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790节

刘协在几个宦官的陪同下小心翼翼的走上台阶,坐到龙椅上刚刚吸一口气,就看到牛辅和董旻瞪着自己,急忙喊道“诸位爱卿快入座。”

只见牛辅、董旻率先坐下,杨彪等人这才依次入座。

汉朝的朝堂还没后世那么喜欢让人罚站或者罚跪。

“诸位爱卿,可有事启奏?”刘协看向董旻和牛辅,说是问众人,但实际上就在问这两个话事人。

“陛下,逆臣马强派使者前来朝贡,此时正在宫外,不知该如何处置?”董旻轻抚和自己老哥同款的大肚子,抬头问道。

逆臣?你们两就是最大的逆臣!

刘协心里默默念了一会,然后求救般的看向杨彪。

杨袁两大世家,袁家在朝堂上已经被一扫而空,而杨家却因为杨赐对杨彪的嘱咐,一直明哲保身,存活了下来。

如今王允已死,士族们渐渐重新聚集在杨彪旗下。

杨彪,这个神隐数年的士族大佬,终于被推上了前台。

杨彪之后,还有太仆韩融,侍中刘艾等人,都是保皇派。

“陛下!听闻马子玉已经平定三州,兵甲数十万,其势已超袁绍等人,为关东第一诸侯。

其今日来朝,可见其心依旧效忠朝廷,又闻其聚大儒,修文书,文治之名,享誉海内,陛下当对其封赏,以嘉其心,引其再贡,使朝廷得利。”

杨彪出列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董旻几人倒是也听懂了。

人家马强现在兵强马壮,是真正得大佬,又是来送礼的,这当官不打送礼人,哪里有往外推的道理。

第六百二十七章 进贡(下)

这话是没错,但董旻等人生气的是这马强送什么不好,送书算怎么回事!

我董旻(牛辅)像看书的人吗?

你但凡要送点钱来,要什么官位没有啊?

刘协听了杨彪的话,连连点头,却又不敢做主,再看向董牛二人问道“两位将军,以为如何?”

二人对视了一眼,良久才点头默许。

公孙方穿着朝服,进入朝堂,恭恭敬敬的对刘协拜了一番,然后拿出马强的亲笔文书念了起来。

这文书也是老一套,就是一边哭诉追忆先帝对马强的恩典,一边恨自己不能到关中来护卫刘协,然后再说担心刘协在关中待的不开心,正好自己最近组织编写了一本书,送给刘协解闷。

得,听了半天,果然没钱。

“这《字典》有何用?”刘协其实早就听人说过此事,因此有些好奇。

公孙方打开进贡的箱子,拿出一本字典说道“许叔重著《说文解字》,内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共10516字。

即一童子得此书,也可无师自通天下文字,读百家文章。

但我家将军少年学文时就觉得《说文解字》内收字太少,且检字困难,内容简单,因此邀各方大儒,费十年光景,得此《中华大字典》,此书内收字三万余,可通过读音、偏旁部首等多法检字,每字注有反切注音、拼音、出处、来源参考等,使得天下文人可凭借此书以简驭繁。

我家将军已经决定廉价对此书印刷,传于世人,我家将军以为,千年之后,世上即使有文人不知马强,也不会有文人不知《字典》。”

董牛等一群武夫听得直皱眉,这都啥啊,不就一查字的书吗?有啥了不起的。

而边上的杨彪等人,眼珠却是瞪的一个比一个大。

十年?

三万多字??

他们可是知道十年前马强在做什么,十年前的马强,不应该还在幽州当野夫吗?那个时候就在准备《字典》这样的传世之作,这家伙当时才多大?

“陛下,老臣想观看此书。”一个大臣直接忍不住站起来拜道。

“蔡尚书想看? 自然可以。”

公孙方看向那人? 这才知道这大臣是大儒蔡邕? 先拜了一下,然后让侍从把一套字典送到蔡邕的面前。

蔡邕一翻,眼睛就亮了。

不说这书怎么样,就这字? 这纸? 这印刷,这书就的确有资格成为贡品了。

再看书? 一看了不得啊,蔡邕也算学富五车的了,但看这字典上的每个字的来源解释还是觉得颇有收获? 他知道现在还在上朝? 强忍着不多看,而是对刘协拜道“陛下,此书真乃当世隗宝,只此书? 本朝文治之名? 必将流芳百世!”

???

董牛二人看向已经一副迷弟样子的蔡邕,一脑袋的问号。

我说大佬,这书有这么夸张吗?

“当真?快快将此书送上!”

公孙方看了伪装成侍从的赵火一眼? 赵火立刻将一套书放在托盘上,由宦官端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790/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