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34节

“奉孝,这种话可不能乱说。”荀彧提醒,就算没有外人,这种话显然也不能随便说。

对,这个年轻人就是郭嘉,和荀彧年龄相差了七年的好友。这次来云中,就是这货提议的,结果荀彧发现,自己被坑了进去。

“不不不,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思考下去。”郭嘉正处于最反逆,最好动的时期,所以他会有一些特殊,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想法,“若有人行王莽之事,天下会如何?”

这年头也不像后来一些朝代,说几句话就可以诛九族。不少文士私下文会,少不得就是谈论天下大势,或许本身也是一种才艺的体现。

别人都不知道你的治国理念,不知道你的才能,关键还没有名士带着你到处宣传,那自然也不可能有谁会想到用你。

“就目前的状态……”这次是荀棐,他显然已经有些憋不住了。因为郭嘉的想法虽然很叛逆,很大胆,但并非没有理由。

为什么要行王莽之事?若是真的能和平过渡,那自然是最好,问题这样,并不符合某些人的利益!不管是行此事的人,还是有其他想法的人!

说到底,这本来就是一次大洗牌,大家都需要的大洗牌!行此事的人,赢了稳坐皇位,真正意义上的当一个皇帝;输了,那无非是再成全一个汉光武帝!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荀棐缓缓说出这八个字,气氛瞬间变得压抑和冷寂起来。

与会的所有人,呼吸都稍微有些急促,这是一场权力的盛宴。但对于没有野心的人来说,这是一场大灾难!运气不好,会让家族数百年的积蓄,一夜崩溃!

很不巧的是,颍川荀氏,就是那种没有野心的家族。面对这种情况,老祖宗留下来的手段,就是让族人,分别投靠几个势力,不管结果如何,颍川荀氏,可保无虞!

“其实,我还有一个更大的胆的想法……”郭嘉继续说道。

“奉孝,还是不要说了。”荀彧觉得郭嘉不能再说,目前的结果,已经够震惊了。

“没事,让他说!”荀悦突然发话,郭嘉的一番话,已经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我想说的是……”郭嘉看向周围几人,“刘韬为什么,不选择当王莽,当时他手里明明有三千精兵,战斗力不比北军差。反正宁愿来到云中这地方,当一个太守?”

“陛下派他来的。”荀彧看向他,从结果而言,他来这里当太守,是陛下的旨意。

“他可以选择挂印而去!”郭嘉直接怼了回来,都来云中了,那岂非相当于贬官,换了人,说不定真的会选择挂印而去,而且还能收获一大堆士人的同情。

问题他来了,而且这埋头发展的,还要把图书馆给建起来,显然是要扎根这里。

顿了顿,继续说道:“他在洛阳没什么底蕴,就算举事,最后也不过便宜别人。但来到这里,却更有作为。他显然也注意到了什么,也不知道是在洛阳,还是在涿郡起兵时。”

“涿郡起兵就意识到的话,未免太妖孽了……”荀彧觉得不太可能。

“就算是在洛阳的时候才注意到的,那他能立刻跳出洛阳这个死局,来到云中这里,他的想法难道还不明显?他,或许想要成为第二个汉光武帝。最重要的,是他的身份!”郭嘉解释道。

和刘秀一样,都是汉室宗亲!若天下大乱,他再次建立一个政权,那依然是大汉!

“然而,这一切只是你的猜测,毕竟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荀錶提醒道。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刘韬有何抱负,性格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郭嘉则是把话题引向另外一边,“反正时间充裕,不妨且观察他一段时间?”

第253章 作物即将收获

接下来的日子,刘韬把所有人都安排了一下。

有数算方面才华的,担任计吏;有文书方面才华的,比如荀悦,作为蔡琰的副手;荀彧这类擅长实务的,安排给卢琰和简雍担任副手;还有在军事方面有才华的,比如杜袭、荀表和荀棐,安排在军中担任参军或主簿。

颜良文丑,给了一个校尉的官身,可惜是个杂号校尉,相当于别部司马的级别。其中性格比较好战且冲动的文丑,安排跟着张飞;稍微稳重的颜良,安排在郡贼曹。

由于贼曹黄忠,即将前往北舆那边,于是贼曹的具体实务,相当于交给了颜良负责。

“这些人表现如何?”时间到了四月末,这些人过来,已经有十几天的时间。

“吃不了苦偷偷回去的有一些,不过留下来的,才能都很不错,性格也可以。”卢琰随口回道。

跟着颜良文丑来的,大多是为了搏一个出身,来到这里才发现,想要出位没那么容易。这里优秀的人才不少,更多还是经历过一场场征战的老兵。

刘韬安排的训练他们承受不了,最后趁夜溜走了一些人,四千人里面,溜走了数百人。当然数百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家丁,说穿了,只是溜走了十来个吃不了苦的大户子弟。

“带来的物资没带走?”刘韬随口问了句。

“估计是不好意思带走,只带了十多天的粮食,也是路上的用度。”卢琰回道。

“连基础训练都没办法坚持下来,真的让他们上阵打仗,估计直接就能丢盔弃甲。本身中原区域,就隐约把胡人妖魔化的……”刘韬感慨。

他自己每天都坚持锻炼,甚至要时不时和张飞等人切磋。不是为了成为猛将,只是让自己的体质更好,多一些临战经验,以后遇到真正的危险的时候,不至于那么容易丧命。

“说起来,云长派人回来汇报了。”卢琰似乎想起了什么,拿出一份文书,“定襄县那边的胡人,并不打算离开那边,说是已经在那边生活二十多年。”

“云长是怎么处理的?”刘韬眉头一皱。

“总体来说,那边的态度还可以。云长撂倒了他们十几个‘勇士’之后,那些胡人把他当成了真正的勇士看待,对他很尊重。”卢琰微微一笑,“虽然不肯搬迁,但也愿意取消所谓的县长和官员,愿意接受朝廷的统治,甚至愿意在胡人南下的时候,帮助官府镇守定襄县。”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要稍微麻烦点了。”刘韬感慨,“正好,也需要给那些文士一些实务,可以让他们过去,给那些胡人登记入户,同时针对县城进行规划……”

既然要接受统治,那自然要按照大汉的规矩来,这是基本原则。没办法,这些胡人聚集的县城,采用的行政模式,和草原民族的模式差不多。文化和风俗方面,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如果是后世自治区那种模式还好,问题这年头,放任这样的县存在,那就是官员失职。

随即看向卢琰,询问道:“那个荀彧,你觉得如何?”

“不愧是大哥如此看重之人,治政方面的确非常有天赋,经验的问题可以依靠时间来弥补,但是天赋方面,却远在我之上。”卢琰回道,多少有些酸。

首节 上一节 234/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