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355节

“谢州牧!”张杨松了口气,他真的很担心,刘韬会把他撤掉,然后换自己心腹上。

“不过……”刘韬顿了顿,“张从事麾下的五千士卒,那也应该算是我的下属,那么以后的训练,军饷和基本待遇,也会和我的下属看齐,可以吧?”

“这个……当然没问题。”张杨闻言,犹豫了一下,最后咬了咬牙回道。就知道没有那么好的事情,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结果刚离开,郭嘉却是上前恭喜他。张杨还以为对方是来嘲讽他的,多少有些不满,只是碍于对方军师祭酒的身份,算是军中刘韬之下第一人,之后才算他,只能强颜欢笑。

“张从事估计是想多了……”郭嘉笑道,“我方的士卒,虽然每天操练的量有点多,不过一日三餐,而且尽量天天有肉。关键的是,虽然不多,但有军饷。

主公应该是,担心从事麾下的士卒,见自己和其他士卒的待遇不同,有所抱怨,所以才那么说的。实际情况如何,从事去了解一下便知。”

“这样啊……”张杨没想到事情居然是这样,这样的话,其实也可以啊!少不得向郭嘉道谢,感谢他为自己解惑。

却不知道,郭嘉主动上前,一则就是为了避免张杨误会,二则隐藏真正的恶意。

那就是军饷,除非最核心的精锐军队,否则的话大部分的军队,其实没有军饷。本身的兵役制度姑且不说,近几年流民比较多,大部分都是直接招募流民都军中,只要保证伙食供应就好,根本没有军饷。相对的,朝廷支付的军饷,自然也被这些将军分了……

刘韬首先就是通过支付军饷,来培养士卒的忠诚,然后配合监军的思想教育,把中下级军官控制起来。确保上面的人造反,下面却没有人追随,甚至反过来把要造反的将领拿下,这是最终目标。

是以云中那边培养的小吏,大多以监军为目的优先培养。对此,不管是卢植还是蔡邕,还是荀彧这个管家,多少都有些意见。

话说当头,两个身影来到府衙大厅前面,一人身穿白盔白甲,年轻帅气;另外一人相貌平平,眼中却带着刚正的神情。

两人来到大厅,白盔白甲男子上前高呼:“常山赵子龙,依约前来将军麾下听用!”

第386章 卷轴制作

“子龙,你终于来了!”刘韬闻言一愣,随即激动起来,当即起身来到赵云面前,“眼看三年之约都过去,还以为子龙已经另觅良主……”

“说来惭愧……”赵云也不隐瞒,据实告知。

本来今年过完年就要过来,奈何同郡年轻人,听说他要来并州投镇北将军刘韬,不少人嚷着跟着他一起过来。

当时赵云不知所措,童渊就告诉他,正好趁机拉起一支队伍过去,这样也不至于从小兵开始做起。再说刘韬镇守边陲,麾下的士卒自然越多越好。

赵云只是看在刘韬的器重,过去投效军前,至于是不是当官,他并不看重。不过若刘韬的确需要兵卒,那么他接纳这些人也没什么。

他却不知道,自从颜良和头一批过去的年轻人,写信回家,说那边的情况,然后说自己当了什么什么官员之后,自然让不少人后悔,也让不少人想要过去闯一闯。

刘韬不问出身,量才适用,对于许多打算搏一个出身的人来说,这是一条通天大道。只是每个发起人,路途漫漫,难免出事。正好赵云要去,而且还是刘韬亲自邀请,那自然想要跟着他一起去,这样也能更吸引刘韬的注意。

于是整合这些人,花了三个月,之后过去云中,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六月初抵达云中,刘韬带兵出去平叛,他们暂时滞留在云中。谁知道后来听说刘韬又跑到太原,当了刺史。

这不,只能再过来这里,忙活了那么久,总算是见到了刘韬。

“原来是这样,子龙也是有心了。”刘韬点头,“我刚刚受命,担任并州牧,征北将军。另外,也的确缺乏人手,无论是五原、雁门和云中,都需要扩充兵马。”

怎么说,五原郡五千人,雁门五千人,最后是云中三千,定襄两千。没有这一万五千驻扎在边境,他在前线显然不会安心。严格来说应该是两万更好,没有他在前线指挥,估计能一挑三都不错了。

想了想,当即下达命令:“子龙刚来,也不让你到处乱跑,且先驻守太原,归武猛从事张杨属下,但直接听命于我。”

“喏!”赵云领命,同时也听明白了,武猛从事张杨,并不算刘韬的人。把他调过去,其实也是为了监视此人。

“说起来,你身边的这位是……”刘韬看向旁边此人,随即想了想,“我猜猜,能跟你一起过来的,莫非是夏侯兰?”

“草民正是夏侯兰!”夏侯兰有些激动的说道,他没想到,刘韬居然知道他的名字。

“哈哈,你与赵云乃好友,才能我也大概清楚。懂兵且明于法律,且在赵云麾下,担任军正,如何?”刘韬询问。

“喏!”夏侯兰欣然受命,他更没想到的是,刘韬对他的情况,也了解那么清楚。

“好了,这段时间,你们也劳顿不堪,今天且好好休息,明天再去军中报到。既然到了我的麾下,以后训练什么的,可就不能怠慢了。至于功名利禄,以后能达到什么程度,全靠你们自己双手去拼去闯,懂了吧?”刘韬看向两人。

“喏!”两人点头,这个非常合理。

两人离开,郭嘉才过来道贺,没想到刘韬三年前的一步闲棋,如今居然换回两千士卒。

“两千士卒……这并非是我看重的,只要有钱有粮,多少人不能招募到?”刘韬却是笑着摇了摇头,“我更看重的,还是赵云,当然夏侯兰算是意外之喜。但仅仅是那个赵云,以后能达到的成就,不亚于吕布、黄忠、关羽和张飞等人……”

说到这份上,郭嘉都有些讶然,不过想到刘韬了解一些未来的情况,觉得这就是赵云的未来,也差不多释怀了。

“好了,先别说那些虚的,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刘韬拍了拍手,然后郭嘉也不得不结束偷懒的时间,开始投入到工作之中。

刘韬的想法,无非是把图书馆和学院,也搬到太原这边。这里的城池更大,人口基数也更多,显然比云中那边更有潜力。

“对了,上郡的通道打通没有?”刘韬突然想起那么一件事情。

“两天前已经打通,正派人过去和马腾取得联系。”郭嘉想了想回道。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时辰,刘韬觉得烦了,没想到这州牧要处理的任务,比太守的不知道多了太多。真的要处理完,他估计要被绑在这里,什么地方都去不成。

这或许是所有文官共同的想法,问题是他可不想这样。还打算去前线,多赚点经验值。

小型的战役可以不管,一些大型战役,比如说诸侯讨董,或者说决定两个势力存续的大战役,他希望能亲自参与。一两万的经验他没什么兴趣,几十万的经验却不能忽视。

就说之前,七万匈奴人,每个就给他7点经验值,也就比精锐的黄巾贼多一些,感觉实在不舒服。果然匈奴都已经大不如前了,改天真的要去欺负欺负鲜卑玩玩才行。

主要还是白云那边的铁矿,他还是希望能够占下的。

首节 上一节 355/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