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162节

“将军还懂得下厨?”蔡琰一时间,仿佛发现了一件超级稀罕的事情。

“君子远庖厨?”刘韬闻言,就打算装个逼。

“不不,那只是表现君子的仁,所以不亲自宰杀活物而已。”蔡琰却是摇了摇头。

说好的装逼基本法呢?我就打算装个逼而已!还是说,莫非蔡大才女,你才是穿越者?

这样的话在刘韬的脑海中闪现,一时间感觉气氛有些尴尬,最后只能干巴巴说了句:“不愧是蔡大才女,如此博学……”

“时间差不多了,我得先走了。”蔡琰笑了笑,“以后有机会,再来请教一下厨艺。”

装完就跑了啊?刘韬看着她离开的背景,摇了摇头,返回了营地里面。只是醒都醒了,早饭也吃过了,再睡个回笼觉,显然也不太现实。没办法,只能跑去晨练了。

辰时前后,刘韬本来打算去兰台看书,结果却有小黄门前来,还正好是钱福。

“钱黄门,没想到我们又见面了。”刘韬上前,“朝食用过没有,若是不嫌弃,来军中吃一顿,如何?”

“这个不急……”钱福显然有别的事情,“毕常侍派我过来告知将军,作坊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工。”

“你刚才说……什么准备好了?”刘韬一愣,不是他没听清楚,而是有些不敢置信。昨天才和刘宏谈到这件事情,算下来也就半天上下,现在居然说已经好了?

“造纸作坊,毕常侍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开工。”钱福只能再说一次。

“那么快就准备好了?”刘韬真的还是有些不敢置信。

“皇家名下,有一个造纸作坊,工匠也有一批。按照陛下的意思,把那个作坊腾出来,给将军使用,原本的工匠,去留也由将军决定。”钱福解释道。

原来没有重新划出一片土地,并且招募工匠。而是腾空了一间造纸作坊,难怪那么快。

“原材料的采买,没问题吧?”刘韬比较担心这个,他需要不同年龄段的竹子,至少要三个阶段的竹子。

“竹子方面没有问题,我们和制作竹简的作坊,其供货商谈过,竹子也会陆续为造纸作坊这边提供。”钱福显然早有准备。

的确,扣除纸张之外,木椟和竹简也是有专门的工坊制作的。既然有制作竹简的,那么自然也有出售竹子的商人。

有时候真的佩服这十常侍,办事效率那么高,能成为常侍,真的没一个简单的。

“那还等什么?”刘韬看向卢琰和简雍,“过去看看,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兄长,我们也一起去吧!”关羽和张飞也出来,他们今天轮休,“看完之后,顺便在附近逛逛,来了洛阳也有段时间,也没有能到处逛逛。”

“也好,我们五人一起出去吧!”刘韬点头。

“马车已经备好,五位请随我来便是。”钱福也不计较,只是在前面引路。

马车从皇宫出去,足足半个小时前后,才到达目的地。作坊就在洛水支流处,严格来说已经出了洛阳城,处于下游,估计也是担心废水,会污染洛阳的日常用水。

“都听着,这位便是羽林中郎将刘韬,更是尔等的东主,还不过来见礼?”钱福带着刘韬等人来到作坊里面,少不得召集众人,向他们介绍了刘韬。

“拜见东主!”众人纷纷上前,一个两个都只是匠人,没有官职,显得很谦卑。

“大家好好做,对于勤劳忠诚之人,我也不吝给予赏赐。”刘韬回道。

之后稍微视察了一番,发现这蔡侯纸的制作方法,已经和竹纸的制作工艺差不多。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大概就是杀青和纸药的差别。

“至少能少走不少弯路……”刘韬也是感慨,时间就是金钱,他没有太多时间去浪费。

第177章 想办法赚快钱

“放入灰池里面沤?”正式开始讨论工艺的时候,少不得谈到初期部分。工匠们对于提前去除竹子的表皮可以理解,但把竹子放入池子里面沤的做法不太理解。

“是的,在池子里面加入草木灰或者石灰,然后把竹子放进去沤。时间短则三五天半个月,长则两三月甚至半年……”刘韬点头,“最终目的是让竹料软化,方便取竹麻。”

“那就是杀青之后,直接走浸灰水这个步骤,把切麻和洗涤的部分去掉,对吧?”工匠大概听明白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省下了一些时间。

“到这个步骤,剩下的差不多和你们以往的步骤差不多,无非是蒸煮,舂捣,打浆,抄纸……”刘韬点头,后世的造纸技术,很多都是在蔡侯纸的基础上改良的。

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我希望,在蒸煮之前,取出的竹麻,选一部分晾晒漂白,或者熏硫磺漂白,看看这样制作出来的纸张能不能白皙一些。”

他记忆里面看过竹纸的制作工艺,如果不漂白的话,制造出来的竹纸偏黄。按说书写问题也不大,只是习惯白纸的他,多少会有些不适应。

“那样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工匠也说出了他的担心。

“没关系,只是选取其中一部分。首先要做的,肯定是可以大量且快速制作的纸张,至于白皙品质比较高的纸张,少一些也没什么,价格方面自然也会高一些。”刘韬回道。

“这样的话倒可以。”工匠会意,木椟和竹简价格肯定不同,不同的纸张价格不同也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就是纸药部分……”刘韬拿出两张纸,上面绘制了几种作物,“我知道作坊原本就有纸药,这里是几种可以做纸药的作物,可以尝试配置新的纸药。”

“全部都要吗?”工匠有些诧异。

“未必,都尝试一下,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看看哪种的效果更好。”刘韬解释。毕竟纸药才是后世造纸的不传之秘,纸张的质感很大程度与纸药有关。

所以哪怕宣纸的制作工艺,已经几乎外传,但是纸药一天不外泄,那么宣纸的工艺别人想要也没那么容易。

更别说,宣纸需要的原材料有地域性限制,别人想要仿制非常困难。就算是刘韬,哪怕已经知道工艺,要在这个时代还原宣纸……估计都没办法。

“只是按照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纸张,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需要至少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有可能做出来……”工匠小心的说道,省去切麻和洗涤的部分,这个时间算快的。

首节 上一节 162/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