之前,大王就给了王白足够的权力,其中就包括多达三百万两银子权限,他可以在三百万两银子的用度内自行决定如何使用这笔钱,只不过王白并没有选择把银子交给这些汗王,而是拿着这些银子直接向他们开出了一个条件。

“各位大汗,此次清虏入蒙地者,大抵上都是妇孺,其中妇人女子不下数十万,若是有俘获得鄙人愿意一应买下,可付现银,亦可付棉布、铁锅、茶砖!”

按照这对蒙地的了解,王白最重视的是土谢图汗衮布,只要他同意车臣汗、扎萨克图汗都会选择同意。而他之所以开出的这十两银子用来购买女子,自然有他的用意,掠走满清八旗的女子,可以削弱他们的力量,但是这些女子却不能被蒙古人得到,因为这些女子可以充实他们的力量,这同样也是他必要竭力避免的。

土谢图汗衮布只是盘膝坐在坐垫上,笑眯眯看着王白,他内心有什么想法一点也没有表露出来,好象他对这些并不动心。

“十两,这个价格确实很丰厚,在草原上一匹上等马也才三两银子。”

衮布的眼珠紧盯着王白,

“一个清人女子等于三匹上等马可你要知道,若是我们掠走了他们的女子,我们与清人的之间的仇恨,就会达到不死不休的地步,到那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原本有些心动的臣汗、扎萨克图汗,听衮布这么一说,纷纷附和起来。

可就是这个道理,万一要是清人报复怎么办?他们清军打过几次,可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现在的清人现在并非过去清军!”

王白深吸一口气,看着衮布说道。

“现在清军不过只是丧家之犬,其主力已经为我大明尽歼于关内,目下逃往蒙地的清兵不过只是一群其旗下包衣”。

王白迅速开动脑筋,一边组织起思绪,一边用真真假假的话语对在座的诸位说道。

“各位大汗,机会往往只有一次,如何选择,还请各位大汗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100章 归化(第二更,求支持)

顺治十九年九月初三,虽说中秋刚过,可是这关外的太阳却就像是没有一丝暖气似的,天气骤然冷了下来,那秋风一起,更是吹的人瑟瑟发抖。

略带些许寒意的风自漠北的草原上一路南下,吹过大沙地的时候,那天地间的沙尘漫天飞舞起来,甚至就连同那草地间的灰土也被卷了起来上,那天空更是变得混沌一片。

灰蒙蒙的天地间,一面面各色旗帜被寒风吹打着,那三角的旗儿随着风不住地抖动,连声发出阵阵旗摆声。而在这旗摆声中,骑兵马、穿着盔甲的兵丁大都是无精打采的走着,在队伍中间,那些浑身灰土的妇人,也是麻木的抬动着脚步,每一步都显得极为沉重。

走着走着,在人群中就会有疲惫不堪的人倒在地上,对此,周围的人们甚至都不会看上一眼,然后便绕开她继续往前走着,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如此的麻木,她们已经在草地上走了几个月,虽说偶尔能歇上几日。可是即便如此,仍然不断有人倒下。

骑在马背上的勒布泰,望着些步履蹒跚的女子,看着兵丁们无精打彩的身影,他不禁长叹一声,心底陡地生出几分凄惶。

这就是所谓的末日之像?这就是曾经威名赫赫的满洲大兵吗?

不说那些包衣奴才,就是这负责皇上安全的銮仪卫的御前侍卫,几个月下来也全都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如果不是身上穿着盔甲、腰间胯着腰刀,手中提着长枪,这些人活脱脱就像不根本就是一帮叫花子!

这些原本都是八旗中勋贵子弟的御前侍卫,过去一个个都是趾高气扬,鼻子仰上天的主,而现在一个个的脸上却都挂着菜色,身上的盔甲也变得破破烂烂的,甚至裂了口子,那泡钉之间的棉布因为开裂而翻开口来,浑身破破烂烂的那里还有往日里的气象。至于那边的拿着红缨枪的包衣奴,模样更是凄惨,不少人则披头散发,胡子拉茬,瞧着和叫花子完全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有人脚上连双鞋子也没有,只包裹着不知从那里弄来的破布。

逃出门不过才几个月,当年在蒙地、在大明横冲直撞的满洲大兵,居然成了这等模样!落得这步田地。

兵败如山倒!

虽说这大清国还不算是兵败,更谈不上是山倒,甚至可以说是安全的退到了蒙地,想像中的溃不成军同样也没有发生,可是因为“满洲”被明军夺了,他们离开京师后,便一路向西,沿着大漠草原一路奔逃两千里,这一路上可以说是衣食无着,饥寒交迫之下,这些没窝的清兵,为了填饱肚子,沿途劫掠着草地上的蒙古人,不仅如此,他们为了一袋粮食、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有时候也会争个你死我活。甚至有一队兵居然直接把前来迎驾的蒙古贝子和其麾下的侍卫兵卒给杀了,然后抢走他们的马扬长而去,至于劫掠蒙地的牧奴,更是再寻常不过,这一路上,死在他们手中的蒙古牧奴,没有几万,也得有上万人之多
首节 上一节 969/21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奋斗在洪武末年

下一篇:护国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