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260节

这人到底是有本事还是在装腔作势?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让贼人缓口气,接下来,是徐校尉上了。”阎忠轻挥羽扇说道。

阎忠和贾诩回到军营,二人对坐,贾诩给阎忠倒了杯水,然后对阎忠说道“此计必能破贼军,胜机就在旬日之间,天下终于能安宁一段时间了。”

“朝政日乱,海内虚困,蛾贼是果非因,要想让天下安宁,只杀蛾贼可不够。”阎忠喝了口水,然后说道“文和,我找你来是想商议一事,我想鼓动皇甫嵩清君侧,你以为可否?”

贾诩一点也不吃惊,他对自己这个恩师太了解了。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或者说整个西凉,又有几个人不想把洛阳诸公血洗一遍。

西凉苦洛阳久矣。

贾诩和阎忠都是西凉的名士,但就是因为是西凉名士,豪门子弟,他们才更加怨恨洛阳和关东诸公。

前文有说,东汉的官员来源有三个,一个是孝廉,一个是茂才,还有一个就是军功。

军功不说,孝廉和茂才是地方举荐来的,其实就是给豪门的上升通道。

而这个通道,看起来很公平,是各郡自行举荐的,但实则,对关西极为不公。

因为这是按照各郡的人口来分配指标的,也就是说,关西每年能当官的人很少,而关东的却很多,而且是碾压级别的多。

要是这样也就罢了,但还有一个三避法,也就是当地人不能在当地当官。

关西的郡大都地广人稀,在这个三避法下,凉州各郡的豪门子弟基本都是去关东为官,而关东州郡密集,颍川的豪族去南阳,南阳的豪族去颍川,真的是抬脚就到。

关系是要维护的,是需要利益交换的,凉州本来就贫苦,当地的豪门很难和关东的豪门进行利益交换,这使得百年下来,关西的豪门成为了士族集团的孤岛,只能自己抱团取暖。

而且关东的士族到了关西这样的苦寒之地,想的是什么?

是军功!

凉州昔日十年九乱,可不仅仅是百姓想反,就连官员,也不少希望下面的人反。

不反我哪来的军功啊!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会有放弃凉州这样的议题被送上朝廷大议中讨论,还差点通过了。

而西凉人,看到关东诸公是这样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家乡的,他们的心又怎么可能不寒呢?

敢叫日月换新天!虽然还没人写出这句诗句,但有这样心思的人已经不少了。

阎忠、贾诩都是这样的人。

第两百二十四章 黄巾灭(一)

“恩师,皇甫嵩一心重振皇甫家的门楣,恐怕不是好的人选,清君侧这样的事情,他是不会去做的。”贾诩只来了一天,就看出来皇甫嵩虽然也是西凉人,但绝对不是他们师徒的同道中人。

“如今天下兵权,皆在朱儁、皇甫嵩、董卓三人之手,董卓之前大败,朝廷问罪诏书就在路上,朱儁乃江东子弟,不会和我等齐心,唯有这皇甫嵩,是我们西凉人,为师并非不知皇甫嵩的志向,只是这机会千载难逢,不忍错过啊。”

“恩师,我们还等得起。”

“老夫已经五十有余,还能等几年?”

“弟子让恩师做那五禽戏,恩师可常有练习?别说五十了,就算是十,又不是没人能活到,弟子就觉得自己能活到十。”

“你啊!永远是这样乐观。”

“恩师太悲观了,弟子看天下疲惫,朝廷如不改政施策,天下再次动乱,就在十年之内,十年,恩师还等不了吗?”

阎忠迟疑了一会,最后摇摇头说道“我还是想试一试。”

贾诩说道“与其劝皇甫嵩,我倒是觉得那董卓残忍不仁,可以为我等所用。”

“董卓?他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了,他可是被士族当成弃子丢出来的。”

“张让会保他的,我来的时候,遇到了李儒一行,那车子重的,呵呵。”贾诩摇头笑道。

阎忠思量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贾诩见劝不动,只能叹了口气,思量着到时候怎么带自己这个恩师离开。

劝人造反,一不小心可就会被人当成表忠心的礼物啊。

——广宗

张梁打着哈欠坐在城头上,随着他的哈欠,好像传染了一样,四周的军士轮流打了起来。

这几日,汉军几乎每个时辰都会试探的进攻,白天还好,毕竟远远的就看见了,可到了晚上,那震天的鼓声,喊杀声,张梁是真的没法安心睡觉。

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张梁一定会和张角互相轮守,两兄弟互相信任,可以安心睡觉,但现在,却只有张梁一人了。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大伙太累了,即使轮流守城也难以安眠。”严政也红着眼睛走过来说道“不如乘夜色反杀出去一次,杀杀汉军的威风。”

张梁想都不想就摇头说道“你当日也在场,天公将军说过,只能死守,皇甫嵩和那马强都是足智多谋的人,一旦出城,必遭埋伏,不可!”

严政急道“可如此下去,不用半月,将士们也不能再守城了。”

首节 上一节 260/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