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244节

说完,直接转身就走,留下有些发懵的两人站在那里。

“奉孝,雕版印刷,你能想到什么?”荀彧看向郭嘉。

“文若,你不可能想不到……”郭嘉的情绪隐约有些激动,“字面上不已经很明显了吗?就如同官印一样,把字刻在版上,然后印在纸张上面……妙,妙啊!”

这样只要有雕版、墨和纸张,那么就能大量印刷成册的书籍,成本那得多低啊?这样的书籍,直接拿出出售肯定盈利,按照市场价降价一半,都有盈利。

可若是价格降低一半,那么就算是一些普通人,说不定都有能力买上一本。看书的人多了,那么说不定识字的人就会跟着多起来。

“以前就觉得太守所图不小,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小看他了……”荀彧感慨,“只是如此下来,天下读书人越来越多,其中良莠不齐,当如何……”

说道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毕竟一开始,刘韬在建立图书馆的时候,就一直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测试’。

为什么要设立一个标准,那就是为了让所有人在对书籍的了解方面,都在一个水平。至少大家看的书,句读都一样,那总不能一句话还能再有两个意思。

大家理解都一样,那么谁理解更多,就能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出来。换言之,针对士人的测试和考核,也会跟着出来。合格的就上,不合格的管你什么出身,都乖乖让位。

以前读书人少,为了能够凑足足够的官员,高级官员的子嗣,也能蒙荫成为郎官(哪怕夏侯楙那样的废物)。现在不行,合格就上,不合格乖乖回家呆着。

也就是说,家世和出身能带来的便利会减少,想要上位靠的还是真才实学。

“可如此,谁能保证官员的品德……”世家出身的荀彧,还是有些纠结,或者说担心。

世家出身,族里发了月例,他们不缺钱,自然清正廉洁,说到底还是‘养名’。普通出身的,估计就忍受不了这个诱惑。

毕竟周围的人都有钱,自己没钱,感觉聚会也好,还是一些迎来送往都没有派头,感觉自己与其他官员格格不入……没有交际和人脉,于是担心自己没办法升官。

这类问题别说古代,现代还存在,说到底人本身就有从众心理。

“品德这东西,是最难保证的。”郭嘉笑道,“荀子都言‘性本恶’,如何约束,说到底无非是法度而已。”

“先祖可不是法家……”荀彧反驳,荀子提出‘性本恶’,只是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

“然而他的弟子,哪个是儒家?”郭嘉摇了摇头,“他的言论,甚至不为今儒所接受,否则你们荀氏,也不必搞儒皮法骨了。”

第263章 刘宏的态度

“严格来说,我们颍川荀氏,其实在祖父那一辈才起家的吧?”晚上荀彧与几位族兄相聚,把今天所见所闻所出来后,荀悦就说了这句。

“的确是这样,说起来,祖父年轻的时候,甚至被那些俗儒看不起。也是从祖父开始,开始重点培养族人,于是父辈才有‘荀氏八龙’的雅号。”荀表点头。

“父辈贯彻祖父的理念,专心培养族人,才有我等现在。”荀棐点头,严格来说当时是因为党锢,这些伯父叔父都被波及,最后赋闲在家,自然也就有空,专心教育下一代。

真要算,颍川荀氏……的确是靠放弃荀子的理念,才逐渐混入圈子里面的。真要算,若非正好李膺拜入荀淑麾下,自发为荀淑守孝两年,只怕‘荀氏八龙’这个名头都没有。

“我们荀氏,并非是因为是荀子之后,而是沾了李膺的光。毕竟士人同情党人,目的是为了凸显出陛下的昏黜。党人里面,以李膺最有代表,于是他的恩师,也就是我们祖父,自然也被推崇,仅此而已。”荀悦摇了摇头。

荀悦那么一说,其他几人顿时沉默起来。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都在努力,希望能够闯出一番功业,让士人们知道,颍川荀氏,也不是能随便看扁的。

“只是,这番话,和太守设立图书馆,有什么关系?”荀棐直接进入了正题。

“兄长的意思……”荀彧大概明白了,“是目前大汉的环境,并不适合我们荀氏发展。毕竟士族已经固化,利益分配也差不多完毕。想要改变这个局面,除非天下大乱,或者选士的标准发生根本的改变。”

换个角度来说,不管是图书馆的建立,以及后续可能会出现的测试;又或者天下大乱,刘韬作为诸侯逐鹿中原,都能直接改变他们荀氏的现状。

单纯论才华和才学的话,他们这些人,自认不会输给任何人!

“至于品德的问题,奉孝不是说了么?”荀悦看向他们,“既然测试可以有,那么考核和规范肯定也不会落下,若是太守忘记,我们可以提醒他。”

然后,作出了结论:“为兄打算拼一拼,你们随意!”

言下之意很明显,他打算投入刘韬门下。但不强求大家都投入其门下,毕竟这玩意,的确存在一定的风险,运气不好,大家都完蛋。

“兄长此言差矣……”荀彧闻言回道,“我等都是兄弟,自当同进退!”

荀棐和荀表也是点了点头,这一刻,这四兄弟,显然都已经下定了决心。

于是第二天,荀氏四人出面,主动投效刘韬的时候,后者惊喜的同时,多少有些迷茫?自己到底做了什么,让颍川荀氏的这四个族人,都纷纷投效?

少不得问了问郭嘉,后者闻言笑吟吟说道:“任何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估计都不会错过主公!”

“若是天下大乱还好,如今天下尚且稳固,总不能,因为某些推测,就直接下注吧?”刘韬摇了摇头,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那以主公来看,天下什么时候大乱?”郭嘉问了句,姑且算是一次试探。

“天下大乱啊……”刘韬想了想,“怎么都要等,陛下驾崩,才有可能吧?不过两位皇子虽然年幼,但皇子辩已经十岁,十五岁以上,就不好控制了……五年内吧!”

“扣除荀悦之外,其他三人都还年轻,五年的时间还等得起。五年后,五年那么长远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吧!”郭嘉随口回道。

“那么说的话,也是……”刘韬顿时释怀了,“对了,关于你的职务,目前且到图书馆帮忙,另外在军中给你一个参军的身份。”

“主公,能别那么为难嘉吗?图书馆那种校书的工作……”郭嘉顿时一脸为难。

“你还年轻,多看看书还是很重要的,有空多向蔡主编讨教一下。十几岁的人,还想要装大人不成?”刘韬调侃道。

“呃……”郭嘉一时间居然无话可说。

大概两天后,刘韬派出去的信使,已经把这边的情况,送到了洛阳,送到刘宏手中。

首节 上一节 244/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