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1333节

曹操两次攻打徐州,一路杀了不知道多少徐州百姓,烧毁了多少徐州房屋,虽然之前徐兖已经和解,但谁不担心曹操会不会再次偷袭徐州呢?

“公台先生言之有理,不过依在下看,并不需因噎废食。”陈登笑着起身说道“如今天下大势已明,乃一强群弱之局,如中原诸侯不联合,必将被河北各个击破。

届时大将军手握天下兵马,盖世之功在身,即使他不想再上一步,恐怕段英等人也不会答应吧?

在下以为,此次结盟起兵,当以要求大将军归还天子军政大权为口号,不求真的扫平河北,只求让大将军知晓,这天下,还是大汉的天下,天子,只可姓刘!”

刘备听了连连点头,拍案道“我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汉室宗亲,自当以汉室江山为重。

此次和曹兖州结盟起兵,不为私利,全凭公心,我徐州上下,亦当如此,不可再言!”

“诺!”众人齐齐起身应道,就连张飞也规规矩矩的起身施礼,刘备吸了口气,看向了北方。

“营主大将军我刘玄德要来了!”

——长沙郡守府

“刘使君让我长沙调五千兵马到襄阳待命,还要我运五万石粮到襄阳,并且还要准备一万劳工和大量钱粮,以备大战,伯绪,你觉得我该如何是好啊?”

“糊涂!糊涂啊!!刘景升汉室宗亲,名列八骏,难道不知何为大义吗?”

被称为伯绪的人听了上座之人说的话,激动的都快跳了起来。

此人是桓阶,长沙人,年少时被孙坚举为孝廉,后选为尚书郎,在孙家军投靠袁术后便离开了孙家军,回到长沙继续仕郡。

可以说,桓阶是一个模板式的汉末官员,他只忠于自己的恩主或顶头上司,比如现在,他就不忠于荆州州牧刘表,而是忠于长沙郡守。

而坐在上首的自然便是此时的长沙郡守——张羡。

说起张羡,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位汉末名医张机了。

因为张机字仲景,又有野史记载张仲景当过长沙郡守,而在汉末当过长沙郡守的张姓只有张羡和其子张怿。

而仲景的景有景仰的意思,而仲是老二的意思,并无实意,那么景仰又和羡慕相同,便有清代文人孙鼎仪就认定这个张羡就是张仲景。

其实张仲景医术大成要到建安二十二年左右,因为当时天下爆发了大疫,建安七子一下死了五个,张仲景的家人也在这场大疫中死了大半,这才使得他发疯了一般研究医术,而此时还是兴平二年,张仲景还是个青年。

但张仲景也不是和张羡毫无关系,他们都出自南阳张氏,算是亲戚。

“伯绪难道觉得此事会盟不会成功?此次可是中原所有诸侯都会参与其中,以对抗马子玉啊!”

张羡觉得这事还是挺靠谱的,当年董卓不就这样被打垮了么。

第一千一十九章 各怀心思(下)

桓阶摇头道“天下之事,不以大义为本,无有不败者!

故而昔日齐桓率诸候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

今日看马子玉所作所为,可见他深知此理,马子玉起义兵伐董卓,救天子于乱军,奉朝廷于河北,使天下大义尽在其手。

而且马子玉以大将军之尊,辅佐朝政,南征北战,讨伐不臣,功盖当世。

如今世人都希望他早日平息战火,而曹孟德、刘景升之辈却要逆天而行,言为天子,实为私利,此乃取祸之道也!

明府应明此理,不可与之同也!”

张羡叹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刘表那边催促的又急,如果我不答应,黄祖必然来攻!他们早就看我长沙不顺眼了!”

“何止长沙,刘景升只身入荆,全靠了南阳士族才得以在荆州立足。

那些人对我荆南,一直虎视眈眈,想把手伸进来,此次要求如此多的兵马粮草,恐怕也是那些人暗中使坏所致!”

听了桓阶的话,张羡顿时感觉有些尴尬了。

因为他也是南阳士族的一员,否则也轮不到他来坐长沙郡守的位置。

不过现在他已经是长沙郡守了,自然是要以长沙为重。

桓阶继续说道“明府无需担心,曹操等人,看似势大,其实各怀鬼胎,根本不能成大事,否则昔日董卓哪里会要王司徒用计杀之?

而且马子玉自平原起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更有乌桓、匈奴为其爪牙,旗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就连吕布战败,想的也是把妻女托付给他,正是因为就连吕布都明白,日后天下,必是马子玉所平也!

明府何不合长沙及旁三郡之力,以抗刘表,保住三江之地,如此一来,等马子玉大军南下,吾等里应外合,朝廷恢复荆州不过旬日之间。

到那时,明府手握大功,即使不能拜三公,也可为九卿了!韩馥、刘虞皆是先例!”

“此言大善!”

张羡听了不由拍案笑了起来。

能再上一步,走到三公九卿的职位,让张氏再往上一步,可是他的梦想。

这就是马子玉奉天子的好处了,都不用他招呼,各地就会有自来水来帮他。

历史上的曹操也是如此,扫平河北后,一份诏书,马腾入朝,大军南下,荆州降服,东吴上下更是喊降声一片。

因为这些人降的不是曹操,是朝廷,是大汉,是大义,因此都觉得理所当然。

首节 上一节 1333/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