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48节


同样是亲侄子,孙静这么做,可是很偏心啊!

不过,细想之后也能理解,孙贲的父亲早死,孙静和他的交情远远比不过和孙坚的交情,再者,江东军基本上是孙坚一手打造的,子承父业,天经地义!

只是,要想让孙贲乖乖放弃手中的权力,这也绝无可能。

一来,江东军已经投注了孙贲不少心血,二来,江东军士卒精悍,将领卓越,这样好的根基一旦放弃,基本上很难找到更好的了,至于给孙策当马仔,那更不可能。

说话间,孙贲一行人徐徐进入中军大帐。

就在孙贲本能地走向帅座时,孙静却是将孙贲拦住:“贲儿且慢,依我看,策儿是孙文台的嫡长子,这帅位应该由策儿来坐才对。”

孙静这一席话,彻底将帅位之争的矛盾引爆。

表面上,孙贲和孙策争的只是一个位子,实际上,却是在争大义名分。

孙贲心里很清楚,在其它方面可以对孙静、孙策这两个近亲客气,但这个帅位,即便和他们翻脸,也绝不能让。

第39章 帅位之争

理清这一点,孙贲目光直视孙静,朗声笑道:“叔父这话却是说得不对,现在我是破虏大将军,是整个江东军的统帅,这位置只能由我来做!”

孙贲虽然面容带笑,但说出来的话,却字字千钧,不容置疑。

“你,你这是大逆不道!”孙静手指孙贲,脸色变得很难看。

“大逆不道?哈哈哈!”孙贲再次朗声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孙静感觉孙贲对自己不够尊敬,冷声质问。

“我笑叔父心中有偏,处事不公!”

“我,我哪里处事不公了?”

孙贲向孙静走近半步,娓娓说道:“我和伯符同是你的侄儿,可你却对他太过偏爱。”

“想当初,孙文台叔父遭黄祖贼子算计身死,是我临危受命,才保住了江东军的基业,同样是我设计斩杀了黄祖贼子,为孙文台叔父报得血仇。”

“我当江东军的统帅得到了数万将士的支持,得到了诸位将校的认可,可叔父为了一己之私,却要我将应得的帅位让给伯符,这哪里不是偏心,哪里不是不公!”

听了孙贲略带委屈的质疑,孙静尽管脸现尴尬,但还是劝道:“贲儿,你虽然立有大功,但这江东军毕竟是文台一手组建的,策儿作为文台的嫡长子,确实更适合担任统帅职务。”

孙贲见孙静铁了心思要帮孙策,便绝了和他理论的想法,目光转向孙策,肃然道:“伯符,你怎么看?”

“我!”想到孙贲帮自己报了杀父之仇,孙策心中闪过一丝不忍。

但很快,孙策便将这丝不忍抹去,好男儿生于乱世,怎能没有抱负,怎能没有野望。

他孙策从小的愿望,便是成为他父亲孙坚那般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为此,他苦练武艺,勤学兵法。

孙坚没有完成的一统天下的遗志,他孙策要亲手完成,而不是假手于人。

坚定心中的想法,孙策字字峥峥地说道:“堂兄,我很感激你帮我报了杀父之仇,但是,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比你强,更适合担任江东军的统帅!”

听了孙策略带自夸的话语,孙贲有一种想捂脸的冲动,自己这便宜堂弟,还真是自恋啊!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但孙贲却没有出声反驳,单看孙策历史上取得的成就,还真不能说他自傲,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强者心态吧!

孙贲没有表态,但不代表他一手提拔的甘宁、李铮等人没有想法。

甘宁、李铮等人见识了孙贲的慧眼识英雄,也见识了孙贲的奇谋妙计,对他是绝对佩服的。

现在,孙策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竟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比他们心中的偶像还要更厉害,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孙伯符,你这也太狂妄了!”

“我家主公文能治政安民,武能斩将杀敌,就连害死你父亲的黄祖,也被我家主公一计灭杀。”

“你一没有治理城池的经验,二没有斩将破敌的战绩,凭什么说自己的能力比我家主公强。”

“现在大敌当前,你们不想着来帮我家主公对付荆州军,却惦记着我家主公的帅位,简直是心黑无耻!”

“更何况,帅位关系着数万江东军的生死与荣耀,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单凭口头言语,便可以无法服众!”

甘宁见识广博,作为孙贲的心腹大将,他时刻想着维护自家主公的利益,哪管孙策的身份,直接言辞犀利的反击。

“甘兴霸,你想找死不成!”孙策一拧手中虎头湛金枪,胸口连连起伏。

甘宁却是毫无畏惧,继续针锋相对:“孙伯符,我看你这是恼羞成怒了,不然的话,你倒是说说,你凭什么担任江东军的统帅!”

“凭什么?就凭我能轻易镇压你,就凭我手中这杆虎头湛金枪,一旦上了战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孙策胸中的豪气陡然绽放,隐隐散发一股别样的魅力。

只是,甘宁并不买他的账:“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呵呵,你这牛皮可是吹上天了,不说虎牢关前扬威的吕布和刘关张三兄弟,单说荆州军中的黄忠,你就敌不过!”

“黄忠,一个无名之辈而已,战场上我如果遇到他,必定取了他的首级!”

“呵呵!吹牛皮谁不会!”

“甘兴霸,你这是在找死啊!”
首节 上一节 48/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