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32节

“按照这个评分标准的话,到底有多少人能考过八十分?”王匡有些头痛。

“不过这份题目出得的确有意思,对于并州的考生来说,那些政治题目完全就是送分题,但是反而作文题目会被扣掉不少的分;相对的,那些外来的考生,反正很容易发现这到底是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只是政治题目方面会被扣分。”张杨感慨。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份试卷,也算做到了相对公平。

“优秀的考生,自然会在正式的科考里面好好表现。可一个官员,数算和行文都有问题,甚至连政治正确性都不知道的话,那么知识再多,也不堪重用。毕竟我们要的是官吏,而不是做学问的学者。”荀彧回道。

从头到尾,贾诩都默默的看着试卷,一句话不说。甚至四人谈论半天,估计都差点忘记这个考官五人组的最后一人。

这次批改试卷,就没有糊名可誉写,全程直接批卷批阅。相对的,贾诩这个锦衣卫副统领,率领一大堆的锦衣卫就守在考场周围,谁营私舞弊,自然会第一时间送到刘韬那边。

荀彧和陈群不需要担心,但张杨和王匡,却没办法保证。贾诩甚至考虑,要不要趁机找借口把两人革职,这件事情刘韬肯定已经想做很久了。

毕竟两人在任上,多多少少都有混日子的感觉。刘韬对此,也是颇为不满。

第二天傍晚,阅卷已经完毕,超过八十分的试卷,被送到了刘韬那边。榜单这边已经做好,作文方面可以吃一些再张贴。

“还真是颇为意外,居然能钓到不少的人才过来……”刘韬翻了翻试卷,淡淡一笑。

第560章 意外的考生

前面那些看看过了八十分的,刘韬甚至都没怎么看,看个名字籍贯差不多了。

不出所料,大部分都是并州,至少也是他势力范围内的考生。都是应考出身,就算没有考过,也大概知道科举是什么东西。

关键不是学富五车,而是要押对题。刘韬甚至怀疑,再过两年,他治下估计会出现专门针对科考的补习班吗,甚至出现各种科举的补习资料。

活字都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的现在,很多人也陆续看到印书赚钱这条路。

他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出身,通过接受蒙学和进修班来掌握知识。他们不少人,都曾经抄书出售给文具店,然后换取生活费。

他们比传统的文人,多了一些烟火气,尤其当他们发现,原来知识也能赚钱的时候。

刘韬也没打算怎么管,只需要预防科考相关人员,和外人勾结出售科考内容就好。至于其他的,交给市场自己去发展,他没打算什么都亲力亲为。

至于有人打着‘有内部消息’为名,贩卖瞎编的资料和开办高额学费的补习班,出了问题,那也应该是地方官府负责的范围。

“王昶那小子也参加科举了啊……”刘韬翻到了王昶的资料,王昶和王凌两人,是他一直关注的,毕竟是太原王氏下一代里面的领军人物。

比如说王凌,去年入伍,如今安排到西凉那边服役,在马腾麾下听用。没想到今年王昶居然参加了科举,只可惜只有九十八分,倒是过了及格线。

这次科举,大汉治下各州的世家,已经开始坐不住。尤其在知道刘韬,不会再任用其他势力的官员,所有人出仕只能通过科举的时候。

“噗哈哈哈……”看到另外两个名字的时候,刘韬却是笑喷了。

吕玲绮和黄舞蝶居然过来参加科考,于是她们两个的考卷,还附带五个考官的请示。

科考并没有限制只能是男性参加,毕竟大家都这样默认的。结果二女便以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为由,参加这次科考。

偏生一个是父亲是安东将军,一个是镇北将军,小吏也不敢招惹,最后就让她们考。

想着说,或许考不合格刷下来就是了。谁知道两人成绩都在一百分以上,而且作文完全察觉到了刘韬的意图,果然女生的心思就是细腻。

到了这份上,五个考官出于公正性,不得不把试卷发给刘韬。至于要不要刷下来,估计五人心里是希望刘韬出面的……不过这样不好玩!

“本来以为,她们两个会去当兵,谁知道居然科举能有这样的成绩。”刘韬感慨。

应该是黄叙帮忙作了辅导,毕竟一个和黄叙关系不错,另外一个是他姐姐。

“只是黄忠知道,也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刘韬笑了笑,黄忠一直想要把一身武艺传授下去,奈何一儿一女,都不是习武的料。

好在,他早早投入自己麾下,安定的那几年,在努力下有了第二个儿子,叫做黄续。只希望是个练武奇才,并且能继承他的武艺吧……

“准了,反正朕也没有说过不许女儿家考科举嘛!”刘韬大笑,直接批复下去。

“只是如此一来,以后岂非有大量女子前来参加科考?”在旁边帮忙的简雍询问。

“宪和以前不是都不会在意这种旁枝末节的?”刘韬调侃道。

“也劝一句,毕竟是臣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否则六部,尤其是中书省的各位,知道我没有劝陛下的话,少不得要找我抱怨。”简雍很不正经地回道。

就如同最初他所言,他的性格就这样,就算刘韬登基当了皇帝,他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刘韬也兑现他的承诺,不管简雍怎么样,都宽恕他。说真的,当了皇帝之后,他也的确需要这样一个,能和他吹牛打屁,对他说真话,甚至不顾一切指责他的臣子。

当然,如果是祢衡那种脑子有问题的‘名士’就算了,那种已经超过他容忍范围。

“我就好奇,当女性也开始可以当官,甚至从军的时候,男人还有什么资格不去好好努力。”刘韬饶有兴致的说道。

“也有可能在未来某一天,女性也会娶三五个男人。”简雍提醒道。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谁能说什么?反正按照汉律,除非有身份,否则哪个不是一夫一妻?”刘韬无所谓的回道。

关键不是法律,而是社会舆论。哪怕女性可以出来工作,或许会招赘,但也不可能来个一妻多夫。哪怕是现代,一妻多夫依然属于一种比较另类,而且社会舆论不太好的婚姻。

维持这样的婚姻,法律方面姑且不说,毕竟首先有一个男的,不可能拥有丈夫的身份。

然后就是街坊邻居的职责,很多同性恋爱,也是因为舆论的关系,不得不找个异性结婚。和婚姻对象之间,其实没有任何爱情可言,完全是为了繁衍,以及给父母,以及亲戚,街坊邻居一个交代而结合。

首节 上一节 532/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