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460节

如今董卓西去,关东已不为朝廷所有,明公以一郡之地,聚青州之望,日后如发兵渤海,则可和袁氏相争,攻略泰山,则可俯瞰兖州,幽州多地得明公恩德,传檄可定,徐州陶谦虽勇而年老,一战可破,届时明公得青、冀、幽、徐四州之力,网络天下豪杰,聚集百万雄兵,顺黄河而西进,灭董贼于陇西,扶汉室于将倾,复宗庙于洛邑,届时明公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之地,谁能敌之?

如此攻略,无需十年,天下安矣!”

马强见郭嘉的战略和贾诩等人所想的一样,更重要的是,郭嘉也看到了汉室的重要性,不由拍掌笑道“果然英雄出少年,两位先生,以为如何?”

说着,马强边上的屏风被撤掉,只见段英、贾诩都坐在屏风之后。

贾诩点头道“果然是少年英才啊,恭喜明公了!”

段英则问道“请问奉孝兄,如今明公开科举,是否会恶了天下士族?”

马强开科举这件事,也就现在的青州能接受。

这其一是因为青州已经被徐和等人好好的扫荡了一遍,那些乱七八糟的士族都被收拾的七七八八了,君不见在整个三国历史上,青州出来的士族人才少的可怜,这都是黄巾军的功劳啊。

其二便是马强的军力在青州无人能及,周围又暂时没有强敌,即使有士族不爽,也不敢造反。

郭嘉想了想回道“科举之制,的确可以多选人才,比举孝廉更加高效,天下士族对此虽有异议,但绝不至于以命拼之,如果明公能在科考之余兼顾名声孝廉的考核,奉孝以为,并不会有大碍。”

郭嘉认为士族不会对科举反对到誓死相争是有原因的。

在汉末这个年代,由于纸张和印刷术都没有成熟,读书都得靠竹简,想读好更是要靠家传,因此即使是自由报名考试,士族中人又有几个担心会考不赢黔首出身的白丁呢。

后来隋朝乃至唐朝的科举之所以让那些世家不爽到极点,那是因为那个时候的造纸术已经很发达,雕版印刷也已经出现,使得读书的成本大大下降,再加上当权者制衡世家,真的使得普通士族子弟考试是考不赢那些穷书生的。

而郭嘉说的名声孝廉,说白了就是要考虑一下门第,毕竟你一个穷人孩子,谁给你传名声?

当然,必然会有聪明人看到科举对士族所掌握的政治特权的侵害,但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法就很难让士族下决心冒险拼命了。

如果马强真的会温水煮青蛙,用百年的时间让天下士族习惯的话

马强再看向段英,见段英笑着点点头,便对郭嘉施礼拜道“奉孝大才,我想拜你为军师祭酒,位仅在段、贾两位先生之下!不知奉贤可否应之?”

军师这个职位是很早就有了的,而祭酒的意思是说首席,也就是首席军师的意思。

段英和贾诩虽然经常做军师的事情,但此时的正式职位都不是军师,段英为治书,相当于办公室主任,这主要是考虑到段英行动不便,而贾诩则是太仓令。

郭嘉听到马强的话,不由又惊又喜,惊的是马强居然一来就给自己如此高位,喜的是自己可能真的遇到了能用自己的明公了!

第三百七十七章 统治权(上)

郭嘉深吸了一口气,表情严肃的回拜道“蒙明公器重,足见明公安通君道!嘉愿以死报之!”

“别!你可千万别死!”

马强听到郭嘉的话立刻都有些慌了,后世人谁不知道你郭嘉是个短命鬼。

“我看你身上还有酒气,看来你喜欢酒色,这可不行,年轻人要保养身体啊!”

马强全然不顾自己也没多大,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在劝郭嘉注意养生,什么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的话都说了出来,直听的几人都是一愣一愣的,想着这保温杯到底是个啥。

这一次科举马强不仅仅得了郭嘉,还有很多马强没有听过名字的人才,当马强将金榜公布出去的时候,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同时被宣布出去的消息是马强被朝廷正式任命为青州刺史的消息,马平原这个跟了马强几年的称呼,也终于丢到了历史的垃圾堆里。

马强做为青州刺史的第一个命令,就是让北海的孔融和东莱的蔡吉到平原国来见自己。

东莱虽然也有一些海盗和黄巾余党,但在赵云、林海以及被打了就乖了的管亥的扫荡下,除了海盗暂时无法解决,慢慢都平定了下来。

——平原城外

孔融坐在车上,边上则是蔡吉。

蔡吉是南阳人,和蔡瑁还算是亲戚,此时也已经五十有余,他和孔融一样,都是比起实务来更擅长于清谈的名士。

“早就听闻在马青州的治理下,平原国兴旺发达,今日得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啊!”蔡吉说着便想起了东莱那些让自己头疼不已的当地豪族,那些海盗之所以能这样猖狂,和这些豪族的庇护是脱不开干系的。

孔融突然喊道“停车!”

车队立刻停了下来。

孔融跳下车,来到路边一群孩童中间,笑着问道“我看到你们刚刚好像在看书,不知道是何书啊?”

几个孩童对视了一眼,一个稍大一些的,将自己的书递给孔融说道“是学堂里发的课外书,叫《千字文》”

孔融接过打开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做为著名学者的他,自然知道这《千字文》对启蒙的重要性。

但让他不解的是,什么叫课外书?

“请问这课外书是何物啊?”

年长的孩童回道“顾名思义,就是课程之外阅读的书,先生说这书虽然有趣,但里面很多字对我们来说太难了,因此不强求我们能记下来。”

孔融点点头,这《千字文》中的确有不少字较为难认难写,对于一个孩童,的确是难了一些。

为何说是普通孩子?那当然是因为对于孔融自己来说,这书太简单了!自己六岁就能背下来!

首节 上一节 460/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