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573节


这一次,张任被关羽的巨力击得兵器脱落,整个人跌落马下。

就在张任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时,关羽威凛的声音却是传来:“张任,你是条汉子,我不杀你!”

说完,关羽一拍马腹,径直朝刘璋逃跑的方向追了过去。

由于刘璋、泠苞一行人走的是小道,关羽追击的速度被一众乱兵影响,最终失了刘璋的踪迹。

刘璋一路狂逃,被伏击搞怕了他,丝毫不敢停下来歇息。

直到出了汉中地界,直到饥渴难耐,刘璋一行人才在一处山口停下。

经过一番清点,刘璋、泠苞惊愕地发现,出征时的五万浩荡大军,已仅剩下不到六千,其余部众,不是被沔水淹死、南郑城那把大火烧死,便是被汉中兵伏杀亦或者被俘虏。

面对如此惨景,一些士卒开始小声议论起,诸葛亮三天前做出的预言:三日后,刘璋必将兵败将亡,自食恶果……

连遭惨败,刘璋心中本就郁闷,现在听到部下的谈论,一股郁血立马涌上心头:“诸葛村夫,你安敢如此?本州牧不杀你,誓不回成都!”

刘璋喝毕,一口血液喷出,整个人昏倒在地。

以泠苞为首的将校见状,顿时大惊失色,连忙招来行军医者救治。

直到第二天晌午,刘璋才悠悠醒来,众将见他脸色苍白,当即谏言先撤回成都,再做打算。

只是,刘璋怒气难消,哪里愿意就此罢休:“撤回成都?绝对不行,本州牧昨天发了誓言,不杀诸葛村夫,绝不回成都!”

说到这里,刘璋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变得有些亢奋:“对了,蜀郡还有三万精兵,只要本州牧将他们招来,再稳扎稳打杀回汉中,必可诛杀诸葛村夫,一雪前耻!”

泠苞听了后,在这基础上提出了一道计策:“主公,如今刘备弃了南郑,将南郑百姓尽数迁入成固城,如果我军汇合蜀郡之兵杀向成固城,两县百姓必成齑粉。”

“刘备这人自诩仁义,到时候,主公以两县百姓的安危威胁,看他降还是不降?”

“若刘备投降,则大事定矣,如果他不降,不管是两县百姓,还是诸葛亮,都会发现刘备的‘伪仁’。”

“刘备之所以每战必胜,都是依仗诸葛的谋略,一旦诸葛亮和他离心,那成固城必可不攻自破!”

刘璋听得连连点头,随即问道:“谁愿意出使刘备?”

“末将愿往!”泠苞毛遂自荐。

“士修不论是忠勇还是胆色,都远超常人,此番如果立功,必有重赏!”

“谢主公夸赞,属下必定不辱使命!”

泠苞朝着刘璋拱手一礼,随即带着几个从骑,星夜赶往成固城。

第二天入夜时分,刘备听说泠苞求见,好似早有预料一般,并没有感到丝毫惊讶,因为诸葛亮早有预料,而刘备也习惯了诸葛亮的神奇。

成固府衙议事大堂,泠苞朝着刘备拱手一礼,然后说道:“玄德公,前些天,我军虽然大败,但蜀郡还有三万精兵,益州各地也还有十余万兵马把守。”

“说来,我军前番之败,都是因为轻视诸葛孔明的谋略,如今,我军上下都知晓诸葛孔明的厉害,再次出兵,必然稳扎稳打,到时,我军必可踏平成固城。”

“我家主公怜惜百姓生死,又知晓玄德公仁义无双,爱民如命,特派我前来劝降,如果玄德公愿降,我家主公许下承诺,可免罪赐爵。”

“反之,玄德公如果执迷不悟,那便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第448章 策反泠苞

泠苞说得盛气凌人,本以为刘备会大怒,哪知刘备竟是神色丝毫不变,好似这事和他无关一般。

刘备没有反应,但诸葛亮却是朗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士修将军此番言辞,足可见刘璋心胸广阔,实乃仁义之主,实乃仁义之主啊!”

泠苞听了后,眉头不禁一皱,因为他听出诸葛亮话语中含着浓浓的讽刺味道。

泠苞心知诸葛亮多智,不愿和他纠缠,于是转眼望向刘备:“玄德公,不知你意下如何?成固城如今集合两县百姓,他们的生死,可都在玄德公一念之间!”

刘备微微摇头,故作为难地看向诸葛亮:“军师,我刘玄德之所以能在汉中立足,全靠你的智慧,这件事,就由你做主!”

这话一出,泠苞顿时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刘备竟然如此信任诸葛亮,这般重大的决策竟也交给诸葛亮来做主。

诸葛亮谦卑地先谢刘备,然后对泠苞说道:“士修将军随我去见一些人,到时便可知晓,我家主公到底降还是不降!”

泠苞见诸葛亮这般神秘,心头不由一紧,就在他犹豫迟疑的时候,诸葛亮已快步出了议事大堂。

泠苞回过神来,最终咬咬牙,快步跟了上去。

到了府衙门前,诸葛亮突然手执鼓锤,用力敲打起来:“咚咚!咚咚!咚咚!”

三通鼓后,许多百姓闻声赶来,他们聚在府衙外,一边观望,一边小声议论。

泠苞看到府衙前人头涌动,心中又是惊疑,又是不安。

也不知过了多久,诸葛亮朗声开口了:“诸位父老乡亲,前番我军虽然击败了刘州牧的大军,但益州各郡还有兵马十余万。”

“一旦刘州牧挥军来攻,成固城定然难保,势必要被夷为平地,即时,诸位父老乡亲必遭灭顶大祸。”

“我主刘玄德心怀仁义,却是不愿看着诸位父老乡亲家破人亡,恰好,刘州牧派泠苞将军前来劝降。”

“依照刘州牧的意思,我家主公如果投降,便免罪受爵,如果不降,则军民共戮,玉石俱焚!”
首节 上一节 573/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