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逆明1644

逆明1644 第85节

笑得极度阴冷,很贼,渐渐的,变成哈哈大笑,笑声极其瘆人,里面蕴含着诡异,让人听到了,心里忍不住发毛。

这不,兰香海棠两个小宫女伺候在一旁,特别是海棠,正捧着一杯沏好的茶朝朱慈烺走过去,突然便被朱慈烺的这忽如其来的瘆人笑声,吓得小心肝猛然一颤,小手猛地一抖。

啪!一杯好好的茶水顿时滑翻在地,茶杯被摔得四分五裂。

不止兰香海棠小个小宫女,同样在一旁时刻候命的太监赵德全也是猛地被吓了一大跳。

“皇上赎罪!奴婢,奴婢不是故意的-”摔碎了茶杯的小宫女海棠跪在地上,都快哭出来了,这是她第一次在皇上面前出错,皇上会不会发怒,治她的罪啊,海棠心里好怕。

“噶--”朱慈烺一愣,停止了大笑,看了过去,意识到事情的原委。

“没事,都起来吧,下次小心点就行了,朕也确实渴了,你在重新去沏一杯茶过来就是。”朱慈烺摆了摆手,他又不是暴君,怎么会为了这点小事生气,倒是刚才的笑声吓着小丫头了,颇为不好意思。

“奴婢遵命。”海棠抚了抚自己已经发育了不少的胸口,松了一口气,赶紧下去重新沏茶过来。

“赵德全,你立刻去传旨,让兵部员外郎梁进德来见朕。”这是朱慈烺和马士英等几位阁老商议好的去跟左良玉谈判的人选。

此人口才不错,最主要的是,他跟左良玉有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关系,最适合去跟左良玉谈判。

希望此人能多拖住左良玉一些时间。

除了谈判拖延一项,朱慈烺还另有布局,到时候就算左良玉收到‘银子’之后,不满意,愤怒之下真个挥兵东进,他接下来的布局也有绝对的把握能在左良玉数十万大军的进攻下,在拖上一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应龙军练成,他便可汇聚兵马前去跟左良玉决战,必能一举诛灭此獠。

朱慈烺又传来锦衣卫指挥使张魁山。

数天后,黄得功庐州大军驻地,十数名锦衣卫由一名百户带领,拿着朱慈烺的手谕来到此地。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命庐州总兵黄得功部一个月内秘密扩军至十五万,听候朝廷差遣,不得有误,钦此!”锦衣卫百户宣读完朱慈烺的手谕,将手谕交到黄得功的手上。

朱慈烺之所以发的是手谕,那是因为发圣旨的话,需要通过内阁,手谕就简单多了,盖有传国玉玺的手谕其实也就相当于圣旨了,做为秘密圣旨,最合适了。

黄得功打开来看,手谕上面确实是皇上的印记,不疑有他,有此凭证,他可以放心扩军。

黄得功无疑是对大明忠诚的,朝廷给他多少兵员的数额他手下的大军便是多少数额,一个不多一个不少,不似一些身据野心者,或多或少都有私自扩军的嫌疑,特别是左良玉,同样是八万大军的数额,他愣是给扩成了五十多万,还梦想着朝百万进发,这得多大的野心。

“特使,皇上让我扩军,为何要秘密进行,另外,皇上是否有下拨兵器款项?”黄得功问道。

“黄总兵放心,皇上既然让你扩军,自然送来了全套的兵器甲衣,另外还有五十万两银子的军饷,大约十天后送到。至于为什么是秘密扩军,黄总兵只需遵循皇上的旨意便可,皇上自有安排。”锦衣卫百户传达朱慈烺的意思道。

