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明1644

逆明1644 第1067节

亦如在当初波斯境内一般,立刻掀起了一系列的反抗。

然而,多尔衮心性凶残,为达目的,也不介意屠杀,他根本不怕有人起来反抗,因为对他而言,反抗者杀了就是。

数十万清军涌入原奥斯曼帝国疆域和阿拉伯半岛,对于一切胆敢违抗命令的奥斯曼人,阿拉伯半岛人杀无赦,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过百万奥斯曼人和阿拉伯人被杀,血流成河!

也同样和当初波斯人妥协一般,被杀了大量反抗者之后,奥斯曼人和阿拉伯人也不得不妥协,他们纷纷在心里安慰自己,满人并没有直接让他们放弃真神,满人也还是信奉真神的,而满人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也是真神示意的。

他们更告诉自己,满清为什么能够灭亡强大无比的奥斯曼帝国,统治当年真神第一次现世时阿拉伯帝国的所有疆域。

不!而是比当初真神第一次现世诞生的阿拉伯帝国更加强大,满人就是真神的使者,满人所下达的指令,都是真神是以的。

有了这样的心里暗示,奥斯曼人和阿拉伯人心里也舒服许多,反抗开始消散,老老实实的臣服于满清的统治。

稳固了统治,同时变相的杀死胆敢生出反抗之心的人之后,满清对疆域内的统治,变得无比稳固,哪怕满人当前只有一百多万人口,但整个疆域内却没有人再敢出来质疑和反抗。

甚至于,在印度半岛,因为莫卧儿帝国的覆灭,满人的统治,满人已经成为了印度种姓的最高种姓,以至于无数印度贱民以下辈子能够投胎成为满人这样的高种姓而努力,更加没有人反抗满人的统治。

不得不说,印度人果然是世界上最高统治的种族,武力反抗似乎从没有成为他们的选项过。

--

除了巩固对整个疆域内的绝对统治。

多尔衮还大力发展军事,增强满清的军力。

自大明中兴五年西迁至今,已经过了将近二十七年的时间。原本满人虽然从中原战败,不得不西迁,可是总人口其实并没有下降多少,大明中兴九年的时候,满人便又恢复到了八十几万的地步,现在又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满人的人口竟然膨胀到了将近一百四十万的总数,灭亡波斯帝国重建大清的时候翻了近一倍。

因为更多人口的支撑,满八旗骑兵的总数达到了十七万这样前所未有的数量,哪怕大清在中原时期最辉煌的时候,满八旗骑兵也没有达到这样的数量。

同样因为总人口的增加,当前,除了十七万满八旗骑兵,满人还拥有同样是全部由满人组成的步枪队五万人。这支同样由满人组成的清军步枪队中,已经减少了对满人女子的招募,整个步枪队的满人女子已经低于两千人,大部分都是由十四岁到十六岁,四十五岁到六十岁的满人男子组成。

满八旗骑兵和步枪队,毫无疑问是满清维持统治的两支最核心力量,也是最强大的两支力量,另外还有一百四十四万的印度旗,波斯旗,以及新建的奥斯曼旗等步兵,以及大约十二万的布哈拉仆从骑兵。

总的来说,满清当前的军力大致为十七万满八旗骑兵,五万步枪队,十二万仆从骑兵,一百四十四万步兵,总兵力将近两百万,就算是要分兵驻守广大的领土,能出动出去征战的军队也超过百万。

这样的力量,或许相对于满清统治下的各族,甚至欧洲各国而言,绝对是相当的强大和吓人。

然而,满清今后的战略目标是面对大明。

“面对大明,大清的力量还是太过弱小了啊!”多尔衮叹息,他很清楚在大明面前,大清这样的军力根本不足以与大明对抗,甚至也绝对不足以抵挡大明的全面进攻。

别说打败大明,灭亡大明了,都不能抵挡大明的全面进攻,所以这样的军事力量还不足够,必须要增强。

而要怎么样增强,这倒是一个难点。

多尔衮皱着眉头,忧虑的许久。

从大清被迫西迁,多尔衮便清楚的知道,大明的强大,来源于大明先进的枪炮,想要打败大明,至少要拥有和大明相差无几的枪炮配置。

自从研发出底火,仿制出大明的步枪和子弹以及炮弹之后,大清的枪炮技术与大明的差距已经在缩小。

可是,毕竟只研发出了底火,大明的新式火药却一直没有头绪,没有大明那样的新式烈性火药,而继续沿用着黑火药,大清的新式仿制步枪和仿制大炮,射程和威力都差大明一大截,根本不足以对抗大明。

不仅是质量上还不足以对抗大明,数量上同样不足以对抗大明。

毕竟大清当下仅有五万装备了步枪和野战大炮的步枪队,而大明却上下所有的军队都装备着比大清更加先进的步枪和野战大炮,据多尔衮估计,大明这样的军队至少有一百五十万,只多不少,哪怕要分守比大清更广袤得多的疆域,大明至少也能够出动五十万来进攻大清。

大清靠着仅仅只有五万人的大清步枪队,能够抵挡得了五十万装备着更加先进的步枪大炮的明军的进攻吗?显然是异想天开!

这是多尔衮最忧虑的地方。

---

1025.第1025章 大清与大明

至于用满八旗骑兵去和明军交战,多尔衮苦笑的摇了摇头,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因为他痛苦的知道,这只是让八旗去送死罢了。

这一点,早在西迁之前便证明了。

八旗铁骑或许在同样使用冷兵器的情况下所向无敌,但毕竟是血肉之躯,面对先进枪炮组合的明军,根本打不过,别说明军了,就算面对同等数量,并且配备了一定大炮的欧洲燧发枪队都可能战败。

虽然不想承认,可是八旗骑兵不复崇祯时期在关外时的辉煌,也无法再达到那样的辉煌,似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是八旗士兵不够英勇,而是八旗使用的武器不行了,如果不改革的话,将来八旗面对明军的进攻,只能是送上去被明军屠杀。

想要摆脱这样尴尬的境地,只有学习明军骑兵,放弃弓箭,转而将步枪用在骑兵上。

然而,这样又有另外的问题,大清仿制的步枪,因为还用着黑火药,威力不足,有效射程连二百米都不到,骑兵作战的时候,不比使用弓箭强多少,何况步枪和子弹的昂贵,没有足够大的作用,就这样装备上去,还不如留给步兵。

多尔衮叹息,除了八旗骑兵需要改革,还有波斯旗,印度旗,奥斯曼旗等步兵也需要改革。

面对大明这样强大的敌人,单靠他们满人自己为主的军事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至少数量上就不可能对抗得了明军,所以多尔衮不得不考虑将一部分波斯旗,印度旗,奥斯曼骑也装备成火器军队。

可惜,这同样需要担忧,畏惧于八旗骑兵和步枪队的强大,大清对疆域内的各族统治极为稳固,这是因为各族没有反抗的实力,可一旦波斯人,奥斯曼人,或者印度人等等,也都装备上了枪炮,获得更强大的战斗力之后,未必不会重新生出反心。

所以,多尔衮有不得不犹豫究竟要不要这么做。

---
首节 上一节 1067/1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