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最强霸主

三国最强霸主 第80节


“孙贲,我看你是自欺欺人,樊城那边已经败了,如果没有盟友帮助,邓城这边的江东军必定也要覆灭。”

“我何时说过樊城那边败了?”

“你去樊城只带了区区两万之兵,难道还想胜过由良臣、猛将统领的五万袁军不成?”

“嘿嘿,不是我想,而是袁术的五万大军已被我用计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不,这绝不可能!”

蔡瑁的声音陡然提高,显然,他不相信,也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同样感到万分惊讶的,还有黄忠,他虽然没有和袁术的军队交过手,但也听过袁术的赫赫声明。

袁术可是当今天下,实力排行前三的大诸侯啊,拥兵十余万万,多少文武英杰在他麾下效力。

拥有如此实力的袁术大军,怎么会以多败少?而且还被人家全军覆没,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让黄忠想不通的是,孙贲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那么的坦然,似乎事实就是如此。

“哈哈哈,你们不相信我家主公能覆灭袁术的五万大军,那你们可曾想过,自己会被我家主公逼入绝境?”

这个时候,孙策说话了,他一开口,就点破了事情的关键。

表面上,袁术大军看起来是很强,但孙贲展现出来的实力,也是强得一塌糊涂,并且,孙贲可是有过不止一次的,以少胜多的战绩。

从这个角度来看,孙贲说他用计覆灭了五万袁术大军,既出人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孙贲樊城大败,需要联合荆州军来对付袁术,这是蔡瑁和孙贲谈条件,底气的来源。

现在,这依仗没了,蔡瑁脸上立即布满绝望。

第64章 劝降黄忠

看到蔡瑁、黄忠认清了现实,孙贲不再耽搁,开口劝道:“蔡瑁、黄忠,你们已无路可逃,投降吧!”

随着孙贲这句话说出,整个战场很快安静下来,两军将士都把目光投向蔡瑁和黄忠,想看看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黄忠几乎没有任何考虑,直接拒绝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奉我家主公之命前来征剿江东军,既然已经战败,那唯有一死而已!”

黄忠刚回答完,蔡瑁也出声拒绝:“孙贲,你可以取我的性命,但想让我投降,却是绝无可能。”

黄忠会拒绝,这在孙贲的意料之中,因为历史上的黄忠,就是个心怀忠义的好汉子。

反而是蔡瑁的拒绝,有些让孙贲意外,毕竟,历史上蔡瑁可是促成刘琮献上整个荆州给曹操的主要推动者,也即坚定的投降派。

孙贲心中暗暗沉思,既然蔡瑁历史上做出了投降的举动,为什么现在却宁死也不愿,莫非……

孙贲想到了一种可能,便是开口道:“蔡瑁,你是担心投降后,刘表会蔡氏家族下手吧。”

蔡瑁听了后,微微一怔,显然,他确实有这个顾忌。

对蔡瑁而言,他是很怕死,但更怕家族毁在他手里。

他很清楚,如果他投降,刘表为了降低蔡氏家族勾结孙贲的破坏力,必然会采取雷霆手段,将蔡氏家族给拿下。

作为刘表的左膀右臂,蔡瑁很了解刘表,知道他表面上看起来很贤明、和蔼,像个谦谦君子。

但内在里却很果决、狠辣,就如同他当初单骑赴荆州上任,为了分化荆州大族,掌控整个荆州。

刘表很果决地接受了蔡蒯两家近乎无理的合作要求,然后于宴席间伏杀不愿投靠的宗族族长五十五人,并灭了他们的家族。

如今,蔡氏家族对刘表的助力有限,反而因为这几年的大肆扩张,隐隐给刘表的统治带来威胁。

正是因为很清楚这一点,蔡瑁才不考虑孙贲的劝降。

孙贲猜到了蔡瑁的顾忌,便暂时不考虑招降他,而是转换思路,看能不能将蔡瑁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片刻功夫后,孙贲有了主意:“蔡瑁,你既不想死,也不愿投降,这不是不行,除非,你能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什么条件?”蔡瑁略带惊喜地问道。

孙贲微微一笑:“只要你能帮我劝降黄忠,我就可以放你离开。”

“只要帮你劝降黄将军,你就能放我离开?你不会是在耍我吧?”蔡瑁有些难以置信。

孙贲冷哼一声:“我可没闲工夫跟你开玩笑,机会只有一次,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

看孙贲这个态度,蔡瑁却是信了,不管最终结果会怎样,他打算试一试。

只不过,当他组织好语言,准备劝说黄忠时,黄忠却是先一步开口了:“蔡军师,大丈夫何惧一死,你不要信孙贲的话,我是不会投降他的。”

蔡瑁一听,当即急了,能不给家族添麻烦,又能不死,谁愿意死啊。

思绪飞速一转,蔡瑁当即对黄忠打起感情牌来:“黄将军,出征以来,我待你还算不薄吧,是我看重并放权给你,你才有立功扬名的机会,现在,我让你帮个小忙,你都不愿意吗?”

黄忠沉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蔡瑁确实给了他成名的机会。

只是,相比起心中信奉的忠义理念来讲,这份恩德却是小了:“蔡军师的这份恩德,我一直记在心里,因而,不管是战事还是护卫任务,我都尽心尽力地完成,从不曾懈怠。”
首节 上一节 80/8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不风流枉少年之奸臣

下一篇:大明钉子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