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399节

“慢则一个……二十天,快则十……八天!”孙坚说出了他的想法,只是突然觉得刘韬盯着他的眼神很不舒服,想了想,一个月缩短到二十天,十天缩短到了八天。

“文台,你这一个二十天姑且不说,快则十八天,怎么才快两天?”刘韬不满,“十天内推进到虎牢关可以不?”

也不知道有没有汜水关,正史里面没有,演义里面倒是有。如果有的话,那么孙坚估计过不了这汜水关,运气不好,还要把祖茂这个大将留在那边。

“十天也太快了吧!”孙坚有些不满,这又赶路又杀敌的,士卒都不需要休息了?

“要不这样!”刘韬想了想,“我当先锋,五天直接打到虎牢关,怎么样?”

他的确敢那么说,甚至敢那么做,开挂的军队所向披靡,但就看袁绍敢不敢让他去!

“刘州牧……虽然我们很明白你迫切希望能够讨伐董卓的想法,但是五天的时间,就算你能赶到虎牢关前,我等过去,也不容易啊!”曹操不得不出面劝说,他没有觉得刘韬是自大,甚至觉得他真的有可能五天杀到虎牢关下,甚至将其攻破都是有可能的。

“对对,大军调度,十万人的规模,也不可能一天两天就能够过去……”袁绍附和,他就不明白,刘韬什么去,主动跳坑里?可问题是他的军粮不交上来统一管理,坑不住啊!

“那文台,给个准信,十天能过去没?”刘韬试着询问。

“十天!运气好,董卓没有派人设卡的话,可以了!”孙坚想了想,也没敢把话说满。

心里只觉得,没办法和刘韬愉快玩耍了,别人打仗斤斤计较,每一步都稳重谨慎,图舆和实地侦察,那是一个都不能少。遇到了敌人,还要根据敌人的数量,进行有计划的周旋,甚至战略撤退。

到了刘韬这里,一路莽穿过去,不是莽穿,就找条路直接奇袭过去,面对数倍的敌人,都能一路莽穿过去,战后本部还没多少伤亡,基本还是伤多亡少的。

仙家弟子就了不起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对吧?喵的,老子也想找个仙人学法术啊!

因为刘韬这个仙家弟子身份曝光的关系,别说是他,只怕大家都在私下寻访那些隐居在山林里面的仙人。尤其传闻,一个叫做遁甲门的门人,叫做左慈的,便是传授刘韬仙法之人,有条件的,基本上都在搜索此人。

严格来说,在灵帝时期,刘宏已经开始派人去寻找。皇宫里面的秘密,基本上对外都不是秘密,所以天下差不多都知道,刘宏在寻找一个遁甲门的仙人,叫做左慈的。

很显然,这家伙也不知道到底是在何方仙山修炼,还是说本身就是刘韬杜撰的,找了几年了,硬是没找到!反而是听说刘宏要访仙,各地的道士突然就多了一倍有余……

不是说有长生不老术,就是会炼长生不老丹,孙坚抓了十个,没一个会法术的。其他人不知道,估计也差不多是这样。

“虎牢关已经算是险关,他不在虎牢关守着,还能在哪里设卡?”刘韬拿出图舆看了看,“总不能在汜水镇这边设卡吧?”

仔细看图舆的话,会发现这年头的汜水镇在黄河边上,旁边的就秦岭的余脉,某种程度来说,这汜水镇附近设一个关卡的话,倒也的确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路难行,估计要找到一条合适的路绕过去很难,对方也会在山上设置烽火台预警。

正面突破的话,骑兵不占优势,只能用步卒进行冲锋,对方配合箭矢和地形进行反击的话,两三千人阻挡几千,甚至上万敌军不成问题……

刘韬觉得,董卓如何要设卡,那么汜水镇或许是个不错的地方。都说关卡关卡,汜水关历史没有,但未必不能在这里设置关卡嘛!

