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318节

“对付骑兵,当然是由我们的骑兵来,你们没意见吧?”想通这点之后,北宫伯玉当即表态,似乎生怕别人抢了一样。

“呵呵……”韩遂淡淡一笑,未作表态。

“有什么好笑的?”北宫伯玉顿时不爽,若非要让起事名正言顺,他一开始根本不打算裹挟这些所谓的凉州名士。

尤其是这个韩遂,一看就是非常狡猾的狐狸,反正越接触越觉得不舒服。

“北宫首领,刚刚不是问这支兵马什么来头?”韩遂笑道,“还真给你才对了,这统领便是汉室宗亲,镇北将军,云中太守,都亭侯刘韬。这次是作为客军南下支援,之前漆县的伏兵,便是他带人击破。”

韩遂那么一说,众人神色一变,毕竟四千人击败上万人,还是在雨夜突袭击败,这的确有些匪夷所思。对方是如何知道那边有伏兵,如何能趁着雨夜发动突袭的……

甚至一度怀疑,内部是不是有奸细,给汉军那边通风报信。现在知道那个打算夜袭的汉将,就是那个在漆县外的雨夜人屠,自然是慎重对待。

“其实,也没必要那么紧张……”韩遂眼看大家开始紧张,于是微笑着说道,“这次他们来偷营,我们不妨就让他们偷营。以静制动,让他们有来无回!”

“对对,我们提前知道他们的情况,他们却对我们这边一无所知,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北宫伯玉大笑,其余众人也是纷纷附和。

于是,针对刘韬的埋伏计划,就已经在贼营这边展开。同时展开的,还有什么时候和汉军决战的思考,他们又不是喜欢,才留在临泾县这边的……

一则需要打听汉军虚实,毕竟听说汉军换将,人数也提升了,于是韩遂表示应按兵不动一段时间,了解一些汉军的情况,再做定夺;然后就是通过兵临三辅,让汉军不敢轻易移动,他们其实有一半的人,在后方劫掠,不断给前方输送物资。

也就是说,现阶段在临泾县这边的贼人,其实才七万上下。若非有所顾虑,还等什么,直接兵临三辅,打入长安,遥望洛阳!

这边针对刘韬的埋伏在紧锣密鼓的布置,刘韬这边却是不缓不慢,从阴盘县一路向西,甚至都不走官道。也是没辙,临泾县东来,可以半路绕道阴盘县这边,向西过临泾县,那么官道就剩下那么一条。

就在泾河边上,临泾南边都是延绵的山脉,向北靠在泾河边上,整个城池如同洛阳一样,横跨泾河而设,也依靠泾河来进行运输。

按说贼人应该还在临泾以西,想要继续南下,那么临泾县就必须要打下来。那么久过去,也不知道他们打下没有?

如果已经打下来,那么他们在临泾这边驻军,官兵想要向东支援很困难。毕竟临泾周围其实也是群山环绕的环境,而且山脉的海拔偏高,根本不适合骑兵冲锋。

最初刘韬就打算,以阴盘县作为决战的地方,吸引贼人南下。可贼人不南下,张温懒得等,要求他们用夜袭的手段,把贼人吸引过来,刘韬有心拒绝,却不知道该如何拒绝。

“将军,这条路真的没问题?”孙坚少不得问了句,从阴槃县出来,按说应该沿着地方道路向北,进入官道之后向西,最终抵达临泾县,这是基本走法。

刘韬却是一路带着大家从阴槃向西,如今官道都不算,完全是乡民用脚走出来的小路,也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我们也只有这条路可以走了!”刘韬没好气的说道,“难道直接朝着临泾县东杀过去,和贼人硬碰硬?这不专门借调了三千民夫,帮忙开路了吗?!”

“只是以前这条路都没有人走过,不小心可能会迷路。”孙坚不得不提醒。还有一点的,从图舆来看,临泾县南边都是山脉,他们估计最后一段路要翻山越岭。

“你都觉得难走,那么贼人当然更不可能猜得到,我们会从南面的山脉杀过去!”刘韬笑道,“上面不是让我们偷袭吗?我们当然会好好准备,不过临泾县东的贼人阵地,就交给董卓来负责,我负责南面这边的!”

官道就一条,而且旁边还是泾河,想要袭扰就只能走这边,不用想也知道,贼人必然会针对这个情况,加大临泾县东的防御。

突袭若是不构成突袭,那么还有什么意思?尤其他们还是骑兵,冲阵不成,很容易反过来被贼人算计,他才不会那么傻。

“孙司马,我们已经尽量寻找地方的乡民带路,方向问题应该无庾。”郭嘉上前补充。

“那好吧……”孙坚还能说什么,只能做好一起承担责任的准备呗。

第344章 董卓果然有问题

接下来的几天,刘韬一行人就这样在群山之中穿行,总体来说阴盘县向西,虽然也算群山环绕,不过到底还是有一定的平原地带。

后世好几个村镇坐落在这片区域,如今自然也有一些村落什么的在这边。不过很多时候,在他们靠近的时候,村子里面已经一个人都没有,哪怕前不久炊烟才刚刚升起。

“派出去十几个人,到处说一声,我们不是来抓隐民的。”刘韬大概清楚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吩咐了句。

从阴盘过来这边,本来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路,然而这里依然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怎么解释,那自然是逃到这里的一些人,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

自给自足,不必向朝廷或者乡绅缴纳地租赋税,更不必服徭役,多么舒服的日子!

只是他们也惶惶不可终日,总是担心朝廷会派人过来,把他们都抓走。甚至追究他们的责任,把他们发卖为奴。

知道缘由,自然可以针对的解决,张飞和吕布各自派人去喊了半天,终于有些百姓陆续在山上下来。看他们那熟练的样子,估计也不是第一次那么做了。

“官爷,真的不抓我们?”不多时,村民之中出来一个老人,壮起胆子来到刘韬面前。

“我们只是路过这里,然后过去临泾县那边打仗,没打算抓你们。不过可能会需要一两个人作为向导,放心,有报酬!”刘韬招了招手,立刻有人拿出一袋粮食过来。

这种隐民要钱没用,粮食才有价值。果然,看到这一袋粮食之后,老村民顿时露出笑容,表示‘一切好说’!

细问之下,才知道这山间,至少有四五个这样的村子,也没有什么里长亭长之类,就选一个村长,还有三老,差不多就能维持。游徼都不需要,毕竟大家多少都沾点亲的。

说是先祖,也不知道是爷爷那一代,还是曾爷爷那一代过来的,然后在这里落脚。几个村子原本都是按照家族过来,然后互相通婚,于是村子也慢慢变大了起来。

“既然你们几个村子之间互相认识,那就更好……可以派人过去告知一声,我们陆续过去,别让他们大惊小怪的。否则去一个村子还要叫上半天太麻烦了。”刘韬回道。

“这个可以,可以。”老村长连忙表示,然后招呼一个青壮,去给其他几个村子通风报信。也是这个时候,刘韬才发现,村子里面居然是有马的。

“你们也养马?”刘韬好奇问道。

“我等先祖本来在张掖那边养马,这养马已经是祖传的手艺。这不就算搬迁到这里,也养点,不多,几个村子三百匹上下,时不时带去交易,也就靠这个赚点钱养家糊口。”老村长表示。

刘韬自然好奇,于是过去看看,发现这是很正宗的西凉马,而且品相还挺不错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张掖那边的马场带过来的优质马种。三百匹,估计也是这几十年的时间,慢慢培养起来的。

“你们的马都挺不错的,能卖多少,我都买了!”刘韬根本不差钱,直接宣布。

首节 上一节 318/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