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38节


有人认同自己的判断,蔡瑁的信心更浓:“魏校尉,传我号令,都尉以上军官,都来议事!”

蔡瑁在荆州的威望很高,号令传下,众将校无不遵从,没过多久,议事大堂内便人头济济。

蔡瑁端坐主位,看着下面的将校,反手往虚空中一压,议事大堂内立马安静下来。

蔡瑁满意地点点头:“我受主公嘱托,率军剿灭江东贼子,现在,江东贼子主动前来邀战,你们说说,我军是该据城而守,还是出城应战?”

大堂内一片交头接耳,没过多久,一将出列:“军师大人,孙贲贼子兵不过三万,竟敢主动前来挑衅,末将请战,必取了孙贲贼子狗头,以祭奠我堂兄的在天之灵。”

上次邓城争夺战中,张霖的堂兄张允被孙贲斩杀,现在,报仇的机会来了,他当然不会放过。

紧接着,又一将出声附和:“叔父,孙贲贼子敢率军前来挑衅,这是不将咱们放在眼里啊,咱们务必要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荆州俊杰,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叫蔡瑁叔父的将领,正是蔡瑁的侄子蔡铭,先前,蔡瑁给黄祖上眼药,就是要为他这个族中俊杰谋得剿灭江东军的大功。

只可惜,黄祖败得太快,蔡铭还没走马上任,就被通知不用去了,蔡铭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里,黄祖死了,没法再责怪,那就只能怪孙贲了。

张霖、蔡铭这两个大家族子弟开头了,其他将校也纷纷出声附和。

文聘却是越听越不是滋味,忍不住出列谏道:“军师大人,孙贲能收服孙坚遗留的一众老将,能战败黄镇岳,确是能力不凡,他这次主动率军前来邀战,怕是有所图谋,不可大意啊!”

经过之前那一战,文聘对江东军的实力已经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他可不敢小看这次的对手。

“文仲业,你这完全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张霖立刻红着脸大声指责,尽管文聘的官职要高过他,可他是刘表的亲族,他并不怕文聘。

“没错,江东军的统帅只是个毛头小子,而我军却有英明神武的军师大人统领,这如果都不能胜,天理何在?”

蔡铭也跟着和文聘唱反调。

文聘听了后,低着头不再说话,手指甲一直掐在肉里,险些抠出血来。

文聘出身低微,靠着自身能力打拼到都尉军职,因为受到刘表看重,短短一年时间,便被提拔到扬武将军,堪称荆州第一大将。

这待遇,是何等的优渥?这如何不让这些自命出身不凡的大族俊杰嫉妒?现在只是一起发作出来罢了。

蔡瑁虽然清楚要剿灭江东军,得多多倚重文聘的能力,可张霖、蔡铭都是自己的嫡系,倒是不好斥责。

最后,他只得以拍板的形式,结束这个争论:“诸位无需再争论了,本军师决定出城应战,你们赶紧回去准备吧!”

听到蔡瑁的这个决定,文聘微微叹了一口气,而在整个议事过程中都没发声的黄忠和魏延,心里也是不好受,文聘遭受的排挤,他们可是感同身受。

第31章 两军斗将

当天晌午时分,两军布好阵势,会战于邓城城外。

江东军大阵内,孙贲一身银色锁子甲,外披白色长袍,手提流云刀,坐胯白色骏马,端的是英武非凡,张猛、甘宁、李铮等将则全副披挂,立马在孙贲两侧。

荆州军大阵内,蔡瑁身穿金色内甲,外披儒袍,虽然刚猛略显不足,但双眸却精光四射,在大将文聘、黄忠、魏延、张霖、蔡铭等将簇拥下,策马徐徐向前。

只见他扬鞭直指孙贲:“孙贲小贼,我主刘景升乃汉室帝胄,受当今圣上之命,坐镇荆州,你孙氏叔侄不过寒门出身,得掌富贵,却还不知足,居然侵犯荆州境界,原本,你等应该被剿灭,但我主仁慈,特许你投降免死!”

孙贲听了后,却是哈哈一笑:“你们真是很不知羞耻,刘表的荆州牧可是国贼董卓封的,他屈从国贼,数典忘祖也就罢了,你们竟然一味附庸,与叛逆有什么不同,当然,本将军仁慈,也可以给你们一个投降免死的机会!”

蔡瑁听得火冒三丈,气急喝道:“来人呐,谁给我擒住孙贲这狂贼!”

蔡瑁的话音刚落,身侧的张霖便舞起铁枪,策马抢先杀出。

这时,江东军阵内,一将身披乌黑战甲,手持铁环刀,策马飚飞冲出,正是奋威都尉李铮。

两骑交锋,李铮面色冷寒,一刀骤然劈向张霖的面门,劈得又快又猛。

张霖脸上微露惊色,急忙拧枪抵挡。

只听‘铛’的一声暴响,张霖直觉虎口发麻,手中铁枪险些脱手而飞。

“唉,这下麻烦了!”

张霖暗暗腹诽,他发现自己犯了个大错误,自己不应该为了所谓的‘报仇雪恨’,便在不知晓对手实力的情况下,贸贸然冲出来。

李铮此刻的想法却跟他完全不同,第一次出战,他本来还担心碰到强力对手,给自家主公丢脸,可发现张霖的实力逊色于自己后,他便庆幸自己的斗将生涯开了个好头。

怀着斩将立功的心思,李铮舞刀连砍,对张霖发起如同暴风骤雨般的攻势。

张霖牙关紧咬,拧枪连连抵挡,尽管明面上两人似乎战得不相上下,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张霖心中暗暗叫苦。

李铮也发觉张霖的刀式渐渐慌乱,便心起一计,故作不敌,连连露出破绽。

张霖看得眼切,立马转守为攻,李铮一时间被张霖‘杀得险象环生’,落尽下风。

荆州军大阵内,蔡铭看得目不转睛,连连叫好:“张校尉果真英勇,看这战况,不出十合,张校尉便可以胜出!”

蔡瑁听到后,也是微微颔首,便是认同。

哪知,文聘却是唱起了反调:“张校尉不知道敌将诡诈,怕是要吃大亏!”

说完这句话,他还不忘安排魏延出阵接应。
首节 上一节 38/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