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明1644

逆明1644 第1092节

单说去年中兴三十五年,大明八千多万平方公里疆域内的人口总数便已经突破了十亿,财政收入超过三千亿银元,折合当年的银两便是三十亿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可以想象大明的经济有多么繁荣。

有着这样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技术的支撑,大明如果倾尽全力生产,每个月生产出来的炮弹都能以亿来计算。

别看进攻满清,大明动用了五十万大军,可实际上,大明连动员百姓支持都不需要,经济更没有任何向战争经济转型的势头,就只是平常的消耗罢了,这样的战争,就算打几十年也伤不到大明的根本。

所以说,多尔衮向通过弹药物资的消耗拖垮大明,真的就只是一个奢望罢了,根本没有半点可能。

不管怎么说,攻占伊斯法罕城之后,大明的攻势没有变化,有条不紊的继续推进。

明军又换骑了战马,再次变成了骑兵,分多路攻略伊斯法罕后方的满清城池。

多尔衮虽然在每一座城池都留守有部分清兵,一些险要的城池或者关隘,甚至布有上万,数万不等的重兵。

然而,这些清军大多数冷兵器军罢了,燧发枪队都不多,步枪队这种留待最后决战的核心力量更是少得可怜,没有一座城池或者关隘能挡住一路明军两个时辰以上的进攻。

这些守城守关隘的清军一触即溃,甚至望风而逃,或者干脆向明军投降。

“咚!咚!咚!”这是一路不过五千人的明军,连野战大炮都不需要,仅仅十门迫击炮向城内发射了几轮迫击炮弹,城内的清军守将便惶恐的带着城内的清军出城投降,明军轻而易举的又占领了一座城池。

哪怕对满清比较忠心,或者因为有满人督战,只能抵抗,但明军也很快踏破城门,甚至轰塌城墙杀进城内。

伊斯法罕防线延绵两百多公里,几乎过了波斯的疆界进入两河流域。

十天的时间,明军便势如破竹的推进到了伊斯法罕防线的最后,歼灭近二十万冷兵器清军和几万清军燧发枪军以及几千清军步枪军。

打到伊斯法罕防线的最后,波斯境内已经没有多少值得防御的重要之地了,不用几天时间,明军就能杀出波斯境内进入两河流域,而两河流域的巴格达城正是多尔衮预定的下一场会战的地方,同样也是原先预定的决战之地。

巴格达城前方是两河流域平原,有两河阻拦,而后方则是塞萨尔高原,地势非常适合防守型决战,并且,到了巴格达城,这里距离大明边境已经有数千里,也代表着大清的数千里纵深。

理论上来说,明军攻入大清这么大的纵深,来到巴格达的时候,必然消耗了不小的力量,在巴格达决战对清军极为有利。

当然,仅仅是理论上的,或许一路上攻城略地,大明确实消耗不少弹药和金钱,只不过这点弹药和金钱还远远达不到消耗大明多少国力的地步。

大明中兴三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大明四十一万铁骑踏过波斯边境,进入两河流域平原。

“轰隆隆---”数十万明军策马奔行,浩浩荡荡的杀入宽广平缓的两河流域。

“皇上,多尔衮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巴格达城一带方圆百里,聚集了不下一百四十万清军!”探查情报探子回来后向朱慈踉禀报道。

“不下一百四十万清军?这想必是满清当下全部的力量了吧,看来多尔衮是准备在巴格达一带和我大明决战了!”朱慈踉笑道:“也是,波斯被我大明攻占之后,再过两河流域就是满清新都所在的小亚细亚了,多尔衮退无可退!”

大明虽然还没有派兵进入印度境内,可是一路进攻下来,咸海以南的布拉哈戈壁草原,阿富汗,波斯都已经被大明占领,满清与印度的陆上连接被斩断,只要大明顺利攻灭满清,印度甚至可不战而降。

两个流域中下游的平原很富庶,人口和城池都很多,但地势无险可守,不是多尔衮防守的重点,留下的清军全部加在一起都不到两万,还都是使用冷兵器的清兵,明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向着上游的巴格达城进军。

八月二十四日,又留下一些明军驻守攻占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后,四十万明军兵临巴格达城下,与城内极其后方防线的一百四十万清军相持,一场双方加在一起近两百万人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启。

----

1052.第1052章 决战巴格达(一)

