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646节

历史上他的长子荀恽是公元193才出生,这个世界投靠自己早,也安定得早,孩子出生也比历史上早了三四年的。第二批孩子入学的时候,荀恽也可以作为同学一起入学了。

不过刘琼有这样的表示,那么自然是有了心仪的对象。刘韬让任红昌留意一下,也让锦衣卫的帮忙留意一下,刘韬还记得杨射那不情愿,又不得不接旨的表情。

刘琼这边刘韬关心,但西域的事情他更关心。

曹操征服西域,后续第一件事,就是把各国的国民打散,并且把一半的国民迁徙到大汉境内居住。同时向刘韬申请,调配一些学子,一些教学的书籍过去,最好能安排个三到五千人左右的移民。

“西域那种气候,又没什么耕地的,能迁徙多少人过去……”刘韬是真的为难了。和其他地方不同,西域那边要大量种植树木和草,最大限度让空气变得湿润一些。

后世做的很不错,花了无数的心力,到底是让绿化面积有所提升。要绿化,要保持水土,那么就不能扩大耕地面积,这个必须有所限制。

能发展的,也就是特产品行业,比如枣,葡萄,哈密瓜、西瓜和核桃这些。哈,再加上一些麦子做成麦芽糖,切糕都能做出来了。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这年头这些东西的品种都还不够丰富。味道上,自然也比不上后来,被农学家一代代改良后的品种。

刘韬还记得穿越前二十年吃的大西瓜,大是大,但是不甜。后来的黑美人上来,直接秒杀那些大西瓜,市场上也逐渐不见那些动辄五六斤,十斤都很常见的大西瓜。

“西域的几条河,水流量还是很高的,再加上一些绿洲,其实供养三四百万人。”简雍扫了扫西域的资料,“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镇西将军一口气迁徙三十万人到大汉境内,要怎么安顿他们才是关键,毕竟乌桓同样在安顿。”

大汉的财政还算宽松,但一口气迁徙上百万人,需要动用的不仅仅是财力。

顿了顿,提议道:“不妨把一部分乌桓人迁徙过去?”

反正都是要迁徙,要不然就综合一下,还能省去不少安顿的费用。

“我们需要的是让他们融入进来,这意味着需要让他们认可汉文明,并且融入到汉文明里面。两个原本不属于汉文明的势力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刘韬摇了摇头。

原本制约他发展的是官员和财政不足,现在官员和财政开始充盈。结果制约大汉发展的关键,也就变成了人口。

到了这个时候,他宁可自己的金手指不是什么魔法塔,而是类似帝国时代那种,投食物进去就能刷人的系统。

以现在华夏的产粮,天没亮刷个几百万人出来,哪怕不武装起来,只要这些人悍不畏死,对自己绝对忠诚,那么依靠农民海的战略以战养战,不到一年天下直接征服。

然后再继续发展,继续刷人口,这样一路碾压过去,天下之大,谁是他的对手?就是小说可不能这样设定,否则的话估计不到三十万字,也差不多可以完本了。

“西域……看来也差不多就这样了。”刘韬叹了口气,“暂时没办法继续向西,只能派人去探索,但不能继续动兵了。曹操那边的话,就暂时镇守在西域,等一两年看看情况,然后再说吧!”

权衡了一下,尝试着提议:“要不要鼓励大汉百姓生育?比如说生三个,朝廷帮忙养,或者朝廷给补贴什么的。”

“这个地方官府一直在鼓励,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简雍无奈的回道。

都清楚陛下关心大汉人口,所以吏部都隐约把地方新增人口作为考核标准。地方官员也是想方设法,提升新增人口数量。

问题就算生出来,想要独立生活,没有十五年也没办法。好在大汉每年都有人成年,人数在十几万人上下,但同样也有人衰老而死或病死,生老病死本来不可逆。

张世平统计过,各地人口增长都比较平稳,就是直隶省的人口增长最快,问题大多都是达官贵人家的,基本也不可能让他们去西域受苦。

不过按照现在的增长率,十年后才会出现人口大爆发,主要是成年人口大爆发,一整年新增成年人口,将高达上百万。

“十年啊……”刘韬默默叹了口气,那还真是有得等了。

第680章 倭国的使者

“诶诶,这次时间大盗没来吗?”一觉从梦里醒来,刘韬稍微有些失望。

“陛下……您念叨这个已经三天了。”身边的喀丽儿揉了揉眼睛,有些无奈的说道,“真的存在时间大盗,这样的存在吗?”

“谁知道呢?”刘韬伸了伸懒腰,“朕总觉得有那么几年被偷走,完全没有记忆。”

“好巧,臣妾也是有这样的感觉……”喀丽儿调皮说道,“不知不觉都过了好几年了。”

刘韬当然知道,她说的和自己说的不是一个意思。不过不否认,184年开始起兵,现在都公元198年了。转眼14年过去,自己也从23岁的帅哥,成了37岁的帅大叔。

身材均匀,没有发福,那么多年坚持运动,进四十岁,身体一切都很健康。

三十五岁后,人就变得有些怕死。没死过,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正是因为未知,所以反而有些害怕。连带着,对健康也开始变得看重起来。很神奇,明明三十五岁以前,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好在可以担心老死,却不必担心会病死,这玩意用一发净化之光就能解决。

同时倒是打算停了卷轴的供应,只是打仗赚到的经验太多,太香。乌桓那次最无语,赚到的只是塌顿那批的经验,但楼班主动投降,几十万乌桓族人的经验,根本收不到。

曹操那次更过分,灭国之战没用卷轴,后续都是直接逼降人家,也没产生任何经验。

有时候突然觉得,下面的人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

“有时候真的想着,一觉起来,一下子十年过去。这个时候,大汉的国民已经暴涨三五倍了吧?这样朕就能带着他们,去进行新一轮的征讨。”刘韬感慨。

“那怎么行,无端端十年就过去了。”喀丽儿起身,为他更衣,“人生里才有多少个十年,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过得有意义才对。”

“哈哈,小时候,朕还想着,时间能快点过去,人能长大快点。”刘韬大笑。

“嘻……臣妾也是这个想法,小时候不懂事,总想着长大快点,这样可以骑马,可以打猎……后来长大了,才发现事情是越来越多,也变得越来越忙。这个时候又希望时间过得慢点,再慢点……”喀丽儿感慨,成婚已经十年,再过两年都三十了。

“谁都是那么过来的。”刘韬大笑,“也是,没办法扩张就先不扩张,把大汉内部建设好,到了可以扩张的时候,让那些化外蛮夷,见识见识什么叫做雷霆之势!”

“大汉已经那么强大,陛下居然还不满足。”喀丽儿笑道,没有因为蛮夷的说法有任何反感,匈奴已经并入大汉,虽然目前是一国两制。喀丽儿这边,也成了‘匈奴族人’。

她本人原本是打算入汉籍,成为汉族人的。不过刘韬表示没关系,保留匈奴族的身份好一些,也算是给其他匈奴族人一个表率,表示汉族和匈奴族是一家人。

首节 上一节 646/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