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620节

徐贤看了一眼开始调兵遣将的刘大,笑着说道“这刘大我也知道,他本是乌桓人,后来以义从的身份到了镇北将军麾下,积功为营长,是个打仗的好手。”

耿武听罢,心稍微定了一下,还没走到豪强队伍里,耿家堡的城头就传下来喊叫声。

“耿文威!你这个不要祖宗的东西,你给我出来!!”

耿武寻声看去,见是耿喜,嘴巴抿了一下,对徐贤说道“让那些豪强随我到阵前。”

巨鹿各县豪强派来的人加起来也有一百多号,他们对徐贤一脸恭维的施礼,但徐贤从这些人的眼中可以看到,这些人没一个是真心尊重自己的。

呸!臭士族,等着吧,有本事继续撑着,等老子杀到了你们家,非要你们跪着舔老子的鞋底!

“郡守让你们过去,我丑话说在前面,你们当中很多人怎么想的,我徐贤心里清楚的很,你们谁要是敢在这里动歪脑筋,耍小手段,我徐贤认得你们!我的刀可不认得!”

这群豪强听着和绿林好汉没什么区别的徐贤说的话,心里是哭笑不得。

马镇北手下还真的是群英荟萃啊。

“耿喜!镇北政监令已传达你耿家堡数日,为何你不但紧闭堡门,还射箭威胁清田工作组,难道你真的不顾耿家堡的安危了吗?你以为,镇北军是吃素的吗?”

我的好叔父,快回头是岸啊,否则我耿武不来,镇北将军也会派别的人来的。

“好哇!耿武你这个小兔崽子,居然敢直呼你叔父的名讳了,你的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了去了?我告诉你,镇北将军的政令是乱命!我要上奏朝廷,让朝廷来主持公道!”

耿喜叹了口气,摘下了自己的官帽,然后说道“叔父,请恕侄儿不孝,只是我在公为官,为官者,当不徇私,不枉法,爱民亲民敬民,这不都是当年叔父你教我的吗?

镇北将军的政令的确对我们耿家堡有不利的地方,但总的来看,对我们耿氏全族却是有利的啊!我们耿家在巨鹿数百年,为何到现在族内才数百人?不就是因为田地不够,偏房远支必须背井离乡去外地寻活路吗?

我也是耿家人,我还记得熹平年间,冀州大旱,蝗虫遍地,我们耿氏族内也没有了余粮,无奈之下,让五十多户族人去南方寻活,分别的时候,叔父你让他们一旦安置下来就送信回来,结果到今天,又收到了几封?

叔父你想据收邬堡,不执行清田编户令,你问问四周的族人,又有多少是不愿意的呢?文威以为,恐怕大都族人都更希望能得到那五十亩地吧。

叔父,戴上官帽,我便是巨鹿郡守了,一个时辰后,如果叔父还执迷不悟,聚众持锐,对抗官府,侄儿只能强攻耿家堡,以示法度森严!”

说完,耿喜擦了擦眼泪,重新戴好官帽,当戴好后,他的眼神立刻变得坚定了起来。

“刘大!徐贤!”

“末将在!”

“卑职在!”

“以一个时辰为界,如耿家堡还不开门,立刻攻城,无需请示!”

“诺!”

边上的豪强们看着这样的耿武,都不由面面相觑。

连自己老家都要拆,难道会在乎咱们这些外人?

更重要的是耿喜有一句话说的没错。

清田编户,不利豪族,但对个人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一人五十亩呢,在场的不少都是偏房支脉,手里的私产很少,真的要是这样分田,清田就是大好事啊!

只要所有人都清田编户,清田编户对各族的影响也就没什么了。

不患寡,患不均嘛。

就像前文说过,古代宗族是一个缝合怪,宗族所拥有的田地不是哪一个人的,而是整个集体的,别看汉朝后来的授田荒废了,但世家大族们内部授田可是勤快的很,每年或者每几年,宗族都会根据族内各家各户的情况重新分田。

是不是觉得很好?但你得保证你家万事平安,更要确定自己是个男儿,如果一户族人生的是女儿,父亲一旦去世,那么这对孤女寡母,恭喜了,你们家的田地要全部被族内收回,回娘子吃自己的去吧或者,再嫁给小叔子也行!

更重要的是,由于种的是族田,收获自然也就是族内的收获,和你个人没关系,收上去的粮食转个手再发给你,大概也就是不饿死你的量了,否则如果种多少你拿多少,主家拿什么来过锦衣玉食的生活啊。

因此从个体来说,损失最大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些有族内话事权的族老们。

当不需要族内分田的时候,这些族人,真的还会听从族老们的指挥吗?

耿武看着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了,耿家堡依旧堡门紧闭,没有一点要开门的意思。

“竖起来!对,就这样!”

一声声吆喝声吸引了耿武和其他豪强们,这些人寻声看去,看到刘大带着数十人正在搭建什么军械。

“这是?”耿武走上前问道。

“这是配重投石机,当日在界桥,我们就是靠这个大败袁绍的。”刘大介绍了一下说道“此物能抛巨石,这样的城墙根本挡不住他的几下攻击,就会倒塌。”

看着这投石机距离城墙足足快一百二十步,抛石机还贴心的配了一个箭盾,除非对面也有这样的抛车,否则根本伤不了这投石机半根毫毛。

耿家堡有吗?

有个毛有,毛都没有!

耿喜在堡墙上看着树立起来的投石车,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老夫不就是闭门不出么,又没扯旗造反,有必要这样拿抛车出来轰吗?

首节 上一节 620/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