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明1644

逆明1644 第1021节

用上了大明造燧发枪的清军燧发枪队,几乎是奥斯曼大军最忌惮的。忌惮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清军真正的核心满八旗骑兵。

不过,从第一次和清军交战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双方已经大战很多次了,对清军的燧发枪队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熟悉,加上在欧洲方向和欧洲各国燧发枪队交战的经验,奥斯曼大军方面对燧发枪队的防御也一套。

只见许多奥斯曼士兵躲在沟壑内向着清军燧发枪队所在的大致方向射箭。

“咻咻咻----”箭雨射杀不少清军燧发枪队的士兵。

虽然清军燧发枪队压得奥斯曼士兵只能躲在沟壑内,无法继续阻拦清军步兵的攻击,让清军步兵有机会也杀进沟壑内,但是清军杀进沟壑内的同时,也意味着双方士兵混杂在了一起,清军燧发枪队便无法继续开枪。

这是一个不小的死结,双方交战整整一日,最后清军只能无奈撤退。

一日的大战,清军总共出动超过十二万人进攻大马士革东侧防御,但在奥斯曼大军的死守防御之下,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反而付出了近三万人的死伤,而奥斯曼大军方面却只死伤了两万人上下,清军的损失相比较奥斯曼大军更大得多。

如果按照这样的进攻的话,清军哪怕全部耗尽,怕是也不能完全攻占大马士革城。

似乎双方依旧只能长时间对峙,不断进行小的战斗来不断积小胜成大胜,最终完全拖垮一番,这样的对峙,或许又将是五六年的时间。

奥斯曼帝国不想继续长时间对峙下去,清军方面,多尔衮同样不想继续长时间对峙下去。

奥斯曼大军方向,大马士革城内。

听到清军撤退,奥斯曼大军统帅登尼塞里丝毫不意外的笑了笑,结果在他的意料之中,清军想快速展开大战,一战功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双方大军的力量对比早已经发生了变化,清军的实力已经变得比他们奥斯曼帝国大军更加强大了,大规模的大战,他们奥斯曼帝国失败的可能性更大,这是一场关乎整个帝国存亡的战争,半点都不能马虎,所以只有这样坚守不出的防御,他们才有更大的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登尼塞里依旧坚持他纯防御,坚守不出的战略来守卫大马士革城。

清军方面,清军大营。

“奥斯曼大军统帅登尼塞里确实是一个人物!”多尔衮有些无奈,更有些钦佩的说道。

与登尼塞里率领的奥斯曼大军前后交战已经有**年的时间了,始终不能完败登尼塞里,哪怕是号称自己雄才大略的多尔衮也不得不对登尼塞里有些钦佩。

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的话,遇到登尼塞里这样的对手坚守不出,哪怕多尔衮再怎么雄才大略,怕是也很难想到什么办法快速结束这场大战,只能继续长时间对峙下去,一点一点的消耗,直到有一方倒下。

但很显然,多尔衮已经不打算这么长时间的浪费下去了。

虽然继续长时间的消耗,对大清其实更有利一些,可是已经超过九年的时间了,他不能够再忍一个五六年了,带着族人西迁中东以来,虽然打下了一片很大的江山,但是也已经二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多尔衮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似乎快要支持不住了,他老了,他还希望亲眼看到大清杀回中原,击败大明,重新回到巅峰的一幕。

当初,是他带着大清入关后败给了大明,使得大清不得不放弃满洲祖地而西迁,他有责任带着大清重新杀回中原,夺回满洲祖地。

多尔衮生于万历四十年,而今已经五十八岁了。

历史上,多尔衮应该三十九岁就死了,但历史被改变,多尔衮的命运也被改变,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在四川的一次创伤中留下顽疾,多尔衮已经多活了近二十年。

可就算是多活了近二十年,如今年近六十的多尔衮,身体也已经开始虚弱,也不知道还能够撑几年,不是大清耗不起了,而是他多尔衮耗不起了。

大清就算不能够在他多尔衮手中重新杀回中原,击败大明,也必须在他的手中获得能够和大明势均力敌,平起平坐的地位。

多尔衮双目中闪过一丝锐利!

这个愿望其实已经不难实现!多尔衮双眼微微眯了一下!甚至快速击败眼前死守大马士革城的数十万奥斯曼帝国大军也不难实现。

“济哈尔,第一批火器什么时候能够生产出来!”多尔衮突然对着身边的济哈尔问道。

“回摄政王,最多有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批火器便能够生产完毕,并且运来此地!”济哈尔严肃的回答道。

多尔衮老了,其实济哈尔和鳌拜也老了,甚至鳌拜还比多尔衮大两岁,鳌拜已经六十了,身体的老迈,哪怕雄威犹存,也不如让年那般威风了。

“好!就让登尼塞里和奥斯曼大军再多蹦跶一个月,一个月后,待我大破奥斯曼帝国大军,彻底折断奥斯曼帝国的羽翼,届时,中东将是我大清独霸!”多尔衮死死的握了握拳道。

-

974.第974章 多尔衮的毒计?

当年,大明为了威逼满清去帝号称臣,曾在满清灭亡波斯帝国没多久,派遣一军两万明军铁骑,杀入满清境内,多尔衮率领数万满八旗前来交战,虽然最后看似不胜不败,但仍摄于大明的强大,不得不去帝号向大明称臣纳贡,成为大明名义上的附属国。

在那场交战中,明军使用了新研发出来的击发式步枪,正因为如此,让多尔衮有机会在战场中获取了大明战死士兵的步枪以及部分未使用的子弹。

大明这样的步枪和子弹,震惊了多尔衮,特别是子弹,拥有底火的子弹不仅上弹发射速度快,不怕雨水,威力和射程也是无比的惊人,多尔衮深知想要打败大明就必须先破解大明的火器技术,让大清也拥有这样的技术。

而大明火器技术,多尔衮认为主要在于子弹壳的底火部分,撞针撞击子弹壳底部的底火便能够将子弹发射出去,只要弄懂了这个技术,不仅能够用在枪上,甚至也能够用在大炮上。

经历过大明军队火炮的厉害,多尔衮知道大炮的炮弹若是也用上这样的技术,大炮的威力将呈几倍增加。

从那个时候起,多尔衮便疯狂的下令大清位于伊斯法罕的火气制造局仿造这样的技术。

原以为有成品的子弹和步枪参照,技术应该并不难,有个两三年肯定能够研制出来,可惜底火技术或许不难,只是一层窗户纸,找到方法的话,一戳就破。但是满清毕竟只有那很小的一批西迁的时候从大明裹挟而来的汉人工匠,想靠着这么点人来弄懂先进了世界两百年的技术,却很不容易。

这一研发仿制,便是整整十五年的时间。

而且之所以研发成功,还是因为多尔衮的血腥威逼,以及很大的运气成分在里面。

多尔衮从第五年开始,便杀了不少研发工匠的家人,直至一年多前,一名家人被杀了过半的老工匠才在一次意外当中戳破了那层研发了十五年的窗户纸,终于让满清也开始拥有了‘底火’技术。

多尔衮大喜之下,赏赐给了那名工匠千两黄金以及子爵之位。

这看上去似乎颇为丰厚的奖励,能够引得许多人羡慕,不过那名工匠过半家人都已经被杀了,拿着那些所谓的赏赐,他又能高兴得起来吗?

不管那名工匠是什么想法,总而言之,多尔衮很高兴。
首节 上一节 1021/1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