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 第79节

“没必要吧?”简雍想了想,“我们的辎重部队,甚至已经有一些过多。”

严格来说,两千辎重部队已经完全足够,直接增加到五千,无非是四这个数字不太好。结果就是队伍有些累赘,日常消耗的粮食,也有点多。

离开卢奴县过来的路上第一天只走了四十多里,扣除张飞惹出那档子事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队伍太大,护卫的成本增加,行军速度不得不慢下来。

“那就编入战兵好了!”张飞直接跳了出来,“我麾下的骑兵,也该补充了!”

“你麾下就只需要补充二十二个!”刘韬调侃道,随即看向卢琰,“不过这个的确要补充。”

“我会寻找善骑的士卒,补充进去的。”卢琰点头,目前没什么硬仗要打,骑兵可以一边行军一边编练,只要能在一个月内,形成战斗力就行。

随即看向刘韬,继续说道:“若只是二十二人的话,直接在辎重部队里面选拔就好……”

“刀盾兵和弓弩兵至今没有足一曲对吧?”刘韬想了想,随即看向关羽和上官煜,两人都是军候,但实际上两人麾下的部队,就不够一曲。刀盾兵三百人,弓弩兵两百,五百人放进去正好。

“问题是,刀盾兵还好,这五百人,未必擅长射击。”简雍提醒。

“在战兵里面选拔,优先选拔弓弩兵和骑兵。我们的时间非常充足,二十几天,都足够绕中山郡一圈了。”刘韬思考了一下,“以后每天行军二十五里,其余时间都用于操练。”

“这个倒是个办法。”卢琰思考了一下,然后点头附和。中山郡最大的贼人高升,如今已经授首。剩下一些不成气候的贼人,敢不敢打都成问题,更别说主动出城袭击。

另外浪费时间时间也好,太早把中山郡收复,到时候南下不是,不南下也不是。

同时不由得感慨:“以前常听人说,国虽大,好战必亡。我原本也是那么认为的,打仗根本就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可怎么到我们这里,反而越打越强?”

卢琰那么说,大家才反应过来,别人打仗,越大越穷,就说前汉武帝时期,就是这样,后来儒家还私下以这个作为例子,来阐述‘好战必亡’这个道理。

问题上,怎么到他们这里,却越打越强,越打越有钱了?

“这个有什么好奇怪的?”刘韬对此反而不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别人打仗,就算打赢,死伤怎么都有三五成,抚恤也好,或者重新征兵也罢,少不得都要掏钱。我们这边,这部分消费,和缴获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自然越打越强!”

众人闻言顿时恍然,自古打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所以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才能记入历史。

“另外就是辎重补给,我们在冀州作战还好,离开这里,补给线拉得太长,甄氏再富有,粮食再多也会被我们拖垮。先秦南征,或者汉帝北伐匈奴,都因为补给太长,运输过程消耗太多物资,于是最后把自己先拖垮了。”刘韬随即讲解,这些道理穿越者大概都知道。

就说巴蜀,因为山路难行,所以往往需要人力运粮。为了保证粮食能够顺利抵达前线,似乎还要给运粮兵安排运粮兵,然后给运粮兵运粮的运粮兵,还要配备运粮兵,消耗不知道多少粮食,才能把粮食运输到前线,一次打仗消耗的粮草物资,就是其他地方的三倍。

于是蜀汉越打越穷,不仅仅是阵亡太多的关系,经济崩溃才是关键。刘韬甚至还记得,不知道在哪本书看过,诸葛亮为了挽救崩溃的经济,还不得不弄出当百大钱,一个铜钱当一百文使用,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崩溃,可见这卧龙,对经济其实真的不太了解。

