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明1644

逆明1644 第138节

有朱慈烺御赐的金牌在手,纪锋正式总领山东军务。至于阎应元等人,朱慈烺命令他们立即南下武昌,朱慈烺另有安排。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阿济格带领剩余的七万余清军退守济南城。

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朱慈烺下旨江淮两路总兵北上到达泰安,归于纪锋的麾下统领,在纪锋的率领下准备开始着手收复山东。

这江淮的两路总兵这一次一共带了五万大军到来,加上史可法在济宁城组建带来的两万五千大军,以及一万五千应龙军,纪锋此刻麾下有十万大军,虽然不比清军多,要攻打济南城的话很难,不过若是先收复半个山东与济南城的清军形成对峙是不成问题的。

随即,纪锋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攻打莱芜,与泰安形成互防阵线,一路东进收复烟台青岛以及沿海一代。

由于有应龙军存在,阿济格不敢与明军硬拼,汇聚了十万清军死守济南城。

“只要守住了济南城,半个山东便都在我大清手中。”阿济格听闻莱芜和烟台沿海一带的消息后,虽然不甘心,心有耻辱,但依然毫无所动,打定主意死守济南城。

纪锋攻打莱芜五天,本想引诱阿济格出来救援,奈何阿济格虽然气怒,但并没有失去理智。纪锋无奈,只得命令大军加大攻势,很快便拿下来了莱芜。

另一路大军由吕延寿带领,因为阿济格兵败泰安,以及龟缩济南城不出的原因,烟台等沿海一带纷纷闻风而降,不到十天纪锋便收复了半个山东,陈兵泰安,与济南城的清军形成对峙。

经过了这么多天,安庆大战的细节终于传了出去,伴随着泰安城下无比强势的一战,应龙军威震天下。

北京城,多尔衮一脸阴沉,应龙军的出现对大清一统天下极为不利,还有大明小皇帝更加不简单,若是给他时间,他真有可能彻底扭转大明朝的颓势,中兴大明朝。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清不仅不能一统天下,很可能被赶回关外,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多尔衮考虑着是不是应该立刻撤回攻打潼关的大清主力,转而南下与大明朝决战,趁着大明朝连续丢失北方,又经历多起叛乱,元气还未恢复之际先灭了大明朝。

其实,相对于应龙军展现出来的战力,多尔衮更加忌惮的是朱慈烺这个人。应龙军虽然战力强大,但细细思考应龙军在两场大战当中的战法,不难看出应龙军其实弱点极多,并非难以击败。但朱慈烺这个人就不一样的,单看朱慈烺从逃出北京城南下继承大统,到迅速诛灭魏国公和东林党,一举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握的手中,以及后面施政弄出的一应举措,其头脑几乎能与他多尔衮匹敌了。

要知道,多尔衮虽然自认比朱慈烺这个大明皇帝英明,但大清的根基如何能跟大明相比。多尔衮虽然不想承认,但他都很清醒的知道,若不是大明朝天灾**导致内外交困,再加上朝廷以及各地官员**,腐蚀了大明朝,他们大清根本没有任何入关的可能。

多尔衮有些为难,红衣大炮就要运达潼关,以李自成的特性,若不先灭了李自成,大清军队一旦撤走,他必定反扑,大清根本难以集中全力南下,极为不妙。

最后,多尔衮咬了咬牙,还是决定先灭了李自成,扫平后方,唯有如此方能集中全力南下与大明朝决战,一争天下大统。

“来人,增派二百名八旗勇士给巴尔扎,命令他尽快找机会动手,无比除掉南明小皇帝!”多尔衮面露阴狠,虽然决定先灭了李自成,但在这期间也不能不做些什么,若能一举刺杀了南明小皇帝最好!

“喳!”