确实,这一百四十万清军几乎是满清最后所有的力量集合在一起了,包含了剩余的所有步枪军和燧发枪军,其中四十五万步枪军,三万燧发枪军,九十二万普通冷兵器军。

单论总数的话,足足是明军的三倍半。

哪怕只算使用步枪的清军也比明军的总数都多,还有三万燧发枪军,近百万普通冷兵器军辅助,况且清军还处于守方,而明军是进攻方,历来进攻方都是更处于劣势的,看上去似乎清军的胜算要更大才是。

可惜,这样的力量,多尔衮却并没有多少信心,到底穆尔卡拉,亚兹德,伊斯法罕这三场大战给多尔滚的打击太大了,大清数千里纵深,三道大型防御,到头来依然还有多达四十万清军来到巴格达城下,也就是说三道大型防御,几百上千座城池,也只消耗了十万明军罢了,而且大多还是留守城池的,真正战死的明军,多尔衮估计最多也就一万人上下。

这是一个恐怖的结果,而其实最让多尔衮受打击的,还并不是三场大战,而是沙阿鲁真那场双方加在一起都不超过五万人的交战,四万大清最核心的力量八旗铁骑围攻七千明军却遭惨败,战损比例十比一。

那样的情况下还达到了十比一的损失比例,给多尔滚,给清军上下带来的打击比任何一场大战还要严重,哪怕过去了十多天,多尔衮心里还在隐隐发寒,又怎么还有多少信心在巴格达打败明军。

到底明军的武器还是比大清军队先进得太多了,不仅大炮总数多,明军还有轻重机枪和迫击炮。

原以为大清获得了新式烈性火药技术和底火技术,成功仿制了大明的步枪和大炮之后,大清至少在武器上不差明军多少了,只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明军的步枪又比当初更先进了,射速,精度,射程都有提高,性能碾压大清仿制的步枪,而且还有新出现的重机枪,迫击炮两种大杀器。

好在,明军才刚刚到达巴格达城下,决战还没有真正开始,而他还有一个后手,能在大战最激烈的时候动用,他还没有到最绝望的时候。

巴格达城做为多尔衮选定的决战之地,防御自然不是穆尔卡拉,亚兹德,伊斯法罕可比的,要更强大数倍以上,巴格达城位于两河流域的上游,不仅挖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而且左右两侧便是河流横堑,明军只能从正面进攻。

正面进攻也不仅要面对巴格达城的城墙和护城河,前方更有一千米纵深的防御沟壑群,明军只有先攻下这一千米的防御沟壑群才能杀到巴格达的护城河旁,真正兵临巴格达城下。

巴格达的城墙也不简单,多尔衮在以往的城墙上加了足足一倍的高度和四倍的厚度,并且,多尔衮还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弄到了一批大明生产的水泥,也用在了巴格达的城墙上。

巴格达城的防御建设到这种地步,可以说当今世界,要论城池坚固,巴格达城已经当属第一了。毕竟,大明或许更有技术,更有财富,只是大明开始迈入现代化,城墙已经渐渐淘汰,枪炮等热武器巷战便是最坚固的防御。

“嘀嘀----嘀嘀嘀嘀----”明军大营,军情部,无线电台在情报人员的操作下,不断发出嘀嘀嘀的声响。

于此同时,巴格达城内的一处地窖内,一名长相与阿拉伯人相差无几的中年男子也在操作一台无线电台,向外传输着什么。

经过这么多年,大明早已经发展出了电池,能给小型化的无线电台提供一段时间的电力。

大明放任满清在中东发展这么多年,早在满清境内发展了大量的间谍密探,满清的大部分消息都逃不过大明间谍的侦查。

当然,满清其实也在大明有一些间谍,只可惜大明经济过于雄厚,大明百姓只要努力,必能过得很好,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当满清间谍的太少了,就算有,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人,加上大明情报部门的打击,他们根本探查不到多少有用的情报给满清,也因此满清才会对大明许多事情一无所知,重机枪和迫击炮在大明军队装备了数年,也没有泄露出去。

“呵呵,巴格达城的防御确实不弱,但多尔衮想凭此拖垮大明,也是白日做梦罢了,大明的强大,已经不是当下的多尔衮能够想象的了!”朱慈踉不屑的笑道。
首节 上一节 1092/1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