这名锦衣卫百户乃是张魁山接管锦衣卫的时候带去的二十名应龙军士兵之一,即将升任千总,对朱慈烺是绝对的忠诚,张魁山之所以推荐他来宣读手谕,也是有这方面考量的。

“黄得功谨遵圣命!”黄得功不再疑虑,领命道。

黄得功送走前来宣旨的锦衣卫,回到营帐,叫来几名左膀右臂。

“大人,皇上为什么让您秘密扩军,并且发的还是手谕,似乎没有经过兵部,而是皇上自己的意思,不会是陷害大人吧?”黄得功的左膀之一冯益春皱着眉头说道。

将领调兵扩军全部都要经过兵部,若不然很可能会被视为谋反,朱慈烺先前诛杀了同位总兵的刘泽清,刘良佐等人,冯益春不由得不担心。

“胡言乱语,皇上乃圣明之君,一路南下,登基不过数月,所作所为无不令某钦佩不已,怎会是那样的人,我等既是忠于皇上,那便只需遵循圣命即可。”黄得功瞪着冯益春说道。

毫无疑问,黄得功是一个有眼光的人,在原先对大明失望的前提下,他依然忠于大明,如今朱慈烺初显圣君之象,如何会有怀疑,定然尽心尽力,只望辅佐朱慈烺,重新中兴大明,这是他的坚持,也是他的夙愿,为此,他可以付出自己的性命。

“是,大人!属下知错!”冯益春低头惭愧道。

黄得功随即跟一干人等商量招兵扩军事宜,有了朱慈烺拨付的兵器甲衣以及五十万两银子军饷,招兵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庐州紧邻河南,这里的难民非常多,其中更多数是青壮,若是有饭吃,并且有军饷可拿,相信很多人愿意参军。

--

88.第88章 大婚

朱慈烺一阵布局,又是数天,此时,兵部员外郎梁进德已经启程前往武昌去跟左良玉谈判。

庐州,黄得功得到朱慈烺的旨意,也很快开始了招兵,得益于黄得功响当当的名号,短短数天便招到了数万人马,十天内必然能招齐七万青壮,将庐州军按照朱慈烺要求的那般扩充至十五万。

同时,朱慈烺派锦衣卫秘密运送的衣甲兵器以及五十万两银子军饷也如约在十天后送到了庐州大营,交到了黄得功手上。

黄得功大喜,有了这些兵器衣甲以及军饷,再加上他的训练,他相信,这七万新兵必然能很快形成战斗力。

朱慈烺的布局正在有条不紊的实施,也在这个时候,朱慈烺大婚立后的良辰吉日也到了。

崇祯十七年八月五日,大明皇帝朱慈烺大婚,立山东泰安伊氏之女伊蝶依为后。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了,真让朕激动啊。”朱慈烺当然激动,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好几个月,为此,昨晚他兴奋了一个晚上都睡不着,一大早便在宫女的服侍下,穿上礼服,准备成亲。

大明婚事礼法很多,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一道道程序下来,非常很繁杂。特别是皇帝大婚立后,就更繁杂了,这是关乎一个国家的大事,还得祭天,宣读诏书,接受百官朝拜等等,这一切都得礼部安排。

礼部虽然早有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天还是忙翻了天,毕竟这可是皇上的大婚,必须严格按照每一步程序来,丝毫差错也出不得。

由于依依的家人都遭了劫难,整个伊家就依依一个人了,做为女子,又不能直接在皇宫里面出嫁,所以经过商议,依依拜首辅马士英为义父,直接从马士英府上出嫁。

马士英对此自然是极为乐意,当了皇后的义父,这不就表示他马士英从此就是国丈了吗,白得了一个皇亲国戚的名号。

吉时将近,依依在一帮宫女的服侍下,穿上了凤袍,画好了妆容,戴上凤冠,吉时一到便踏上凤辇,在诸诰命夫人,宫廷女官以及无数宫女的护送下进入宫门,去往坤宁宫祭拜天地,行大礼。

当新娘子来到坤宁宫的时候,朱慈烺早已在这里等候。
首节 上一节 85/11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不可能这么富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