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848节

“不过是一些家眷罢了,丢了就丢了,男儿当建功立业,岂能留恋于床榻之事?

河北既然无我等立足之地,我们就去河南!”

“将军,我们去哪里?”

张燕吸了口气,让大脑中的氧气多一点,快速思考的说道“河南诸侯众多,但能容得下你我的,也只有兖州曹操,豫州袁术。

袁术太远,何况他的才能还不如袁绍,曹操则不然,昔日他和马强在青州齐名,我们去投曹操!”

说完,张燕又看了一眼黑山道“不过不能就我们这些人去,走,去联络各个山头,只要愿意去的都带走,他日如果曹操得胜,我们说不定还能杀回来!”

“诺!”

还在苦等张燕来攻的司马俱怎么也想不到,张燕居然会这样决绝,这么多年过去了,张燕也已经结婚生子,其子张方就陷落在黑山中,而张燕居然连儿子都不要了,直接带着兵马往南而去,而且还一路招兵买马,等到延津准备渡河的时候,人马又重新膨胀到了数千人。

当然,当他到了延津发现对面的局势和河北一样发生了天崩地裂般的巨变,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六百七十三章 匈奴来降

白土关外,征北军大营

马强伸着懒腰走出大帐,一日夜没睡的他,可算是补了个好觉。

一醒来他就得知赵云和太史慈正在等待自己接见,而且赵云还已经击溃了匈奴骑兵,并且俘获了其统帅呼厨泉。

“见过明公!”

赵云和太史慈一同来到马强的面前,而在赵云的背后,还有几个被五花大绑的匈奴人。

袁绍的快速溃败让被派去牵制赵云的匈奴骑兵倒了大霉,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他们,在一觉醒来后就惊讶的发现,白土关以东,就剩下了他们这些草原骑士了。

当然,在看到虎视眈眈在两边布阵的背嵬军、玄甲军以及第九军的呼厨泉,觉得这种孤独的感觉一点也不好。

当即,呼厨泉就发挥了几百年来匈奴勇士面对优势汉军的英勇作风下马请降。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和张燕一样,呼厨泉也认为袁绍已经完了,河北必将被马强一统,匈奴人要么归顺马强,要么,就只能选择死亡。

至于击败中原诸侯这样的选项,在司马家八王之乱搞得中原空虚前,是不存在匈奴人的脑中的。

“子龙和子义辛苦了,快坐这几位是?”

“败军之将,匈奴右贤王呼厨泉,拜见征北大将军!”

呼厨泉带着几个匈奴将领跪倒在地,对着马强就开始磕头。

“匈奴人呼厨泉,你来我邺城时,可见到了那京观?”马强的语气瞬间变低了八度“听闻你们在并州烧杀抢掠,过的很痛快啊。

放心,你先去,要不了多久,你们在并州的族人就会来和你团聚的。”

说着,马强挥手就让左右把呼厨泉推下去砍了。

呼厨泉急忙大叫“大将军为何对匈奴偏见过甚?匈奴内附大汉百年,早已是汉家鹰犬了,还请大将军三思,三思啊!”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族人,呼厨泉都不得不做最后的努力。

“哦?偏见?让他回来!”

呼厨泉等人再次被推到马强脚下。

“百年之前的事情过于久远不提,自我大汉内乱以来,你们匈奴是在边疆守边,还是趁机杀戮我汉民,抢夺我汉土?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地,如今是听汉令,还是听单于令?

那并州刺史张懿、西河郡守邢纪,都是何人所杀?

袁绍带你们入冀州,你们可有杀掠百姓?

你说我对你们匈奴人有偏见?

我告诉你,我看匈奴人就和看乌桓、鲜卑、羌人乃至汉人一样,我只憎恨那些威胁我大汉安危,杀掠我大汉百姓的人罢了,不管他是什么族裔。

现在,你觉得你是不是该死啊?”

呼厨泉的眼珠一阵乱转,背后冷汗直冒? 突然? 他想起来在赵云部看到的乌桓人和鲜卑人? 急忙叫道“乌桓、鲜卑,和我匈奴何异?为何大将军只对我匈奴如此?还请大将军饶过匈奴,匈奴必将献出并州各郡,为大将军做礼!并愿意世代放牧长城之外? 为大汉靖边!”

呼厨泉的价码直接开到了最低? 可以说只要让匈奴活下去? 干什么都行。

马强看着一脸络腮胡? 圆眼阔嘴的呼厨泉? 还真的开始犹豫了起来。

并州的西边就是大漠,根本不适合农耕为主的汉民居住,北方的草原更别说了? 更是草原民族的狂欢之地,征北军接下来就要开始反攻进入并州? 那么如何治理安稳边境,再次成为了马强的难题。

历史上的曹操? 其实就是拿匈奴守边的,曹操先后将南匈奴分为五部,择立贵族为帅,又将这些贵族的子弟软禁在中原,然后另选汉人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把这些匈奴部落安置在并州边境,一直到晋朝的司马炎时期都一直保持着这种方式,从而稳定了边疆。

但随着八王之乱,中原空虚,这些手握悍卒的匈奴首领接连反叛割据,当时的刘渊统领五部匈奴,在并州独立称王,甚至自称继承汉朝正统,开启了五胡十六国的乱世。

而刘渊,就是刘豹之子,于夫罗之孙,值得一提的是匈奴另外一员大将去卑,在后来成立了独孤部落,是胡夏建立者刘勃勃之五世祖,后来还被追认为皇帝。

可匈奴人的反叛,说到底还是晋朝司马家自己内乱导致的,即使没有匈奴人,不还有其他无数异族么。

首节 上一节 848/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