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抗战之红色警戒(下) 第739节

当德国人到处搜索的时候,不由遗憾的发现,莫斯科被苏俄人搬得真干净,翻不出一点让他们欣慰的财富。他们接收了一座已经快成为废墟的空城。

战争是为了什么?

虽然世人可以轻松找出至少一百种不同的答案,但在士兵们的眼中,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光靠着头脑的一时发热是支撑不下去的。

攻下了莫斯科,取得了政治的胜利,但德军却没有捞到多少好处。

很多德国官兵口袋里抢来财富转换成了香烟、咖啡、茶叶、酒等等各种印着华夏制造标签的物资,流进了紧跟着德军做生意的华夏商人的口袋里,甚至连德军高层也因为冬季运输困难,就近高价购买山寨公司提供的武器弹药门服务,而致使接收的苏俄财富也印了华夏的标签。

财富流向华夏,他们只得到了一片废墟和空荡荡的口袋。

就连戈胖子转悠了一圈,没有找到一件满意的艺术品,而大发雷霆。

“我们已经捏爆了苏俄人的心脏,剩下的就是彻底征服苏俄,拿回我们应得的胜利品!”老希很懂得蛊惑人心,传来的祝贺词中,除了一长串带着神圣和荣耀字眼的话外,其中的这一句话让士兵们激动。

当德国官兵举起手支持继续向东进攻,去夺回那些转移走的沙俄财宝的时候,浑然不知其中一部分莫斯科财富就埋在他们的脚下。

虽然他们也得到了有人交易的消息,但他们更相信他们连一只苍蝇也飞不出去的铁桶围困。他们只能归类于谣言,或者财富被埋在了那一片片的废墟中。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俄,都有埋向地下财富的习惯。只是他们谁也比不了孟享这一次埋得深。

莫斯科被德军围得水泄不通,即使苏俄人的飞机空运都难,分基地得到的那些遗留财富也难以运出。孟享只好暂时把他们藏于地下。

三级基地获得的地下建造功能,使得部分采矿车可以转型成为地下开采机器。

华夏境内的分基地的采矿车现在已经很少采矿了,一部分就是转型成了众多地下工程的主力。

此时它们同样在莫斯科的地下大展身手,在深达百米以的地方挖出了一个个藏宝室。

甚至在它们工作的时候,凭借着的勘探功能还发现了一些沙俄时期的藏宝室,让孟享又多了一笔意外之财。

除了部分本着绝不无偿或者廉价支援的原则,而换来的那些没有价值的废铜烂铁被基地吸收用于建造地下工程的防护和支撑外,那些有价值的交易品就堆砌在着这些德国人绝难发现的地下洞穴中,只等有机会再运回华夏或者就地出手。

这样的机会来的很快,德国人除了象征xìng的在莫斯科驻留了部分军队,并肩负搜索地下宝藏外,大军转移,封锁也被解除了。

基地出手,让德国人地下和废墟的寻宝探查再次一无所获。

废墟清理需要时间,地下宝藏的寻找需要时间,而且还不一定就能找到,但苏俄人转移的大批财富却就在眼前,只需要追他们,攻破他们的防线,金币和女人就全都有了。

莫斯科周围的大军继续向东或者向南,甚至再次向斯大林格勒派遣援军。

只是斯大林格勒已经不需要这批援军了。

在得到莫斯科被攻陷的消息后,苏俄人的攻势顿减。德国人缓过来一口气,甚至在援军正在陆续赶来的同时,还有了反击得手的机会。未完待续。。

第828章新的一年

斯大林格勒转折还没有到来,莫斯科陷落的影响却波及了出去。

“莫斯科沦陷!”这样的消息在德军和其他势力的卖力传播下,使得世人皆知。

若是说之前列宁格勒被攻陷的时候,苏俄内部引发的骚动被斯大林强压下去,但现在莫斯科的陷落让苏俄人对未来的迷茫以及对斯大林的质疑一下子都冒了出来。

除了斯大林的政敌,还有那些对苏俄政权不满的人以及被德国人甚至英美等人扶持的人物都开始冒头,迷茫和质疑更是波及到了下层,甚至军队中。

斯大林格勒那边的就是被德国间谍趁机在苏军中鼓动起了一股骚乱。

苏军巨大的伤亡虽然带来了胜利的曙光,也带来了矛盾的激发。

人毕竟是人,不仅仅是炮灰。

苏俄的巨大伤亡数量在物质匮乏的条件下,被德国间谍引爆了质的变化。被战争戾气萦绕的士兵、缺医少药的伤员、物资匮乏的民众汇成了一股巨大的破坏力,在圣诞这一天滞缓了苏俄大军的进攻。

这才有了德国人的喘息之机。也让曼斯坦因趁机和保卢斯一起联合,一个猛向里攻,一个猛向外突,冲破了苏军的拦截,在卡拉奇附近会师了。

这个消息让苏俄人头顶再次挨了一记重击。

虽然双方德军汇合起来也不足30万,远不如苏军。

但意义非比寻常,除了双方士气上的增减对比格外明显外,抱成团的德国人更难啃下。甚至连朱可夫都一时没有了在春季来临前击垮德军的信心了。

士气这种东西虽然听起来有些虚无缥缈,但却是能左右一支军队的命运。

苏德之战开始的时候,苏军的溃败除了战术上的问题外,士气的衰落也是一个方面。

战争史上,很少有一支军队会坚挺到打完最后一个人。往往折损到一定比例后,军队就先士气衰落,崩塌溃败了。

苏俄人在列宁格勒以及莫斯科能坚守那么久,已经是红色无敌光环的放大作用了。

但众人只看到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却没有注意到这两个地方投降的那几十万苏俄士兵。

即使是德军在后世的最后战场上,也是不乏大规模的投降,其中就包括那位保卢斯元帅,在斯大林格勒城外,带着十几万士气低落的官兵投降。

现在借助着严寒的优势和数量的优势,苏俄人在斯大林格勒占了上风。但这也是用近百万的伤亡换来的。

在残酷的战场上,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被红色光环附体已经无法压制那些刚刚被推上战场的农夫或者工人们心中的恐惧。背后的机齤枪以及家人的清算维持了前线的秩序。

但当眼看着胜利无望,死亡的恐怖和未来希望的破灭引发了积压已久的火山。
首节 上一节 739/1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枭风

下一篇:抗战之红色警戒(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