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491节

芷是散发香味让人止步的草,也就是希望刘芷以后长得甜美,让人一看就停步不前。女孩子,尤其是皇家女,其实大多都是用来和臣子联姻的。

也不求多么贤惠,学识多么好,长得好看,而且能开开心心就好。再说,母亲都是蔡琰这个大才女,教导出来的女儿,怎么可能不贤惠?

“刘芷……这个名字也挺好的。”蔡琰松了口气,至少不是什么花名或者庸俗的名字。

这个世界可是有青楼的,虽然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但也会有不少卖艺不卖身的花魁。她们原本有名字,但入行之后,都会取个花的名字。

是以给女儿取花的名字,普通人无所谓,但比较讲究的人,会避免这样。

别小看名字这玩意,老人都说‘人如其名’,有时候名字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就说馆陶公主刘嫖,货真价实的人如其名。其女陈阿娇,娇艳或许有,但骄纵更强烈些。

“虽然现在长得,和香芷还有点差距……”刘韬把女儿抱起来,看着这没毛猴子一样的小家伙调笑道。

“哇哇哇……”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听懂刘韬的意思,还是不习惯被他抱着,孩子当场就哭了起来,附带还尿了一泡。

刘韬也不明白,明明没吃过什么东西,为什么会有屎尿,只是这一身湿的,也没辙。这不蔡琰当即就接管了过去,并且催刘韬回去换衣服。后者把孩子还了回去,乖乖回去。

这衣服刚换完,结果家里似乎又开始骚动起来。

“什么情况?”刘韬穿着新衣服出来询问。

“甄妃似乎要临盆了!”路过的宦官连忙回道,谁能想到这蔡琰刚刚生产完毕没多久,这甄姜就开始有了动静,这不又得快点出去,把稳婆给叫回来。

“任妃和喀丽儿呢?”刘韬少不得问一下,别等下又是同一天临盆了。

“暂时还没有反应。”宦官想了想回道,两人的预产期按说至少还要再等几天。只是预产期也只是预计,提前或者推迟也是正常的现象,别提前一个月以上就好。

放在后世,提前一个月,至少还有保温箱。换了这个世界,提前一个月那就真要命了。

“派人照顾好两人,有什么情况立刻汇报。”刘韬吩咐了句,然后朝着甄姜那边过去。看来今晚,是注定没办法宁静了……

忙活了好一阵,稳婆都过来了,结果稍微检查,表示这是假临盆,没必要着急。应该是看到蔡琰临盆,所以产生了反应。

刘韬不太懂这个,只是为了保险起见,留了两个稳婆住一晚。直至第二天,甄姜已经没有阵痛,才给两个稳婆一些赏赐,送她们离开。

饶是如此,在八月初的时候,三女也是陆续临盆,为自家添了四个新成员。

任红昌的确给力,一胎两个,两个男婴,仿佛要把第一次不能生出男孩的遗憾给弥补回来一样。按照刘元起的意思,八月属金,土生金,于是两人的名字带土。

于是哥哥叫刘坦,弟弟叫刘基,这是刘韬和任红昌商量的结果。哥哥是任红昌取,意思是希望他能平而宽广,心里安定,说到底就是不要妄想着抢刘琮的皇位。

弟弟叫刘基,是因为刘韬记得刘伯温的名字就叫刘基,伯温是他表字。取这个名字,一则是有逼格,而则是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贤王。

甄姜和喀丽儿两人生的都是女儿,甄姜的女儿先出生,取名刘薇;喀丽儿的女儿也就晚了一天出生,取名刘芬。

至此,刘韬膝下也就有了七个儿女。以四女的年龄,每人少说还能再生个四五个。也就是说理论上,他以后可能会有三十个儿女。

出生并不意味着什么,能长大才是关键。帝皇之家多是非,刘宏在有刘辩之前,据说也有几个儿女,但都夭折。也不知道是护理不好,还是故意有人要他绝后。

最后刘辩送去给道士抚养,倒是顺利长大,只是为人木讷且胆小怕事,一副难成大器的样子。是否故意这样来自保很难说,反正如今已经是盖棺定论,没必要再求证什么。

也就是说,自己虽然有七个儿女,真正严峻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出生在帝皇之家,这是这几个孩子的幸运,也是他们最大的不幸。

几女生育之后休息一两天,就转移到暖房里面居住,这里足够保暖,这样不需要一直窝在床上捂被子。这里有运动器材,有琴,有书桌和书籍,也可以画画或者下棋。

平时不坐月子的时候,这里作为娱乐室使用,这样就不算浪费。

有这个暖房,坐月子的几女至少是稍微松了口气,一直躺在床上不给运动也不是办法。可又担心老了之后一身病,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不得不在暖房里面待了一个月。

至于哺乳的问题,按说可以要几个奶娘,不过只要与人有关,那么就可以动手脚。刘韬也知道自己疑心大,但为了自家儿女健康成长,都是直接引用羊奶来喂养。

圈出一块地专门养个十多头羊,现挤现热现喂,健康安全。

对此几女也是赞同的,蔡琰在皇宫里面当过校书郎姑且不说,任红昌却是当过宫女,隐约也知道一些皇宫里面的龌龊。

为了自己儿女的健康成长,麻烦就麻烦点,母爱的伟大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此忙活到九月,秋收陆续开始。夏收主要针对的是去年播种了冬小麦的土地,秋收才是主旋律。大量的粮食开始收上来,由各地常平仓按照市场价收购,然后入库。

只是关于粮食的战斗,其实从现在才刚刚开始……

第522章 天下粮仓

“各位爱卿,猜猜这次把大家叫过来,是为了什么?”刘韬把所有的臣子都召集过来,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一般小事,也大多是把几个主管的臣子叫过来就好。

临时召开一个早朝,按照刘韬之前的行事风格,怕是有大事出现了。

当然,有消息渠道的臣子,已经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主要和平阳郡的常平仓有关。

“常平仓,元帝时期废除,明帝时期曾经打算重设,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刘韬看向众人,“朕为了保证百姓的收入,重新设立常平仓。之前在云中开始试行,之后普及并州。前年开始向司州和凉州普及,先在平阳郡和金城郡试行……”

听到这里,就算再愚钝的臣子,也清楚,刘韬所言,便是常平仓的问题。

去年开始,平阳郡的常平仓开始在当地收购粮食。按照的是市场价,严格来说是比市场价略低的价格,但是按照这个价格出售粮食,百姓依然有一定的赚头。

毕竟实际上,就算粮食紧缺,当地的粮商都会想方设法压价收购,最终收购的价格,比常平仓的收购价格,至少要低四成。

首节 上一节 491/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