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1228节

他甚至还知道更多,比如这德修就是杨修。

但正因为知道,他的眉头才会如此紧,这篇章,简直就是战书檄啊。

也不知道大将军会如何答复。

“刚刚我们已经读完了大汉报的刊,现在我们开始读大将军亲笔的答清田分地问和论天下,不过这次汉汉可以休息一下了,因为我们大将军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其的本意,全篇章都是白话,不得不说,大将军的心里可真的是时时刻刻装着我们老百姓呢。”

“马屁精!”

无数人在电台面前或明或暗的骂道。

但当读起这篇答清田分地问时,大家才发现是误会主持人了,因为马强真的是写了一篇白话策论。

这也是马强的无奈之举,杨修的章,可以说是一句一典,你书读得少点都可能看不懂他说的是啥。

此时虽然还没到南北朝,但堆砌词藻,意少词多的骈已经在年轻士子中开始慢慢出现和流行了。

“修德在中说,田地是有穷尽的,而百姓却可以子子孙孙的生下去,因此分田是条死路,是走不通的,所以不应该分田地给老百姓,而应该允许各地豪强自行兼并土地,只要能收到税就行。

我可以说,先不论分田是不是死路,按照修德的做法,老百姓一定是一条死路了。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你如果是豪强,佃户种你的田地,你是想这佃户积蓄钱财买下你的田地还是希望这佃户世世代代给自己种地呢?

无数现实的例子告诉了我们结果不言而明,一定是后者。

那么一旦遇到天灾,豪强是会开仓放粮还是乘机再次兼并土地呢?

黄巾之乱前夕的遍地流民也告诉了我们结果不言而明,一定是后者。

那么这样的天下,到底是百姓富裕,天下太平,还是百姓穷苦,天下纷争不断呢?

今日的天下告诉我们,依旧是后者。

做为一个朝廷,希望自己的百姓穷苦,那么这个朝廷以前也出现过,那就是希望民贫的秦国,难道修德是商鞅转世吗?如果是的话,我一定想问问他是否想过秦国最后会二世而亡呢?”

第九百五十三章 论战(四)

“如果因为田地迟早有一天不够分,就可以不分,那么我想问,人自古皆有一死,那还要什么医匠看病呢?生下一个孩子就该就地摔死才是!

田地在未来一百年,或者两百年后不够分的确是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那么我要问我们大汉的所有臣民。

我们汉人,是那种不敢面对困难的民族吗?

我们汉人,是那种遇到问题转头就跑的民族吗?

上古之时,天缺一角,自此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

唐虞之世,洪水滔天,大禹得帝令,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天下乃安!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射十日,中其九日,万民皆喜!

天裂了,我们补天!

水涨了,我们治水!

就算天上有了十个太阳,我们也敢射下九个来!

怎么?就因为担心未来田地不够分,就不敢分田?如此怯弱之人,当真是我炎黄子孙吗?

遇到问题,解决就是,怕什么呢?

我看不是怕,而是被蒙蔽了眼睛,让以修德为首的这群人看不到分田的好处。

被什么蒙蔽了眼睛?

大概左眼是名,右眼是利吧。

希望能让大将军府放开对土地的监管,好兼并土地。

而成功兼并土地的豪强们,自然会对修德这样的人拍手叫好,说不定还会给他个什么大汉第一君子的名头戴戴。”

马强的冷嘲热讽,让听广播的杨修手都抖了起来。

而杨彪则安抚的说道“不要心急,他如果说不出解决办法,天下人不会服他的。”

杨修点了点头,长吸了一口气。

他坚信这均田令绝无挽救之法。

广播依旧在继续。

“也许会有人问,那么均田到底是不是一条死路呢?”

“我的答案是,是,又不是!”

“说是,是如果我们大汉上下只是分现在的田地,那么必然会有一天田地不够分,人口太多,最后大家都没得吃,更没钱粮交税,最后的最后,就是天下大乱,用战争消耗人口,等人死的差不多了,大家田又又得种了,再恢复太平。

首节 上一节 1228/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