-(这两天有点卡文了,希望大家多多谅解,最多有两天时间就会好转,到时候天涯一定会努力加更补上,拜谢!)-

139.第139章 救济难民

时间即将进入到十二月份,一年最冷的时候就要到来,湖北也早就下起了大雪。白雪皑皑,寒风刺骨,整片大地都是一片银装素裹。

此时,离左良玉败亡已经过去了十几天,本来大半个湖北因为左良玉大军的肆虐,早已残败不堪,但有朱慈烺这个皇帝亲自坐镇,经过了这段时间的治理,重新建立的衙门,各地治安恢复稳定,接下来便是赈济灾民,帮助灾民度过这个冬天,以待来年重新建立家园。

经过统计,连同武昌以及九江两个湖北大城在内,遭受过左良玉肆虐的一共有三十七个县城,其中又以武昌以及周围的十八个县最为凄惨,不止粮食财物被抢夺一空,就连壮丁也损失惨重,剩余的多位于九江一带,以及通往安庆的一大片地方。所有难民加在一起大约二百六十多万的样子。

而要帮助这些难民度过这个冬天,以及到来年第一次耕种收割之时,需要半年的时间,以没人每日半斤粮食为例,大约需要近两百万石粮食,虽然击溃左良玉大军的时候收缴了三十几万石粮食,但相差甚远,还有一百六十多万石的缺口。

调运如此多的粮食,几乎要集全国之力,在此期间,别想有大的战争了。

这个任务非常艰巨,朱慈烺有些无力,但无论如何他也不可能不管,这些都是大明的子民,也就是他的子民。

“皇上,南京运来的第二批粮食也以到达。”朱慈烺视察完武昌,往回驿馆的路上。

朱慈烺点了点头。

“呼呼----”

寒风呼啸,怕是又一场大雪要降下来了。

“皇上,快要下雪了,您快回到屋里去!”周曹看了看天空,对着朱慈烺说道。

大雪很快就下了下来,朱慈烺回到屋里,刚走进去,便看到一个杏黄色的身影拿着一件黑色大氅朝他走了过来。

“黄莺!”朱慈烺朝她淡淡的笑了笑,目光温和。

这个淡黄色的身影正是皇后硬塞来伺候他的黄莺,对于黄莺,朱慈烺不知道自己的什么心里,不过他并不反感。

“皇上,您快把这大氅披上!”黄莺拍掉朱慈烺身上的雪花,把厚厚的大氅给他披上,动作温柔,眸中充满柔情,不过她掩饰得很好,一直微微低着头,朱慈烺没有看到。

“周曹,外面风大,你快把大门关上,不然要冻着皇上了。”黄莺对着朱慈烺身后的周曹喊道。

周曹反应过来,立刻把门关上,并向朱慈烺赔罪。

“朕没那么娇弱,行了,你快去把何腾蛟给朕找来,朕有事交代他。”朱慈烺吩咐道。

何腾蛟这个人,朱慈烺经过十几天的了解,发现他极为爱民,也很有些真才实学,若不是这些年被左良玉压制,相信湖北在他的治理下会很好,如今左良玉终于被诛灭了,又有了朱慈烺这个皇帝的支持,何腾蛟才算是名副其实的湖北巡抚,许多事务朱慈烺都找他去做。

不一会,何腾蛟来了。

“老臣何腾蛟参见皇上!”

“免礼!”

“何爱卿,朕观许多百姓都聚集在粥棚等待每日的施粥不愿离去,如今又下起了大雪,天寒地冻,如此下去怕是会有许多百姓度不过寒夜,被冻死,非朕想看到的,你看该如何是好?”朱慈烺问道。

巡视武昌的时候,朱慈烺就发现了这一点,因为冬天,大雪封地,外面几乎没有任何吃的,许多百姓也不知道是因为家宅被毁,还是家里离粥棚太远的缘故,聚集在粥棚周围不愿意离去,或许两个原因都有,本来若是不下大雪,晚上虽然冷,但弄些柴火取暖还是能勉强渡过去的,但如今下起了大雪,怕是就难了。

“皇上圣明,爱民如子,乃我大明之幸!”何腾蛟欣慰,先是称赞了一句才继续说道:“此点老臣也有思虑,想出了一个办法,但不知可行否,请皇上参详!”
首节 上一节 138/1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