可话说回来,这年头,又有谁对经济有所了解?慢着……

第90章 打仗就是做买卖

有个想法在刘韬脑海中一晃而过,不过最后还是暂时压制了下来。他现在只是纯粹统兵的将军,对地方没有治权,就算招募到经济方面的人才,也没什么。

不过那常山张氏,虽然已经没落,到底是张苍的后裔,肯定有对数字比较敏感的存在。稍后或许可以联络一下,看看能不能在其中找到比较不错的人才。

刘韬思考着,中山张氏也不错,能成为一方豪商,对数字和经济肯定是有眼光的。

“兄长?”众人眼看刘韬又开始在思考什么,一脸凝重的样子,卢琰在众人的示意下,不得不试探着问了句。

“哦,我们刚刚说到哪里了?”刘韬随即回过神来,随口问了句。

“兄长提到辎重的事情……说真的,愚弟以前也考虑过这个因素,但没有兄长考虑得那么通透。”卢琰连忙回道,其他几人也是纷纷点头。

都知道辎重重要,但没想到补给线拉长之后,消耗却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先秦为了保证物资的运输,建立驰道,轨道,虽然被讽刺为劳民伤财,实则不管哪里出现什么事情,都能第一时间运输士卒和物资抵达,反应如此迅速,哪怕是造反,也能迅速扼杀在萌芽之中。奈何到了现在……至少我还真没再看到轨道。”刘韬吐槽。

自汉朝之后,轨道的木材和铁料,似乎都被地方百姓偷走,再加上这被黄老和儒家抨击为劳民伤财的象征,以至于汉朝也不敢再修。自汉代建立到现在,四百年上下,各地的轨道,几乎已经破坏殆尽。

若一切安好,同时这四百年不断增加的话,贼人造反,最多一天就能传到洛阳,洛阳征兵出战,一天就能抵达魏郡,当时最多是巨鹿郡糜烂,可各地军队四面八方合围过来,贼人最多三天就能平定,最多不超过一旬。

然而这场动乱,刘韬没有记错的话,直接到八九月份,大半年的时间才停止。同时波及数州,数百万人被卷入这场动乱之中,经济损失更不必说。至少当年冀州和豫州,甚至兖州的农耕算是毁了。

反应机制太落后,还没有先秦的好,武帝用儒家,是因为儒家,主要是公羊派支持他讨伐匈奴,结果后面的皇帝,都是被忽悠傻的。尤其随着武帝《罪己诏》下来之后,公羊派也跟着没落,最后左氏春秋一派顺利上位。

“兄长不提轨道……我都还不知道有这玩意……这是干什么的?”张飞好奇的问道,其他几人也是差不多,显然都是没文化的。

也是,出生到现在,或者他们的爷爷的爷爷,都没有见过这东西。哪怕是刘韬,也是因为穿越者,尤其后世有人叫嚣过秦朝有铁路,才查过一下。

“简单来说就是连贯两地的铁路,构造是……马匹在上面跑,轮子顺着轨道移动,没什么阻碍,再加上枕木的间距,正好是马匹踏出一步的距离,所以马一旦开始跑就没办法停下,只能不断奔跑到下一站……”刘韬想了想,他其实不太清楚,但结合后世的铁路大概也能说出一些三三两两。

“原来如此,还有那么便利的东西……”还别说,卢琰等人真的被忽悠到了,一脸震撼的样子。想到几百人,从涿县到卢奴,原本正常行军需要四五天的,结果有了这个只需要一两天就能到,这铁路的效果也太惊人了。

“我身为汉室宗亲,先祖的事情我没资格评说。”刘韬叹了口气,这个身份有好有坏,出于孝道,他不能主动否认或者抨击先祖的过失,这也意味着,改正就需要更加的迂回,更加的花费时间。

顿了顿,继续说道:“只是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不能超脱文字的记载,结合实际需求去思考,那么也只是夸夸其谈的腐儒,于国于民没什么用处。”

“兄长(主公)所言极是。”一时间,卢琰和简雍居然都纷纷行礼。这一番对话,收获最多的,其实便是这两人。

“另外,或者说最重要的是……”刘韬看向众人,趁着这个机会,他也打算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毕竟以后也不希望,受到那么多的掣肘,“对我来说,战争不仅是政治的延续,更是一个买卖!”

众人闻言一愣,这玩意也能是买卖?这个说法冲击力很大,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往小了说,通过战争,我们这些庶民,能够赚到官位,甚至能够封候拜将。通过战争,可以获取大量的俘虏和物资……这几天你们应该深有体会。”刘韬简单解释了一下。

众人点头,两千多人从涿县出征,到这里提升到五千人,实在深有感触。尤其这一路过来,缴获不少书卷,卢琰和简雍这两个读书人,都不好反驳什么。

首节 上一节 79/65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下一篇:抗战之野狼突击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