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381节

袁绍点点头道“是啊,他如今投奔到了陈留张邈那,他写信给我,是希望我能举起义旗,联络天下诸侯,共伐董卓,子远,你如何看?”

许攸摇头道“不可,太傅尚在洛阳,如明公起事,则大不孝!”

袁绍想了想,点头道“确实如此,可总不能看着董卓日日做大吧?”

许攸眼珠一转,说道“既然曹操在张邈处,想来张邈也是想起兵的,张邈有一兄弟张超,乃广陵太守,广陵有一豪杰,名为臧洪。

此人我深知,性格刚烈无比,只需书信挑逗,他必会上言张超出兵反董。

再加上曹操说张邈,天下大势便可搅动起来了!”

许攸这种大格局的计谋,极合袁绍胃口,袁绍点头道“好,便如此行事。”

许攸得意的摸了摸胡子,然后道“当下之际,却有一事需要明公决断。”

“明公,荀、逢两位先生求见。”

许攸不由皱了下眉头,袁绍说道“让他们进来。”

荀谌,字友若,颍川人,乃荀彧之兄。

逢纪,字元图,南阳人。

这二人和袁绍昔日都是何进的部下,因此关系亲密。

“明公,哦,子远也在,只是不知子远要说之事,是否和我二人所想一致。”逢纪笑道。

“到底发生了何事,让你们三人齐来?”

三人对视一眼,齐声说道“平原!”

“平原?马强?”

许攸生怕二人抢了自己风头,率先说道“平原国相马强,出身寒微,善于商贾之术,因此被先帝所重。

去年年末,马强以高利为诱,借了朝廷钱财超过十万万,至今尚有八万万以上未还。

他如此尚不知足,居然擅收百姓田地,平原如今势如积薪,早已民怨沸腾!

现在又有般县高氏不忍其辱,逃到了我渤海,明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好机会?”

“对,董卓昔日就因马强之故而罢官免职,他心里深恨马强,明公可以利用这一点,上书请董卓罢免马强,换明公亲友为国相,平原国便可为明公所有。

有太傅在朝中,董卓必愿意做这个顺水人情。”

袁绍听了不由心动了起来。

“如果马强拒接诏书,明公也可以借朝廷之手,以高氏为名,割据般县!”

袁绍犹豫了一会,但一想到平原国可能有八万万钱粮囤积在那里,最终说道“好,便如此办!”

——平原

“曹操到了陈留?”

马强放下最新的各地情报,说道“看来各地起兵就在明年年初了。”

说着,马强看向地图道“对了,般县的高氏一族到哪里了?”

高氏,就是平原国除了华氏一族外最大的豪门,高氏是真正的诗书传家的世家。

其实与其说诗书传家不如说是书耕传家,就是读书做官,然后买田吞田,然后再用这些田供养只需读书的子弟,如此循环。

“已经到了渤海郡,袁绍应该已经得了消息。”

“我们平原国一直以来都树大招风,我担心袁绍这家伙会见钱眼开让郭金小心点。”

马强可是记得曹操对袁绍的评价中有一句是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自己现在这些家当,可是一点都不小。

马强没有等到袁绍来袭的消息,他反而等到了董卓招他入洛为征虏将军的诏书,并且随诏书而来的,是接替他的名士杨沛。

马强看着诏书,仿佛看到了董胖子在自己面前对天发誓要认自己当干儿子的场景。

啊呸!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杨孔渠,你觉得此诏我是该接还是不该接?”马强拿着诏书笑问杨沛道。

杨沛吸了口气,拜道“此乃朝廷诏令,自然当接!”

“何处朝廷?”

“洛阳朝廷!”

“朝廷中可有天子?”

“自有天子!”

首节 上一节 381/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