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796节


孙贲听了后,不但没有生意,反而更加欣赏:“朕黄公衡,仁义不是靠说的,而是靠做的,在朕辖下,叛乱不存,盗匪不生,百姓有饭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住,有才可不拘一格任职,与之相比,大耳贼给益州百姓带去了什么?伪仁伪义,以及无休止的战祸而已!”

“哼,如果不是伪楚无义侵犯,我大汉又岂会陷入战火?”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分,无人可以违逆!”

“你……哼,我大汉有诸葛丞相坐镇,必可稳如泰山……至于我黄公衡,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尔,既已被擒,唯死而已!”

孙贲听了后,感念黄权忠义,便想亲自为他解开绳索。

哪知,黄权见孙贲向他走来,竟是挣扎着起身,口中大喝行刑。

孙贲连忙命刀斧手莫要妄动,而这时,黄权却是猛地挣开束缚,一手夺过身旁甲士的佩刀。

就在众人以为黄权要对孙贲不利时,黄权却是将刀往脖子上一抹,喉破命绝。

看到黄权的尸体徐徐倒下,孙贲微微一叹,随即命人将黄权的尸体收敛,好生安葬。

至于吴懿,孙贲暂时没了招降他的心思,便命人将他看押,等候处理。

第646章 兵分两路

梓潼地界,张飞兵败退回梓潼城,中途遇到霍峻的残兵,两人合于一处,一同来见刘备,各言前番中计之事。

刘备勃然大怒,连声呵斥张飞、霍峻误事,两人不敢反驳,都说愿意接受处罚。

没过多久,有兵士来报,说诸葛亮率军归来。

听到这个消息,刘备慌乱的心神稍稍安定,连忙招诸葛亮来见。

当诸葛亮看到张飞、霍峻灰头土脸,兵甲不齐,战袍破裂后,眉头不由一皱,连忙问道:“三将军为何在这里,莫非梓潼各处险要关隘都已丢失?”

张飞身形一颤,低着头将战事经过一一诉说。

诸葛亮听了后,好似全身力气都被抽走,恨铁不成钢地呵斥道:“三将军啊三将军,你要我怎么说你才好,明明多次叮嘱你不要擅自行动,只需据守关口即可,可你偏偏……”

“需知,你如果依计行事,等我和文哲率军劫夺楚军粮草,楚军就会因为缺粮而自退。”

“到时候,我军趁势掩杀,便可大获全胜!”

“可如今,因为你们误事,即便我和文哲烧毁楚军大半粮草也是无用,唉!”

张飞、霍峻越听越是羞惭,听到最后,张飞更是热血上头,突然拔出腰间佩剑,递给刘备:“大哥,臣弟无谋,误了丞相大事,还请大哥斩了臣弟,以证法度!”

刘备大惊失色,连忙将佩剑夺过,大骂道:“三弟怎能犯浑?你我还有二弟结义时相约同生共死,你如此轻生,岂不是想让为兄和二弟下去陪你?”

张飞听了后,连道不敢。

诸葛亮知晓刘备的心意,当即询问霍峻主动出击的计策出自何人之手。

霍峻如实相告,诸葛亮听是黄权的计策,又听说黄权被擒,便顺水推舟将罪过加上黄权头上。

刘备满意地点点头,顺势饶过了张飞和霍峻。

这事揭过,诸葛亮神色凝重地对刘备说道:“陛下,如今梓潼紧要关口已失,想必楚军要不了多久便会兵临梓潼城下,依微臣之见,楚军除了兵临梓潼城外,还很有可能分兵攻向巴西郡,基于此,微臣建议陛下派文哲前往巴西守御,派仲邈前往蛮境向马超索要援兵。”

刘备对诸葛亮极为信任,一听诸葛亮如此提议,便采纳施行。

张任、霍峻临行前,诸葛亮先对张任吩咐如此如此,之后,诸葛亮交给霍峻一个锦囊,命他转交给马超。

楚军营寨!

郝昭率军押解前部粮草先行赶到,见到孙贲后,如实禀报前番汉军劫粮之事。

孙贲听了后,神色微凝,粮草乃大军命脉,幸好马岱先前劝乐进将粮草分为两部分,否则粮草尽失,楚军将不得不因为缺粮而后退。

而郝昭虽然年轻,但在劫粮之战中,也表现的很不错,孙贲于是将郝昭有从六品的偏将,晋升为正六品的仁勇将军。

又下令厚葬护粮战死的鞠义,他的子嗣继承爵位,重加封赏。

封赐完毕,孙贲命郝昭入席,一同议事。

郝昭得到孙贲的重视,心中极为兴奋,连忙找了个不太显眼的位置坐下。

孙贲扫了帐内众文武一眼,凝声说道:“诸位,虽然伯道运来了一些粮草,解了近忧,但依旧支撑不了多久,不知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贾诩心中已有思量,直接答道:“陛下,之前诸葛亮劫粮的计策虽然精妙,但却没有料到张飞会败得那么快,加上文谦、伯道、伯瞻他们心思缜密,依旧保下了不少粮草。”

“如今,我军可以趁汉军准备松懈,把大军分为两部,一部攻往巴西,如果能一举攻破,便长驱直入,沙王巴东、涪陵,与伯符、公瑾汇合,到时候,东南之地,便尽落入我军之手。”

“另一部兵马则杀往梓潼,一路直捣黄龙,分别攻克广汉、蜀郡,进逼成都。”

“如果汉军退守成都,那东西两军齐入西川腹地,左右夹攻成都,伪汉可灭!”

孙贲听得连连点头,随后又问道:“那依文和之见,我军又该如何分兵?”

贾诩想了想,答道:“陛下,微臣与诸葛亮终究还是要一较高下,西北这边由微臣来统军攻略,至于东南之地,需得陛下亲往!”

孙贲心中明悟,当即亲自挂帅,司马懿为行军军师,许褚、颜良、文丑、郝昭等将随行,统军五万,杀往巴西郡。
首节 上一节 796/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