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735节

昨夜大家都喝了不少,肚中早已饥饿,吃着菜肉馅的包子,楼班等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可比他们平日里吃的胡饼什么的可好多了,三口两下吃下,又啃一口油条,喝一口豆浆,人生~~完美!

楼班一边吃着,一边看着四周的红星营营众,不由摇了摇头,自己乌桓贤王吃的东西,还不如红星营一个普通百姓。

楼班越想越觉得乌桓和大汉差距太大了,这种差距,是一种让人绝望又向往的差距。

颇有一种后世十年代华夏看灯塔的感觉。

早饭吃完,马强没有立刻准备开会,而是带着他们先来到了纺织厂。

羊毛可以编织这件事情其实乌桓人都知道,但怎么让这个成本下来,让羊毛纺织后没有羊脂特有的膻味才是关键。

怎么去味清洗这个步骤,马强没带他们看,而是直接带他们来到了纺织车间。

一个巨大的车间内,一台台纺织机正在工人的操作下吱呀吱呀的运动着。

“这个叫做多锭手工纺纱机,有了此物,一个人可以同时纺多根纱,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五锭版,也就是一次性可以纺五根,如此一来,生产效率就大大提高了,而且这个纺车的潜力还很大,预计很快就会出现同时纺八根、十根乃至更多的纱的纺机。”马强对楼班等人笑道“你们的羊毛原来是多的我们消化不了,可有了这个东西,很快就是你们的羊毛少到我们几天就纺完了!”

难楼等人都明白这样的纺纱机给羊毛业带来的冲击是什么,羊毛嘛,只要羊多就可以,问题在于怎么消化这些羊毛,现在看来,羊毛再多镇北军也消化的了,那养羊还不得发大财了!

“不过羊毛运来运去,太麻烦了,我准备日后在你们各部设立工厂,直接在当地纺织,你们可有兴趣入一股?”

难楼几个人眼睛都红了,这哪里是入一股,这根本就是在分钱!

衣食住行,只要有人就有生意做,羊毛才多少钱,羊绒布多少钱,这是多少倍的利润啊!

想一想,难楼几人就觉得呼吸快停滞了。

难楼还想继续问马强这纺织厂的详情,却见马强抬腿就走,边上陪同的林海笑道“几位,请吧,我们该去下一个地方了。”

利诱结束了,该威逼一下了。

听到马强要走,难楼几个人都急了。

还去啥地方啊!这金山的事情哦差点忘记这是别人的地盘了。

马强带着他们来到了下一个参观地点——红星营钢铁厂。

红星钢铁厂,虽然如今的规模已经在渔阳钢铁厂之下了,但依旧每月产钢铁一百多吨,别觉得少,南阳是汉代的冶炼大郡,最大的炼铁炉日产也不过一吨左右,而整个大汉的钢铁产量,一年也不过两万吨。

而马强如今的红星、渔阳两大钢铁厂,月产钢铁已经超过了五百吨,而更大规模的蓟县钢铁厂和邯郸钢铁厂已经在规划中,等这两座钢铁厂建成,四大钢铁厂的年产量将超过三万吨,也就是说,光看钢铁产量,马强控制的三州产量已经快要超过整个大汉其余地方了。

因此,在马强眼里,红星钢铁厂已经有点小了。

不过子啊马强眼里的小,在楼班等人眼里,这就是神迹了!

第五百八十章 谁赞成?谁反对?

当看到冒着火星的红色铁水就像河水一样从高炉中流出来,然后形成一个个铁锭,接着被水力锤敲打变成各种器具的粗胚,最后被铁匠精打成各种农具、军械,这种流水作业,看的楼班等人眼睛都快瞎了。

什么叫震撼,就是你觉得是珍宝的东西,在人家那堆得和山一样,这就是震撼!

看着就好像垃圾一样堆着的各种农具、军械,楼班几人口水都流出来了,这得多少钱啊!

但一想,就觉得有点要命了。

钢铁是什么?是生产力,是战斗力,只要有钢铁,就有精锐的军队,乌桓也有冶炼的能力,但乌桓的钢铁产量简直可怜的要命,一年恐怕一百吨都没有,而且质量还不咋地。

而且这只是红星营,是马强起家的地方,那么青州、冀州乃至盛产盐铁的渔阳是什么情况,想想就觉得害怕。

看着楼班等人的眼神,马强微微点头,火候差不多了,这才带着他们来到会议室。

郭嘉和贾诩早已在会议室候着,墙上是一面巨大的地图,楼班几人一眼就看到了被标注出来的乌桓各部的位置。

这样精细的地图,在这个时代就代表对一个地方的控制力,看着连部落边上的山林走势都被标注出来的地图,楼班几人再不明白马强此次是早有准备,那脑袋就早该被被人割了。

“乌桓,乃东胡余部,东胡,乃昔日黄帝后裔,和我汉人同为炎黄子孙,华夏后裔。”

马强一开腔,楼班几人都紧张了起来。

这个基调,好像起得有点高吧?

再说了,我们乌桓人是东胡余部是没错,但东胡是黄帝后裔的事情,可是你们汉人说的

就欺负我们乌桓人没史书吧!

马强不管他们继续说道“如今我大汉虽有奸臣在朝,但朝廷将幽、冀、青三州军政交给了我,乌桓做为大汉的子民,幽州藩篱。你们各部百姓过的好不好,我就必须关心!”

乌延低着头,嘴里低声嘟嚷着“谁要你关心了”

“如今我三州的百姓已经远离战乱之苦,分得田地,孩童有学堂可上,病患有医馆可医,粮虽不多,足以温饱,家虽不富,也可添衣,但再看各部乌桓百姓,多受黑白二灾之苦,鲜卑扰边之祸,我每次想到这里,我就很难受啊。”

马强说着,伸出衣袖擦了擦鬼才知道有没有的眼泪,看向下面众人道“我就问诸位先生,为何我汉人可以过好日子,乌桓人却不行呢?”

贾诩立刻站起来说道“在下当时说,乌桓人也是人,当然也可以过上好日子,只是乌桓各部缺少善政良策,缺少良师百工,故而如此。”

“我又问,那如何解决呢?”

首节 上一节 735/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