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595节

简雍考虑过这个问题,提议今晚在云中休息一晚,明晚再回去,刘韬也是同意的。

进入到云中城里面,才发现外面是工地,里面也到处都是工地。大量的建筑开始建设起来,不过很多都类似物流集散点的那种感觉。

大量的货物在这里存放,然后装车运走。不少是走草原,更多是走南方。

云中太守……哦,现在要叫知府了,这里的知府是关靖,原本是公孙瓒麾下,后来随着燕汉投降,接受考核之后,现在在这里担任知府。

知道刘韬要在这里下榻一晚上,立刻安排马车,全程接送。

锦衣卫的人,他们原本一人三马,所以虽然慢了点,但还是在刘韬过来这里半个时辰左右,也陆续抵达,并且开始护卫在侧。再加上马车的隐蔽,不熟悉的人,应该看不出是刘韬亲临。

“这里当了一年的知府,有什么感受?”在马车上,刘韬看向关靖。

“很难想象,这里原本是边郡。一切发展得很好,继续下去,很有可能会比蓟县或者晋阳还要繁荣。”关靖据实回道,没有半点夸张的意思。

当初刘韬规划得很好,就算他离开,云中也在按照预定的计划一点点的发展。

别看图书馆和学院都陆续搬去晋阳,这边还是有分校的。再加上原本已经有一批人参加过科举,所以这边的学风也非常浓厚。

不少人都在为两年后的科举做准备,同时又因为原本的尚武风格,不少读书人隐约有文武双全的潜质。

大量物流带来大量的工作岗位,百姓能在读书之余赚到钱。

或许奢靡之风还没有形成,而且大部分读书人,原本连寒门都不算,他们可以一边赚钱一边读书。反而是那些仗着家里有钱,不出来打工的,成为被鄙视的对象。当然,多少也有些仇富的心理。

外城大多都是后来移居过来,或者大商会的所在。内城就是最初的居住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钱人逐渐占据这里,于是外城的范围,也逐渐成了贫民居住区。

云中没有纯粹的贫民,毕竟到处都有工作,到处都可以赚钱。这样还能穷,那只能说自己不想努力,那怪不得谁。

或许可以换个说法,不是‘贫民’区,而是‘家里没太多钱’的居民区。

对,刘韬一路过来也发现了一个很不错的现象,那就是这座城市里面,没有乞丐!

靠近城市中心的地方,大量的旅馆,酒馆和食肆林立,原本破败的青楼,如今也修缮得非常不错。隐约还能看到一些书院,还有补习班什么的,甚至夜校也有。

也不仅仅是国营,私立的也开始出现……都知道科举重要,家里又有闲钱,父母当然是希望儿女能多读书,然后有机会参加科举。

除非到了四十岁,梦破灭了,否则自然是要去搏一搏的。

“坊间传闻,等到陛下统一天下,这官位终究会全部填上。到时候每年需要多少官员,就录取多少进士,举人说不定都要等很久,才能出仕,所以大家都拼命去读书。”关靖显然也注意到刘韬在意这个,于是出面解释。

“也不算传闻……”刘韬也没隐瞒,“官员完全充足的情况下,吏部的作用才会真正发挥出来。到时候,的确会根据实际空缺,来确定人事调动。不过只要考中,进士的名额还是会发,吏部会有存底,地方空缺会优先安排。”

第626章 大铁路计划

官位这东西,越往上位置越少。县令可以有几百个,但太守只有几十个,刺史只有十三个,三公只有三个,皇帝只有一个。

主官副手总有填满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地方的‘掾吏’可能还有位置。

不过这玩意在很多地方,很多时代,其实多少都有‘传袭’的习惯。很多小吏的儿子,会继承自己的职位。这个习惯到近代还有,比如不少工厂的老工人会提前退休,把自己的职位让给自己的儿子。

官员也需要一些对地方了解的老人,帮助自己的治理地方,只要能力不太坏,一般不会破坏这个传统。而且任命小吏,本身是县令的特权。只有县尉和县丞,是国家任命。

有些小县,甚至只设县长,不设县令,那就不会有县丞。县令的权力,进一步加强。

解决的办法也有,那就是公务员制度。把所有官吏都编入‘公务员’的范围,给予正式编制,允许‘小吏’也有升迁,最终成为高官,甚至进入六部任职的权力。

只是这个对目前来说,还有些太超前,所以刘韬没搞。

毕竟这个制度出来后,不管你多么有才华,都必须要从办事员开始做起。然后熬履历刷政绩慢慢上升。凡事有利必有弊,后世为了刷政绩,把地方经济弄得一团糟的可不少。

这个时代,却认为有才能的,应该得到更高的位置。甚至觉得这样是对他的尊重,人才也能更忠诚的为你服务。

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可扣除他这个穿越者,一个人站在他的面前,他有什么才华,一般来说谁知道?一个不了解历史的人,穿越到三国,看到郭嘉吊儿郎当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你怎么确定这个人是有才华的?

然后问题就出来了,万一其实郭嘉没有才华,给他军师的职位,结果他把自己带到坑里,而且还是巨坑,一下子把自己的家底都给坑没了……

又比如,郭嘉有才华,但没有给他合适的职位,于是这位直接就跳槽走人了。历史上这位投靠过袁绍,后来由荀彧引荐给曹操。换个角度,如果不是前面戏志才才能让曹操惊艳到,在问‘谁能替代他’时,又是荀彧这样人才举荐郭嘉,曹操会重用郭嘉吗?

量才适用,谁都懂,做就非常难做。把不合适的人安排在不合适的职位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个人的职位越高越容易出问题。

所以后世,只要不是致命的错误,最多都是换个岗位。考都考上公务员了,那至少会有个岗位适合他的。高层不行,基层还能考虑一下嘛!

最后稳定了,哪怕没有出色表现,但至少能适应,那也就这样。万一真的找到合适的,然后迅速累积政绩上来了,自然会感慨:好在没有错过一个人才!

在这个角度来看,刘韬其实觉得后世的公务员制度,还是有可取性的。只是监管方面,还需要加强而已。至少把纯粹刷政绩的行为,杜绝一下。

至于这个时代,能不能在他这一代实施公务员制度,还要看后续发展如何。

反正现阶段不合适,二十年内不合适这样搞……

在云中待了一天,刘韬依然用铁路回到晋阳,然后再开始南下。一路上的崎岖让他很不适应,铁路或许也会抖几下,但比起这个已经好很多。

这样几天颠簸下来,刘韬甚至觉得,有必要把铁路在全国铺开。这样不仅可以更好调动全国各地的资源,也能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掌控。

“感觉怎么样?”回到洛阳之后,刘韬突然看向简雍问了句。

“陛下所谓,莫非是铁路?”简雍这几天一直在观察,刘韬从晋阳乘坐御辇开始,神色就有些不自然。

首节 上一节 595/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