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129节


与此同时,在大都督府的敦促下,荆州各级官府开始搭建流民营,对流民进行编户管理,老幼妇孺直接赈济,能干体力活的以工代振。

屯田前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时候,孙贲开始将视线转向天下各方诸侯。

说到这里,就得谈谈孙贲麾下锦衣卫的组建工作。

锦衣卫,顾名思义就是参考明朝的特务机构组建的,它下辖军情司和镇抚司。

军情司主要负责对外的军情刺探和间谍安插,镇抚司则主要负责对内的监察,拥有侦查、逮捕、审问等权利。

锦衣卫直接听命于孙贲,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孙贲麾下重臣和亲族,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

锦衣卫的指挥使目前还空着,孙贲准备将这个职位留给像贾诩这样,聪明绝顶却又懂得进退,不营私,不结党的孤臣类谋士。

副指挥使则由管理斥候、细作的陈辉担任,目前,陈辉代管锦衣卫的全部工作。

此刻,孙贲便在浏览陈辉搜集的,有关天下各方诸侯的情报。

第一份情报,来自长安城。

董卓迁都长安后,越发暴虐骄横,他自命尚父,让文武百官向他跪拜,白天僭用天子仪仗,晚上任意招嫔妃侍寝。

还在郿县修筑豪华府邸—郿坞,里面存放大量搜刮来的财物,以及够食用三十年的粮食。

更在郿坞设宴期间,逼文武百官饮用,由司空张温鲜血兑成的血酒。

从这几点信息中,孙贲知道,董卓已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而与孙贲密切相关的信息,也有一处,那就是孙贲击灭刘表后,李儒建议董卓使用驱虎吞狼之计除掉孙贲,即封袁术为荆州牧,驱使袁术来攻打孙贲。

只不过,在董卓心中,孙贲只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论威胁远小于袁术。

他觉得通过封袁术为荆州牧来除掉孙贲,最终的结果会得不偿失,便没有采纳李儒的建议。

不过,据锦衣卫长安潜伏人员探知,李儒还没有死心,仍旧时不时地向董卓谏言孙贲的潜在威胁。

第101章 各方动态

“敌之英雄,我之仇寇,李儒,说得就是你啊!”孙贲暗暗感慨。

前世读《三国演义》,看《三国志》的时候,孙贲对李儒的看法,却是和身边的朋友有所不同。

在孙贲的视角中,李儒这人年幼时,便博学多才,饱览群书,长大后,开始树立远大的抱负,誓要封侯拜相,扬名天下。

也就在这时候,李儒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出现了,这人便是董卓。

那时的董卓骁勇善战,志向高远,李儒一看到董卓,便认定董卓是自己实现心中抱负的民主。

与之相对的,董卓看到李儒后,也是异常欢喜。

董卓欣赏李儒的才华,欣赏他的忠贞不二,为了彻底将李儒拉上自己的战车,董卓便将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了他。

李儒娶了董氏,便与董卓牢牢地绑在一起,在他的出谋划策下,董卓逢战必捷,官运亨通,势起西凉。

当何进招边军入京斩杀十常侍的时候,李儒更是帮助董卓抓住良机,一举掌控京都洛阳。

董卓威临京都,官居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只要董卓按照李儒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励精图治,便可成就姜尚、霍光那样的美谈大业。

可惜,人心易变,当一个人骤然爬到权力巅峰,更是容易迷失自己。

董卓便是这样,进入洛阳后,董卓就开始发生转变,开始变得不再对李儒言听计从。

尽管如此,李儒还是经常提醒董卓,不要被眼前的荣华富贵所迷惑,应该放眼天下。

但董卓只顾奢淫享乐,根本没有进取之心,李儒提醒一次,就失望一次。

当然,李儒也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大事,‘乱世少义战’,这里就不多论‘是与非’。

只单从能力讲,李儒可以算是当世人杰,而他执意要和自己作对,那他这样的人杰,还是早点死了好。

将长安的情报揭过时,孙贲回想起历史上长安明年要发生的大事。

王允联合吕布除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攻打长安,劫持天子;马腾、韩遂加入长安大战……

这里隐藏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携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要来了!

暗暗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孙贲翻开了关于幽州的情报。

幽州刺史刘虞和蓟侯公孙瓒发生小规模内讧,公孙瓒借着击败青州黄巾的威势,渐渐压过刘虞。

而公孙度已担任辽东太守一年,他野心勃勃,一边打击豪强势力,一边积蓄羽翼,将目光投向了朝鲜半岛。

幽州两公孙都是强力诸侯,由于相隔太远的缘故,基本上不会成为敌人,可以作为牵制袁绍或者曹操的盟友。

并且,幽州靠近草原,战马高产,且又临海,如果孙贲将来开辟海运,或许可以向他们购买战马。

最后,幽州还得提到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刘备。
首节 上一节 129/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