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14节

“你们年轻人的聚会,我就不参加了。”刘元起摇了摇头,但酒却是收了下来。价值十贯的酒仙酿,卖给好酒之人,甚至能卖出他们家一年的收入来。

“今晚是庆功宴,家属也可以过去……”刘韬随口回了句。

“就你们三个弄出来那民团……能有什么庆功宴?”刘元起随口回道。

“今天干翻了近三千的黄巾贼,杀敌数百,俘虏上千,两名贼首伏诛……俘虏已经交给郡尉处理,只是也没有个什么奖赏,索性自己办个庆功宴,好歹乐呵乐呵。”刘韬也是随意回道,不过却注意到,刘元起似乎知道民团的事情。

一般来说也没什么好奇怪,涿县就那么大,这个时代也没什么娱乐,突然出现一个民团,不可能不知道。问题如今天气还冷,就说刘元起,之前一天几乎都没出门,这样都能知道民团的事情,那反而不太正常。

“黄巾贼真的杀过来了?”刘元起一愣,呼吸有些急促起来。

“似乎是本地太平教的信徒……”刘韬回道,“纠结了三千多人,扣除几百个打手,其他没一个能打的。知道今天那场仗给我什么感觉不?说是打仗还不如说是打群架!”

“战场变化莫测,你又何必非要建立什么民团去冒险?”刘元起漫不经心的回了句,但语气之中有些发颤。

“对了,你怎么知道民团是我建立的?”刘韬觉得火候差不多了,或者说也没有必要,让他装傻下去了。明明就什么都知道,还要装作第一次听说。

“是啊,我是怎么知道的呢?”刘元起含糊其辞地回道。

“算了,反正我也正要回来和你说这件事情……”刘韬直接来到客厅,结果看到这里的情况,皱了皱眉,“我就没回来五天,这里怎么乱成这样?”

酒瓶一大堆,还有很多食物的残渣。整个客厅比他大学那阵,住的那个宿舍还要乱。

“闲着无聊,去买了一些酒回来……哦,事情也是顺便听到的。”刘元起随口回道,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顺便强行解释了一下。

其实怕是借买酒,去打听自己的情况,然后知道了民团的事情。毕竟那段时间,刘韬和张飞走得很近,几天不回家,去张家找,那肯定没错。

看这狼藉的样子,怕是刘元起终于意识到,自己忽略的这个儿子,不知不觉已经成长起来了。或许,多少还有高兴的因素在内。是的,根据火炉前的肉食残渣可以看得出来。

记忆里面,这家伙只有高兴的时候,会就着小酒吃点肉干什么的。

“我和益德说过了,之后我的分红,每月划出一些给你当生活费。钱不多,但买几个家奴不成问题,实在寂寞,就看看哪个合适,续个弦什么的……”刘韬直接清出了一片区域,然后坐了下来,嗯,打扫太麻烦了。

“你以后不打算回家了?”刘元起眉头一皱。

“我这十几天,要在民团中操练士卒,十几天后,就率军前往冀州。一方面要护送两个商人返回中山郡,这是已经约定好的。二则条件允许,就在冀州剿匪,若是功劳足够,少不得还要去洛阳接受封赏,说不得出任一地县令或者县尉……到时候要不要写信让你过去?”刘韬缓缓说道。

“开什么玩笑?”原本跟着刘韬坐下的刘元起,此刻却是猛地站起来,“我不同意!我当初可不是为了让你参军,才让你拜入卢植门下的!”

就算不肖,那也是家中独子。若是出了什么事情,他这一脉可就要绝后了!

“我只是和你说明一下,我的打算,并没有要征求你同意的意思……”刘韬看向刘元起,然后郑重行了一礼,“孩儿不孝,此番要去建功立业,无法侍奉在侧!”

“你……你……”刘元起激动的指着刘韬,许久,颓然坐下,“滚出去,别回来了!”

第16章 刘元起的父爱

“孩儿不孝,请父亲多多保重!”刘韬郑重朝着刘元起行了一礼,然后起身离开。他本来打算回来,和刘元起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推荐几个同宗的兄弟……

现在这个情况,看来是指望不上,稍后去叔父刘子敬家看看好了。

回到房间收拾了一下,说真的,实在没什么好收拾的。主要还是一个小册子,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一半简体字,一半拼音的大量文字,这是刘韬用炭笔偷偷书写的。

他自诩也没有那么好的记忆,穿越一年,穿越前的一些东西,都有些模糊起来。谁能保证什么时候,把汉末三国的历史都给忘记?就算一些大事没有忘,那些不怎么关心的微末小事,怕是会逐渐淡忘。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果然还是要记录下来比较好,同时为了担心被破译,用了半简体字,半拼音的方法,就算落入别人手里,也不过是一本‘天书’而已。

“黄巾之乱,无非长社之战,宛城之战,东郡之战和广宗之战四大战场。”刘韬看了看‘天书’,“前面三个基本没机会参加,唯有广宗之战或许还有可能。”

朝廷似乎是二月中下旬出兵,其中卢植向北,直接面对黄巾贼的主力。皇甫嵩和朱儁向南,对付颍川的波才黄巾,于是有了长社之战。

之后朱儁去南阳,对付张曼成部。皇甫嵩北上,在东郡击败卜巳部。之后更是因为董卓征讨黄巾不利,不得不继续北上对付张角和张梁……不过当时张角似乎已经病死。

“我们这边三月出兵,广宗之战肯定赶得及。关键是赶上之后要如何应对,在左丰来到之前,帮忙把广宗打下。还是在卢植被拿下之后,跟着他去洛阳,或者留下来协助董卓继续对付张角……”刘韬慢慢思考,他发现自己果然没有那么好的头脑,无法像那些穿越同仁一样,做到面面俱到,算无遗策。

“算了,别想太多了,尽人事,听天命便是!”把‘天书’收好,刘韬起身就要离开,换洗的衣服,之前已经带过一些去了军营,这次回来,其实就是为了拿这本‘天书’。

出门的时候,却不想刘元起等待了大门那边,手里似乎提着一袋东西。

“天气那么冷,怎么出来这边?”刘韬上前询问,在记忆里,这个老爹冬天除非逼不得已,否则就没有离开过暖炉的时候。

“你真的打算从军?”刘元起面色古怪的看向刘韬。

“我这名声,等孝廉根本没戏,趁着黄巾作乱,赚点战功反而比较实在些。”刘韬摇了摇头。他在涿郡这片区域,估计公认的评价,就是——顽劣。就这个评价,郡里要举孝廉,怎么都轮不到他,刘备那个‘大孝子’反而比较有可能。

“大概什么时候出兵?”刘元起闻言追问道。

“目前的情况来看,需要三月才能出兵。”刘韬回道,不仅仅是因为装备问题,主要是天气还有些微寒。三月开始天气转暖,就算在外面宿营,也会舒服一些。

现在出兵,保暖措施不做好,第二天起来几百人一夜之间病倒都有可能。医疗条件匮乏的时代,一个感冒发烧可能都能要了命。

若要准备大量的保暖物资,又会占用军粮的空间,再不然就是运输成本增加,同时保护的成本也要跟着增加……打仗看起来很爽,但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才真的让人发疯!

“目前民团的士卒,基本上都是张家的家丁对吧?”刘元起再问。

“对,说起来我也有打算,在我们族里选一批年轻人当亲兵,大概二十个上下,五十人最好,就算不姓刘也没关系……”刘韬闻言,趁机把他原本的打算说了出来。

所谓不姓刘,不是上门女婿的意思,而是刘家的姻亲,好歹也算半个自己人。

首节 上一节 14/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