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215节


曹仁以为是孙家军援兵赶到,心道不妙的同时,不敢再轻举妄动,立即下令大军撤回营寨。

不过,为了谨慎起见,曹仁还是安排斥候严密监视孙家军大营的一举一动。

到了下午的时候,又有一部‘孙家军援兵’从宋县赶来,并进入了孙家军大寨。

曹仁听到斥候传回来的消息,更加证实了心中的猜测,也彻底断了渡河作战的想法。

当晚,夜幕降临后,曹军正在埋锅造饭,突然间,河心位置传来震天鼓声。

曹军以为孙家军正渡河杀来,哪里还顾得上吃饭,慌慌张张拿起兵器,赶到河岸边布防。

可是,他们神情紧张地等了大半天后,却始终没有等到孙家军渡河杀来。

曹仁也观察了好一阵,最后他判断,这只是孙家军的疑兵之计,无需放在心上。

于是,一众曹军又赶回营寨,吃饭的吃饭,巡逻的巡逻。

只不过,这种状态才维持没多久,河心位置又突然传来震天鼓声。

尽管曹仁刚才说了,这只是孙家军的疑兵之计,可曹军上下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慌慌张张地拿起兵器,来到河岸边布防。

而这一次,还是和刚才一样,根本没有孙家军渡河杀来。

曹仁见全军上下惴惴不安,有些把握不准敌军的算计,便招来程昱商量:“程参军,这件事你怎么看?”

程昱想了想后回道:“这应该是孙家军的疑兵之计,他们有援兵赶到,明天应该会转守为攻。”

“而他们现在这么做,为的不过是折腾我军,使我军休息不好。”

“当然,也不排除敌军想玩虚虚实实的把戏。”

听了程昱的分析,曹仁顿时感觉头痛无比:“那依程参军之见,我军应该如何应对?”

程昱也不是十分拿得准,再三考虑后,他提出了一个略显稳妥的建议:“曹将军,你可以安排大军后撤三十里下寨,只留下少数兵马在这里打探、监视。”

不战而退,这让曹仁有些难以接受,他背着手,在营寨内往来走动。

一会儿后,河心位置再次传来震天鼓声,而这一次,河对岸似乎有了不小的动静。

当然,这动静没有持续多久,便彻底恢复平静。

经过第三轮折腾,原本拿不定主意的曹仁彻底下定决心,按照程昱的建议,一一作出安排。

曹军撤退的动静有点大,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周瑜耳中,周瑜嘴角微翘,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九月二十九日上午,又有一部孙家军从宋城方向赶来,并进入了孙家军大寨。

和昨天不同的是,这次来的是真正的援兵,由孙贲统领的一万五千兵马。

援兵终于来了,孙家军大营内一片欢腾。

孙贲看着面容疲倦,但神采奕奕的周瑜、文聘、黄忠三人,心中的某根弦微微一动,诚挚地说了一句:“诸位,辛苦了!”

周文黄三人嘴上连道不辛苦,但他们那略显干涸的心田,却立马淌过一道暖流。

进入中军大帐,众人各依次序站好,孙贲向周瑜了解了一下近来的战况,然后问道:“周参赞,以依你之见,接下来我军应该如何行动?”

周瑜心中已有腹稿,直接答道:“回禀主公,依属下之见,我军应该渡过涡河,背水结营。”

这个提议一说出来,不等孙贲作出判断,一旁的孙策便先开口了:“周参赞,你这提议不妥,敌军众将并非庸才,如果他们率军步步紧逼,我军很可能面临覆灭的危险。”

刚听到周瑜提议的时候,孙贲的想法和孙策的有些类似,可想到周瑜近来连战连捷的战绩后,孙贲觉得周瑜要表达的,应该不是这表面上的意思。

于是,孙贲笑着问道:“周参赞,你要说的应该不止这些吧?”

周瑜听孙贲如此发问,眼眸顿时一亮:“主公目光如炬,属下佩服,事情其实是这样的……”

周瑜当即将之前的连环算计一一告知,有了这个补充,孙策这才知道,自己误会了周瑜。

对于周瑜的连环算计,孙贲很是认可,当下决定照此进行布置。

第167章 曹军中计

第二天清晨,孙家军渡过涡河,背水结营。

曹仁接到斥候的探报后,心中疑惑,当即召集众文武商讨。

等众人依序站好,曹仁开门见山问道:“诸位,孙家军居然背水结营,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背水结营,这不正是自己之前犯的错误吗?

夏侯渊暗暗嘀咕,本能地踏出一步,想表达表达自己的高见。

可一想到曹仁对自己的警告,夏侯渊又生生收回脚步,决定等场面明朗,再发表见解。

夏侯渊不领头,自有人会先开腔,这个人便是曹洪,只听他朗声说道:“子孝将军,依我之见,孙家军众将完全是在犯傻。”

“孙家军虽然来了不少援兵,但总数量还是要比我军少上一些,加上我军将士都是百战精锐,正面交锋,绝对要强过他们仓促训练的豫州兵。”
首节 上一节 215/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