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627节

乐进见曹操发出信号,便让两个小队再次耕耘了起来。

古代田地就是一切的根基,一个合格的士人不仅仅要通经文,会骑射,也要懂农事,陈宫二人一见铧犁的速度,都是一脸喜色。

“此物大妙!公子为我兖州立了大功了!”程昱先把这功劳丢给了曹昂,听得曹操连连抚须点头。

不管什么年代,你夸领导不如去夸领导孩子。

“子脩此次的确收获不少,除了此物,还有造纸术、印刷术等奇门之法,我已经派了工匠去青州,待学成回来,我兖州士子也有看不完的经文书籍了。”

“明公,有了此物,明年我兖州便可不再缺粮!”陈宫也拱手贺道“明公当尽快组织工匠,打造铧犁,分发各地郡县,组织春耕开荒之事。”

“我便是要和你二人商议此事,枣祗除了送来此物,还说了青州屯田之法,青州黄巾投降后,马镇北便将黄巾军编户分田,使得青州大丰。

枣祗以此为基,设屯田之法,劝我在兖州没收荒地,分发流民,组织屯田,官民两便,尔等以为如何?”

“没收荒田?敢问明公,如何为荒田?”程昱问道。

“是啊,现在各地都已收割完毕,从表面看,可都是荒田了。”荀彧接过话茬,然后看了一眼皱眉思索的陈宫。

“年关将至,春耕也就不远了,此事时间紧迫,既然实地看也看不出来,就不看了。

且按税薄记载,如去年没有缴纳税赋的田地,必然就没有种粮,则为荒地!”曹操说完,看向了陈宫和程昱。

图穷匕见!

荀彧微微颔首,果然和他之前所想的一眼,曹操既然要学马强,必不会只学一半。

“什么?万万不可啊!”陈宫当即吓得头发都要立起来了。

没有缴纳赋税的就是荒地,那各大士族手里的田地不得有一大半得被没收了。

这得出大乱子!

“哦?公台觉得不可?不知道为何不可?”曹操眯着眼睛,满脸微笑的说道“难道说有兖州也有逃避田赋的吗?”

陈宫张了张嘴,这事情是这么个事情,但不能直接这样说啊,他看向程昱,却见程昱不但没说话,反而往曹操那边走了一步。

“明公!自董贼乱政以来,天下大乱,不少百姓流离失所,他们看到有田地没人耕种便会自行耕种,种了以后,又因为不在官府名册上而逃避了赋税,如果直接没收这些田地,恐怕会有很多百姓因此生怨啊!”

麻蛋,总算是想到个理由了。

“既是流民,正当编入名册,去年没交的赋税,不让他补缴便是官府恩典,待分田后,他自可有田耕食,公台多虑了。”

陈宫看着曹操的笑容,急的一头是汗,自己的脑袋怎么就这么慢啊,快点想个法子阻止明公啊!

第四百九十二章 大明星——边让

“既然两位都没其他意见,此事就这样定了!”曹操大袖一挥,对陈宫说道“公台,你明日便发布告令于各郡县,此事事关重大,拜托了!”

说着,曹操对陈宫深深一拜,陈宫看着曹操这样,不由苦笑了一下,明白曹操这一拜绝对不是因为要自己发布告令这样的小事,更是要自己穿针引线说服各地豪强士族配合屯田之策。

荀彧在边上劝道“公台,我兖州北有马强,西有董卓,东方陶谦虎视眈眈,南方袁术贼心不死,急需钱粮兵勇扩军备武,屯田之法乃富国强兵的不二之选,还请公台相助明公!”

荀彧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宫也只能咬牙对着曹操一拜道“明公对宫有知遇之恩,宫必将全力促成此事!”

曹操大喜的抬头道“如屯田策能成,公台乃第一功!”

陈宫摆摆手说到“但还需明公答应一事。”

“何事?”

“既有铧犁之便,各士族豪强必将开荒,请明公下令,凡开荒田地,免田赋三年!”

曹操知道这是陈宫准备拿去和各士族谈判的条件,但士族豪强的田是最多的,如果免了田赋,即使屯田也难以收集足够的钱粮。

“减半三年,如何?”

陈宫看着曹操的眼睛,拜道“诺!”

陈宫从年轻时就喜欢结交名士,只要是兖州说得上名号的士人,即使不是他的朋友,也必然是他朋友的朋友。

要不是这样强大的人脉网,陈宫也没法帮曹操穿针引线,最终拿下兖州这块大饼。

陈宫一回府便立即写下多封书信,均是劝各地士族相助曹操完成屯田的。

但面对金灿灿、血淋淋的利益,兖州的各大士族哪里会因为和陈宫的交情而让步呢。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当下命令各部兵马严阵以待,谨防有人作乱。

陈宫收到各地的回信,大都是希望陈宫再劝一番曹操,他知道只靠书信沟通此事恐怕难成,便找到曹操,准备以自己的名义邀请各地豪强士族到鄄城一聚。

至于什么名义嘛反正陈家也有不少人,总有人是最近过生日的。

——陈留边府

一个中年人看着手里的书信,笑着扬了扬对堂下众人说道“看来曹阿瞒确实是急了,居然以陈公台三岁稚子的名义召吾等前去,阉宦之后就是阉宦之后,上不了大雅之堂。”

说话的是边让,字文礼,他少年成名,善于辩论,辞赋,和陶丘洪、孔融齐名,在初平六年被任命为九江太守,但在董卓之乱后,面对袁术兵压扬州的场景,他直接弃官逃回了兖州,但因为名声在外,倒是一直宾客盈门,就连张超也是其座上客。

首节 上一节 627/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