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13节


“哦?黄镇岳挡住孙坚了?”刘表浑不在意地打开竹简,脸上略带惊喜。

孙坚没死前,可是带兵将荆州军打得灰头土脸,就连黄祖,也吃了好几次败仗。

所以,刘表一听到黄祖传来捷报,便认为黄祖只是挡住了孙坚的攻势而已。

不过,当刘表打开竹简,快速扫了一眼后,整个人却是惊呆了:“什么?孙坚死了?”

“不错,孙坚被黄镇岳施计诛杀了!”蔡瑁说到施计二字的时候,声音明显提高了一分。

刘表倒是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得到蔡瑁确认后,他眼中的震惊便转化为狂喜:“哈哈哈,江东猛虎终于死了,我的荆州保住了,保住了!”

“主公慧眼识英雄,将黄镇岳委以重任,这诛杀孙坚的第一大功,当属主公!”蔡瑁朝着刘表躬身一拜,语气中满是敬佩。

“军师谬赞了,这首功还是要归给黄镇岳的!”刘表连连摆手,心中却是乐开了花。

蔡瑁听出刘表语气中对黄祖的欣赏,当下眸光一闪,试探道:“主公,以黄镇岳斩杀孙坚的功劳和能力,只掌管江夏一郡怕是不够,不如让他兼任南郡太守。”

“兼任南郡太守?”刘表嘀咕一声,心中暗暗在想,黄祖立得功劳虽然大,但掌控两郡之地这份赏赐却是有些过了。

蔡瑁将刘表的迟疑看在眼里,不等他做出答复,又自我纠正道:“主公,刚才属下说错了,只让黄镇岳兼任南郡太守恐怕还不够。”

“什么?还不够?”刘表不禁惊问出声。

让黄祖兼任南郡太守,刘表都觉得有些过了,现在,蔡瑁竟然说,要给黄祖更多的封赏,这如何不让刘表惊讶。

蔡瑁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诚惶诚恐回道:“主公,确实不够啊,让黄镇岳兼任南郡太守,是封赏他斩杀孙坚这个荆州大敌的功劳,可依现在的形势,黄镇岳很快就要带兵攻破樊城,剿灭江东军残部,而这又是一个该厚赏的功劳!”

‘又是一个该厚赏的功劳’,这十个字,如一根尖刺般,扎入刘表的心脏。

刘表不禁冷汗直冒,因为他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便是他很快就没有什么可以给黄祖赏功了。

‘功高震主’可不仅仅意味着属下面临危险,它其实是把双刃剑,如果主公没有处置得当,很可能就要被属下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这四个字一出现在刘表脑海,便挥散不去。

看着刘表皱起的眉头,蔡瑁知道自己给黄祖上的眼药起作用了,他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便主动告辞离去。

只是,蔡瑁还没迈出房间,就被刘表叫住:“军师,我看黄镇岳征战多日也是辛苦了,就先安排他回江夏歇息吧!”

蔡瑁转过身来,佯装没听明白地问道:“主公,将黄镇岳调回江夏歇息确实应该,只是,黄镇岳走了,该由谁来担任荆州军统帅?毕竟,江东军残兵可还占据着樊城?”

刘表笑了笑:“孙坚死了,江东军已是一盘散沙,即便有了新统领孙贲,可他只是个毛头小子,你在蔡氏子弟中,挑选一个俊杰担任统帅就行了!”

事情完全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蔡瑁心中很是满意,连忙恭声赞道:“主公英明!”

第12章 我为主公

当晚,邓城府衙,孙贲正斜躺在卧榻上休息。

这时,黄盖脚步匆匆地赶来:“少将军,咱们下一步是不是该攻打襄阳了?”

孙贲想了想,却是摇头道:“襄阳近期怕是攻不了了。”

黄盖脸上满是疑惑:“为何攻不了呢?咱们将黄祖的三万大军一网打尽了,现在,刘表手中能用的兵马并不多,如果咱们一鼓作气杀向襄阳,或许荆州就成咱们的了!”

“黄将军这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先不论我军将士连连大战,已经精疲力尽,单说这襄阳城墙厚城坚,可谓是易守难攻,刘表明面上的兵力不多,但是,他得到了荆州大族的支持,只要稍稍一鼓动,他就可以从荆州大族那里获得数万生力军。”

“这,这岂不是说,咱们与荆州无缘了。”黄盖语气中满是不甘。

孙贲淡然一笑:“不,荆州必定会是咱们的囊中之物,只不过,时机还没成熟而已。”

“时机?什么样的时机?”

“当咱们在荆州站稳脚跟,当咱们与荆州大族结成了利益联盟,当咱们解除了来自袁术的威胁时,就是咱们出手夺下襄阳,占据整个荆州的时候!

“少将军,袁术可是咱们江东军的盟友,他怎么成了咱们的威胁?”黄盖没有想明白这一点,继续发问。

孙贲眼中迸射智睿的光芒:“如果叔父还在,以叔父的威望和战力,袁术要依仗叔父的地方多,确实会老老实实把咱们当盟友。”

“只是,叔父英年早逝后,情况却会大不一样,与叔父比起来,我的威望太过浅薄,在袁术眼中,我就是一个毛头小子,根本不配成为他的盟友!”

“咱们江东军战力高强,是天下强军,袁术早就想将江东军掌控在手,叔父在的时候,他不敢伸手,可要从我这个毛头小子手里夺过来,他却是没有丝毫忌惮!”

“所以,只要咱们不向袁术屈服,就必定会得罪袁术,甚至引来袁术的讨伐!”

黄盖听了后,脸上浮现出深深的震撼,那是对孙贲深谋远虑的叹服。

叹服之余,黄盖又不禁在想,辅佐如此深谋远虑,英武雄略的主公,或许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想法一生出,便一发不可收拾,黄盖微微摇头,将脑袋里的杂念甩掉,然后继续发问:“以少将军之见,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

孙贲凝神思考了一会,然后朗声答道:“回樊城,用黄祖的脑袋祭奠叔父!”

一听到‘黄祖’这两个字眼,黄盖眼中的怒火便如蓄势已久的火山,似乎随时都要喷发:“少将军这安排好啊,有了黄祖的脑袋祭奠,主公应该能入土为安了!”

计议完毕,孙贲安排张猛留守邓城,编选邓县青壮成军,他则带着黄盖,以及数百精兵马不停蹄赶回樊城。

两天后,樊城西南十里处,孙贲、程普、黄盖、韩当等将领,以及万余江东军老兵,身穿素缟跪在一座长十米,宽五米,高三米的祭坛前。
首节 上一节 13/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