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394节


“玄德乃汉室宗亲,德广才高,此次如果不是他和大司马解除徐州之危,后果不堪设想。”

“老夫本来希望玄德能够接领徐州,可惜玄德为公义而来,坚辞拒绝。”

“眼下,东莞、琅琊二郡无人镇守,我想委托玄德署理两郡军政事务,特请诸位做个见证!”

陶谦这话一出,议事大堂内顿时一片哗然。

有人为陶谦的这个决定大声叫好,也有人提出质疑,但大部分人却是将目光投向了孙贲,想看看孙贲会如何反应。

“孙贲,这一局,却是我胜了!”

刘备望着孙贲,眸光中隐隐含着一丝得意,在他看来,陶谦作为徐州之主,他做出的决定,除非孙贲不顾规矩,否则便无法反对。

留意到刘备略带挑衅的目光,孙贲目光直视,坦然应对,然后对着陶谦朗声开口道:“陶徐州,你这个决策是无法通过了!”

“大司马,你可是要干涉徐州内政?”陶谦眉头微皱,语气有些不善。

随着这一答一问,议事大堂内的气氛渐渐紧绷,在众人看来,孙贲既然说陶谦的决策无法通过,那就是准备动强了。

这时的刘备一颗心绷得紧紧,他开始担心孙贲会打破规则,因为他并没有胜过孙贲的底气。

孙贲望着神色紧张的众人,突然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陶徐州说笑了!”

陶谦很是不解,当即追问道:“大司马,你这是何意?”

孙贲没有卖关子,缓缓从怀中掏出一卷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原相刘备公忠体国,救援徐州有功,特擢升刘备为琅琊郡太守。”

“……今有骠骑将军曹操,为了一己私利,擅自攻伐徐州,致使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情同造反,特命刘备率军讨伐曹操,务必功成,莫令朕失望!”

“……典农校尉陈登,治政有方,活命无数,特擢升陈登为东莞郡太守。”

“……徐州州牧陶谦长子陶商、次子陶应,才德兼备,聪颖过人,特封陶商为东海郡太守,陶应为彭城郡太守。”

孙贲这一道圣旨念出,议事大堂内再次哗然。

有人兴奋激动,如陶氏兄弟,他们暗暗庆幸自己投靠对了人。

有人不解迟疑,如陶谦,他很不解孙贲为何成全自己对刘备的赐官,又为何给自己那两个废材儿子如此高的封赏。

有人惊讶愤怒,如刘备,他惊讶孙贲居然提前知道了内幕消息,愤怒的是孙贲不但消减了他一个郡的收获,还想驱使他去对付曹操。

有人惊喜,如陈登,他惊喜自己投靠的对象果然很是不凡,只略施手段,便逆转了局势。

孙贲将众人的神态变化看在眼里,嘴角微翘,朗声喝问道:“刘备、陈登、陶商、陶应,你们不跪地接旨,莫非想要抗旨不尊?”

此言一出,陈登、陶商、陶应三人当即恭敬跪下,朗声应道:“微臣(小人)接旨!”

孙贲朝陈登、陶商、陶应三人点点头,然后目光转向刘备,再次喝问道:“刘备,你可是要抗旨不尊?”

第301章 刘备入局

这一刻,刘备心中可谓是百味杂陈,他有些后悔特意支开诸葛亮了,如果诸葛亮在这儿,他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被动。

从利弊角度考虑,刘备很容易判断出,拒绝圣旨对自己更有利。

只不过,他一直以来都以忠君来标榜自己,拒绝圣旨会破坏自己苦心经营的忠君形象。

矛盾!

为难!

刘备拳头紧握,心中郁气积压,想发泄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一旁的张飞见自家大哥很为难,当即出列喝道:“孙贲,你故意支使我大哥去对付曹操,这是何居心?”

所谓主辱臣死,许褚见张飞对自己主公无礼,也出列喝道:“张飞,你一个小小都尉竟敢质问当朝大司马,我看你这是想造反?”

“放屁,老子怎么可能造反?”

“哼,我看不仅你想造反,你大哥刘备也是一样,居然敢抗旨不尊。”

“许褚,你再胡说八道,老子就把你的嘴巴……”

张飞还没说出‘撕烂’二字,就被刘备挥手制止,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后,朝着孙贲恭敬跪道:“微臣接旨!”

“好!好!好!”孙贲连道三声好,笑赞道:“玄德果真是忠义贤臣!”

“大司马谬赞,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子本分!”刘备嘴角未抽,徐徐起身。

议事结束后,刘备匆匆回到临时府邸,在将事情经过告诉诸葛亮后,面带忧色地问道:“军师,眼下这局面我军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先是眉头一皱,但很快就舒展开来,他很清楚,事情成了定局,再抱怨已是无用。

稍作思考后,诸葛亮献策道:“主公,孙贲借皇命支使我军攻打曹操,为的是两虎相争,而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孙贲这算盘确实打得很好,但只要主公故意拖延出兵事宜,他也拿主公没办法。”

“眼下,主公最紧要的事情便是,派人接手并经营琅琊郡,只要将这份实力转化,主公在乱世便有了一份根基。”
首节 上一节 394/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