“还别说,看起来有点可能性。”孙坚仔细看了看图舆,然后觉得挺有道理的。

“如果这里设卡,那么前面一百多里,差不多就没什么危险,两天差不多了。”刘韬想了想,“文台,三天时间,可以攻破汜水关没?”

………………孙坚沉默,有些疑惑,这厮说的真的是人话吗?

第434章 曹操之谋

有谁会不顾一切,全力攻打一座防御工事的吗?也不是没有,以前黄巾贼攻城就这样,那是完全用人命去填。

不同的是,他们可以裹挟百姓,让他们代替自己去拼命。自己这边填进去的,都是麾下精锐的士卒,刘韬不心痛,他心痛!

再说至少人数少于一千,总觉得连自保的余地都没有了,孙坚才不会那么蠢。

“刘州牧,希望您能明白,这里并非谁都和你一样,是仙家弟子!”曹操直接发话,“请照顾一下普通人的感受,我们打仗都有自己的方法!”

“我这边本来不急,现在的关键在于……”刘韬指了指众人,“你们都带了多少军粮过来,大概可以支持多少个月的讨伐?”

他就带了三个月,也没必要带那么多,实际真要打,一个月绝对可以把董卓赶入关中。

河南尹他打算占下来,作为南下南阳,西入关中,东去兖州的据点。主要还是不希望,董卓这次再离开洛阳的时候,放火把这座都城给烧了。要不是觉得这些龟孙,没办法避免火烧洛阳的出现,他何苦过来,还真以为,率先打入洛阳的,就能名正言顺称帝?

他名正言顺称帝,天下诸侯服不服他?一声令下,愿意解除武装,乖乖交出权力不?

傻子都能想明白,都不知道这些人那么兴奋干什么?犹记得以前看《隋唐英雄传》电视剧的时候,有一段是靠山王用武举人的名头引各位反王过来,结果各路反王一股脑去争这玩意,差点就给靠山王一网打尽。

大义那么重要?虚名就那么重要?反正刘韬觉得,地盘,人口,人才,粮食,兵士,武器和装备这些,才是一个政权最主要的组成,这些都齐备,那么名声自然会有!

“…………”众人闻言,却是一时间语塞。大部分只带了两个月左右的军粮,多的三四个月。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过来主要是走个形式。

毕竟别人来讨董,自己不来的话,感觉好像对大汉不忠,也好像放弃争夺天下一样。一个不忠,而且还没有野心的君主,估计那些人才,也不会愿意投效吧?

“军粮方面根本不是问题!”袁绍出面,“冀州这边,可以提供大军三个月用度的军粮,同时徐州那边也支援三个月左右的用度。最后算上我们本身携带的,虽然还没有完全统计出来,总数肯定可以维持七八个月。”

随即看向刘韬,继续说道:“本盟主一心为了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足够的粮食,支撑到消灭董卓为止。结果刘州牧,拒绝统一分配粮食,那本盟主也没办法。”

只是问题放在这里:供给被人控制的七八个月用度的军粮;可以自行分配,但只有三个月用度的军粮,刘韬应该选哪个?说到底,这一开始就是一个阳谋,不管刘韬怎么选,盟军这边都不会吃亏!

“我就说刚刚开始,怎么就没看到昭公和公山发话……”刘韬随即朝着刘宠和刘岱看了看,刚刚开始,两人就是一言不发。显然在权衡利弊之后,两人选择把军粮给交了出去。

毕竟大家讨董,他们中途没有粮食不得不退出,那不仅丢脸,于名声也无益。

“不过也没什么,等你们两个月,一个两个慢慢吞吞的话,我就直接先杀去洛阳了。反正也没说非要一起行动。”刘韬随口回道,随即起身,“文台,我等你好消息。”

孙坚闻言,不由得在心里吐槽道:能不能不要等,让我慢慢打过去好不?

首节 上一节 399/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