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明1644

逆明1644 第452节

大明的国库虽然还有几亿两存银,但养二十四万全火器的大军,还是略显吃力的,可以想象,北伐的时候,二十四万全火器大军一场大战下来的花费,那至少也得是上千万两银子,低得上崇祯年间大明在关内外两线作战半年的了。

那名参将被常顺後训斥过后,不敢再言。

随即第七军开始换装,并加紧训练。

河南的四川方面,李自成和张献忠既然已经被灭了,红娘子大军和秦良玉大军也将需要改革。

由于剿灭李自成极为顺利,红娘子大军损伤不大,麾下还有八万大军,经过朱慈踉和兵部尚书李岩商议,将红娘子麾下的八万大军划分为四个军,其中两个正规军,两个地方守备军,红娘子兼任两个正规军的军长,两个地方守备军的军长则另有人选。

秦良玉麾下原本也有十几万大军,但剿灭张献忠的大战打得太艰苦了,秦良玉麾下只还剩下两万多人,虽然后期经过一定的恢复,但也不到五万人。

四川地广,这五万人若是全部做守备军的话,或许刚好足够防守四川,但这未免对秦良玉等川军太不公平了,正规军和地方守备军在兵部的待遇和配属可不一样。

出于一定的考虑,朱慈踉下旨让秦良玉招募足够八万的人马,将她的麾下同样划分为两个正规军和两个守备军,其中一个正规军和两个守备军为川贵总督秦良玉直属,另一个正规军交由马月娥任军长。

“皇上,如此,守备军的番号是否向后挪一挪?”李岩提议道。

“是该挪一挪。”朱慈踉点了点头。

正规军增加了四个,守备军也增加了四个,至此,大明拥有十六个正规军和二十二个守备军,总数七十六万大军。

新建的四个正规军,朱慈踉并不打算也给他们装备全火器,每个军只给了火器局库存的二十门旧式神武野战大炮,另外,朱慈踉也不是没有别的考虑,将来收复北方后,这四个正规军或许会演变成为铁骑或者其他特殊兵种也不一定。

这一次改革,算是大明的另一次军制革新。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应龙军另外四个军也先后换装新装备,淘汰下来的旧装备也装备了其他几个军,大明十六个正规军,除了红娘子和秦良玉麾下的四个,全部装备火器。

北伐临近,全国各地大军调动频繁,无数粮草物资等也开始远远不断运到江北。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皇上,一百万石粮草已经运到江北!”户部尚书刘宗周向朱慈踉禀报道。

朱慈踉点了点头,早年新粮推广,大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各地粮价均降数倍不止,从原先的每石一两银子,降到现在的每石不到三百文钱。

百姓得到了切实的利益,只要劳动,便得温饱,朝廷采购粮食也无需花费更多的金银。

各地前往南京城的路上。

装备应龙军淘汰下来的火器的第七军到第十二军全部向南京城方向移动。

十二个全火器正规军有十个将汇聚于南京城,大战的气息浓厚,全天下的百姓都闻到了这股气息,也包括北方满清占领区的满人。

多尔衮心思沉重,大明即将要北伐之意图已是路人皆知,虽然他有击败明军的把握,但这一战关系到大清的命运,他也不能不用最谨慎的态度对待。

为了应对大明的大规模北伐,满清同样大规模调动大军和物资。

山东方面,多尔衮派了五十万汉旗军重兵在那里构筑防线,他并不是打算将决战的地点放在山东,二十打算放在北京城一代,幽云之地,险要难攻,正是防守个决战的绝佳之地,之所以在山东也部署重兵,那无非是为了一步步消耗北伐明军的实力。

“决战之前,吴三桂此人绝不能留!”多尔衮突然满含杀机的吐出了这样一句话。

毫无疑问,吴三桂并不得多尔衮的信任,多尔衮号称雄才大略,不是庸才,不管是河南之战吴三桂的表现还是这些日子吴三桂的一举一动,他早看出了吴三桂可能跟大明暗通款曲。

多尔衮相信,与大明有联系的人绝不止吴三桂一人,但吴三桂却是威胁最大的,不得不除!

多尔衮杀心坚定,吴三桂或有大难!

--

442.第442章 多尔衮秘密讨伐吴三桂

“启禀摄政王,奴才已将吴三桂暗通大明的证据带了回来,请摄政王过目!”一名满人将手中的物件呈给多尔衮。

天狼虽死,但多尔衮麾下也并非没有其他密探,此人便是多尔衮提拔的新一任‘天狼’。

多尔衮看过手中的情报之后,猛地一抓拳,杀机爆闪:“吴三桂,你自取灭亡,本王留你不得!”

“传令,召八旗将领前来!”

此情报是取自一名关宁军参将的手中,绝对可信。

吴三桂虽然对关宁军的掌控很强,但关宁军数万人,多尔衮要在其中收买一些人并不是不可能,只要付出一些足够的利益便能买动,那名关宁军参将便是其中之一。

其实多尔衮早就怀疑吴三桂了,也早就想杀了吴三桂,只不过吴三桂到底算名义上投靠了大清,没有证据便出兵的话,容易让麾下的其他汉人将领心寒,对大清不利。

如今,有了切实的证据,多尔衮立刻便打算出兵。

满清八旗将领很快便被召集前来摄政王府。

“诸位,吴三桂暗通大明,意图在大明北伐之际,在背后给大清致命一击,此人不除,大清如被饿虎环视,随时有可能蒙受致命的损失!”

多尔衮说着,让手下将手中的情报给众位八旗旗主查看。

眼见如此确凿的证据,所有八旗旗主都怒了。

“我就说吴三桂此人不可信,早就该杀!”鳌拜怒声道。

“镶红旗愿听摄政王差遣!”托岳首先站了起来表态。
首节 上一节 452/1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