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351节

“向左!”吕布在前面冲,刘韬在旁边指路,前面不到十米就是一个石块,所以必须要避开,否则的话就要撞上了。

就如同是告诉开车的游戏,主要让注意力集中起来。

几千人就这七万人打,哪怕敌军已经开始混乱,如何杀出一条血路,依然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一般来说,人群之中,要意识到敌军的薄弱之处,这非常考验将领的眼力和统御力。

刘韬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他一开始就把‘风龙的洞察’开在这里,以上帝视角,完全可以看出战场上的情况。

敌人哪里更加薄弱,哪里的敌人更加混乱,哪里有石头,哪里可以尝试冲锋……然而不仅要看出这些,还要迅速做出反应,也多亏他的记忆力和智力都不错,才能做到。

稍微有点问题也没关系,莽穿就可以,主要还是不要碰到石头。

骑兵略过,长殳顺势朝着敌军头上或者身上砸去。大部分的匈奴人都没有铁甲,而汉军这边,却是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迅速冲撞,顺势而来的长殳砸一下,差不多就开瓢了。

若是没有做到,那只能说砸的角度还不太完美。

前面这一千人开路,可以说在群山之中,硬生生开凿出一条羊肠小路。在这个基础上,后面的骑兵迅速跟上,一次次的冲锋,硬生生把这条路拓宽。

“这……这……”须卜艰难的在亲信的搀扶下,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简直不敢相信。

汉人太厉害了,几千人,居然在七万大军之中穿插自如。强壮的匈奴勇士们,居然都没有办法把他们拦下来。

可问题太诡异了,他们为什么总能够在最合适的时候穿插过去。而且巧妙的避开了战场的所有石头。要知道,他们有不少勇士,都因为撞到那些石头,队形才陷入混乱的!

到了这个份上,已经很难再形成一个成建制的方阵,只能有各百人长,千人长来进行统御,甚至以各部落的首领,来进行统御。

话说当头,只觉得背后突然一痛,回头看了看,一个部落的首领,此刻正在用马刀插入他的后心。

“为什么?”须卜没有很惊讶,只是淡淡问了句。

“若非你带我们反叛汉庭的话,我们现在不会这样……一切,都你害的!”对方怒吼,完蛋了,真的要完蛋了,明明一切,都不应该是这样的才对。

“这样啊……”须卜回了句,很想说下去,但已经没有说下去的力气。成为单于只有区区三个月,须卜觉得,自己或许是在位时间最短的匈奴单于。

“出来了!”刘韬稍微松了口气,哪怕因此一支箭矢朝着他飞了过来。天国护甲很轻松的抵御了这一下,很可惜远程攻击不会触发‘惩罚之炎’。

这让他想起《英雄无敌7》里面的疯狗流,通过圣堂阵营的银背狼,附加天国护甲冲入敌军阵地,依靠其特有的‘无限反击’和‘野蛮冲锋’特性,在初期和中期大杀四方的技巧。第二回合附加一个惩罚之炎或雷霆迸发,更是能让威力进一步提升。

“接下来……看你了……总不能,让我带你再冲一次吧?”跑了两里之后,速度开始放慢,刘韬看向吕布说道。

此刻的杨射,已经带着亲卫军过来汇合,将刘韬护卫起来。

“接下来由末将自由发挥,对吧?”吕布尝试询问,在得到准确的答复后,立刻带人冲了进去。其他几个校尉,也是陆续开始冲锋。

其中感触最深的,大概就是文丑和张郃,第一次发现冲锋陷阵,居然可以那么爽。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敌人,在自己的进攻下一点点的减少,那种成就感太强烈了!

“跑,跑啊!”匈奴人终于崩溃了,七万人被几千人压着打是什么感觉,憋屈姑且不说,这恐惧感是越来越强烈。

尤其是山间,汉人的弓弩手不断朝着他们的阵地进行射击。还有一支骑兵,居然能够一边移动一边射击,完全颠覆了他们对汉人的了解。

骑射这玩意,什么时候汉人也能那么熟练了?

有人要跑,那自然也有人跟着,往后显然不行,后面吕布带人正在冲杀过来。他们只能向前跑,他们也愿意向前跑,毕竟单于庭就在那边,他们本来就要去那里。

于是跑了三里上下,离开了龙王沟范围,眼看地势开始平坦起来,大家都心有余悸。

后面还有汉军在追击,不过只要给他们重整旗鼓的话……不管如何,能收拢起来的,怎么都有三万上下……不少人远远遁逃,有些人选择下马求饶,七万人只剩下三人不到。

就在他们打算重整旗鼓的时候,于夫罗的本部三万大军,已经来到他们的面前。

于夫罗亲自上前,高呼:“我乃匈奴右贤王,如今新任的单于栾提于夫罗!现在,你们选择投降的话,我以单于的身份,保证只会诛杀恶首!”

当然,活罪能免,死罪难逃,这种话术是那个镇北将军教他的,于夫罗觉得这汉话果然是博大精深,有空他真的要好好学学才行。

看着后面正在追赶过来的汉军,看着于夫罗这三万大军,崩溃的叛军只能纷纷下马……

第382章 我们的仗还没完

“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一天,能让郭某看到几千骑兵击败几万大军的情况……”战后清理,杜袭看着战场,依然在感慨。

或许在前汉武帝时期的记录里面,卫青或者霍去病做到过这一步,但在今汉,初期还好,最近几十年这样的例子几乎没有……胡人那边没有大规模入侵,也是主要因素。

“这个其实没什么需要感慨的。”郭嘉靠了过来,“打成这样,阵亡不到十人就感觉有些可怕。以前这样的大胜,都是建立在大量汉军的阵亡之下才能做到……可主公这边,阵亡率低得让人头皮发麻。”

激动还是敬畏,很难说,或者两者都有。受伤倒不少,差不多近千人,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过只要不致残,第二天差不多就能生蹦乱跳,若还不行,那就第三天。

一场场‘血战’下来,士卒们的战斗欲望和战斗技巧也在不断提升。什么叫做百战精锐,大概这就是。

只是他想不明白,主公为什么表示,五年内,这些士卒里面没有成为军候以上的,都要退伍……一般来说,不都是六十岁才能退下去的吗?

刘韬也没辙,除非是将领,他会用治疗术。换了这些普通小兵,用的都是活力再生。这玩意就是透支未来,连续高强度打仗五年,不断受伤,不断治疗……

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实际寿命却不知道缩短了多少。简单来说,别看他们才二三十岁,实际细胞活力,可能已经达到四十岁的标准。继续打下去,估计三年内外表就会达到六十岁的情况,再不退伍,估计都没机会留下后裔。

难以置信的大胜,肯定是要付出更加难以置信的代价。只是为了不制造恐慌,打击他们的作战积极性,刘韬没有说出真相而已。

再说,退伍下去的士卒,有了子嗣之后,会把自己的本事教导给他们,第二代的战斗水平会有所提升。同时长期这样下去,那么他治下大部分的男丁,都具备一定的军事素养。

若是外敌入侵,这些人能按照以前的部曲组建起来,然后依靠地形进行有效反击。

首节 上一节 351/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