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60节

只是更清楚,大汉现在的确没有多余的空闲,却关注一个已经元气大伤的鲜卑。

转眼,冬季已经降临,战争也因此告一段落。

刘韬现在可以的话,几乎都窝在暖房里面,甚至御书房的地龙都是火力全开的状态。今年的天气特别冷,不过这是好事,这意味着明年的雨水,应该会比较充沛。

最怕的还是暖冬,第二年降水少,而且还有可能有蝗灾。

“转眼又要过一年了啊……”刘韬感慨,明年如果是公元192年的话,那么自己也就32了,这时间过得还真是够快的。

人生苦短,可能只有五十几年的寿命,也有可能是七十年。他的身体很健康,体脂率也不高,血压血糖也应该是正常的,按说活个七八十岁不成问题。

这样算的话,他就有四十多年的时间,去统一天下,甚至可以远征域外玩玩。

不过他不打算那么辛苦,七十岁,不管后续如何,他打算直接退休。否则自己没有挂掉,下面等着继位的皇子,都要老了。

比如说十几岁有的长子,到自己八十岁时,已经五六十岁,运气不好都嗝屁了,当什么皇帝?就算继位,估计一个激动,第二天就没了,留下皇子什么都没教好,这皇帝传承就是这个不好……

按照七十岁计算,那么六十岁应该陆续让太子负责政务,让他熟悉,这样自己退位的时候,才能无缝交接。

说不得,以后可以根据这个专门定个规矩,省得某个皇帝,真的不死都不肯让位。

也就是说,自己可以自由发挥的时间,只有三十多年,也就十次科举的时间。现在还有豫州,荆州,益州,扬州、徐州和交州没有平定,三年一个州应该差不多了。

人才物资什么的,也能跟得上……

想到这里,刘韬似乎想起了什么,一副恍然的表情:“对了,年号似乎一直忘记取了!”

当初继位,就有大臣提议过年号,当时忙,就压了下来,结果到现在都还没个新年号。

第588章 年号维新

“陛下,您总算想起年号的事情了……”礼部尚书荀悦激动的说道,这个时期前两年就已经说了,刘韬说需要考虑一下,于是这一考虑,就到了现在。

也不是没有提过,甚至找群臣谈过这个问题,最后不知不觉就拖到了现在都没确定。

“主要是周围那么多敌人环绕,若是没有一个相对安逸的发展环境,朕不打算改元。”刘韬回道,“而且……朕原本就在考虑,是不是按照黄帝纪元开始,一直记录下来。

华夏民族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不管朝代是否更替,皇帝是否换了一个,首先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华夏民族是怎么来的,我们不管怎么打,华夏民族这点不会改变。”

楚汉小说为什么很冷门,说到底就是这个问题。

楚国胜利,那么从此天下都是楚人。穿越者建立的国家,只要不是汉,又超不习惯。可选择刘邦,那按部就班就好,又根本没有意思。所以与其写楚汉,还不如直接写初汉。

汉人代表汉族的概念,反正明代肯定没有,谁敢说自己是汉人,朱元璋首先饶不了他。毕竟他老对手陈友谅建立的就是汉国,于是汉人,汉军和汉臣这些自称,应该是嫌命长。

但前面的元朝,倒是把黄河以北,经过辽国和金国统治过的华夏百姓称为汉人,这应该是最早把汉人代替汉族称呼的……

按照刘韬的意思,也不要纠结什么民族不民族的,不说血统,说文化。大家都是华夏文明圈的,那大家都是华夏民族,这样不就好了?

同时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告诉后人‘不管你们怎么打,首先要明白,自己打的是内战。你们对付的,不仅是你们的敌人,还是你们的同胞’。

至少在内战和侵略战上,区分好。免得兄弟阋墙,却白白便宜了外来的强盗。

春秋战国的时候,大家还懂得,一旦胡人入侵,什么战争都放下,一致对外。

怎么到汉末之后就逐渐把这个优秀传统忘记了?是因为南北朝模糊了内外的界限,还是五代十国埋下的隐患?又或者,是因为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提出‘民族’的这个概念?

“陛下这个想法的确独特……”荀悦闻言一愣,细想之下似乎又有点道理。

主要是刘韬这个大汉皇帝,从继位到现在,变革的东西太多。逐渐的大家似乎也开始习惯,尤其变革的东西,逐渐被证实有用,而且更好的时候,大家也慢慢信服他。

“只是……黄帝历,本身就是汉史常用的纪元。”荀悦提醒道。

“这样啊……”刘韬还是第一次知道这玩意。

细问才知道,《汉书·律历制上》就记载了先朝的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而且汉武帝时期,就曾经使用过黄帝历……

同时年号原本也是没有的,也是汉武帝创造出来的。年号和历法并不冲突,是可以并行的东西。刘韬如果想用黄帝历,可以让史官礼官重新布置。

至于年号这玩意,保留下来也没什么影响。说到底,年号图的就是一个祥瑞,或者是皇帝的一个希望,愿望什么的。

“话是那么说,可你看看下面汇聚上来的年号。”刘韬翻了翻,把以前从各地官员那边收集的年号,都摊开在荀悦面前。

他本身对年号这玩意没什么概念,又不希望和宗教鬼神扯上关系。想了几个,后来觉得不太好,最后郭嘉建议,不如让各级官员出谋划策,然后选出一个最合适的?

别说之前,现在其实也在收集,毕竟一天年号没有定下来,那这个诏书都是有效的。下面的官员,当然也希望自己想出来的年号,能被用上,所以时不时就会发一个过来。

于是扣除相同的年号后,现在刘韬手中的年号,也是成山的。

“永汉这个年号也不错啊……”荀悦简单翻了翻,然后拿出其中一个。

“驳回!”刘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历史上这是刘协继位后的第一个年号,汉献帝的第一个年号,刘韬本能的有些抗拒。

主要少帝已经继位过,也改过光熹这个年号。刘协没有继位,自己继位,这个时候自己用永汉这个年号,不仅很怪,而且有种不吉利的感觉。

“那建安?”荀悦翻了翻,这个年号是曹操那边提供的。

首节 上一节 560/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