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905节

这种行为叫做借母生子,是穷人繁衍后代的无奈之举,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古代乃至近代到处都是,有的女人专门以此为生赚取钱财好养自己真正的家,比如在后世的南方,就叫这种女子为狃花女。

杨虎的父亲是幸运的,第一胎就生了男儿,有的人花钱生了女儿,则只能把女儿卖掉,再存钱继续借母。

只希望后世的华夏,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吧。

杨虎的父亲也是樵夫,也没什么钱财,因此两人一起也只有一套过冬的衣服,谁要出门就谁穿,不出门的则躲在屋内烤火取暖。

还好,在这里,别的不多,就木头多。

杨虎惦记着把木炭卖点钱换吃的和盐巴,因此脚步很快,没多会就出了山,远远的看到了县城。

武州很小,全县人口不过千人,也因此,所有人是真正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认识。

“是虎子啊,又来卖炭?你今日可是晚了,大概是卖不出去了。”守城门的军士看到杨虎走来,迎上去上了几句,然后开始检查起木炭。

说是检查,等检查完,一般都会少了一两斤的木炭,对此,杨虎是一点也不敢有异议的。

推荐下, !

因为他是野民,按道理是不能入城的,因此这几个守门军士对于他来说,就是天,一旦不让他入城卖炭,这个冬天他他和老父都得饿死。

“两位大哥,都是些木炭...嗯?这旗怎么换了?我记得以前上面的画不是这样的。”

“你还不知道?天天在山里都傻了吧?现在并州已经换天了,袁车骑已经死了,现在是马征北了,你进了城可别乱走乱看,城中有贵人来了。”

杨虎哪里知道什么车骑,征北的,在他眼里,这和他没啥关系。

但看向自己的扁担里的木炭,他突然觉得好像也有些关系,比如自己的木炭这次就一点没少。

“进去吧,刺史府有令,城门税取消了,也不再验证户籍。”

这两个军士当然不会因为城门税取消就改邪归正,纯粹是城门洞那还坐着一个外人,县长说了,现在要收敛一些。

按照汉法,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因此武州县为县长。

“卖木炭喽!刚刚烧出来的木炭!卖木炭喽!刚刚烧出来的木炭!!”杨虎一边吆喝着,一边紧了紧身上的衣服。

他这个衣服,不能说是百家衣,应该算是百兽衣,是各种兽皮的边角料拼起来的。

好的兽皮,都是要卖钱的。

大概真的来晚了,富贵人家已经买完了木炭,过了晌午,木炭才卖出去不到三分之一。

而按照他的经验,下午是不会有人再来买木炭了。

看着手里可怜的几铜钱,杨虎叹了口气,这么点钱,也就能换来这两天的口粮了。

最近的粮价,呵,涨的那叫一个快啊。

“铛”一声锣声吸引了杨虎的目光。

“都过来!都过来!县长有话和大伙说!”

武州城很小,也就一条大街,杨虎要卖木炭,自然是在这大街上卖,而县衙,当然更是在大街上。

杨虎看到衙役护着一群贵人出来,急忙扛起木炭就要跑。

他还记得上次敲这个锣,就是征兵的,要不是他跑得快,恐怕早就死在外面了吧。

第七百二十三章 什么叫做福利(中)

大街上不仅仅是杨虎如此,其他的百姓也是一个个的就准备跑,而县长看到四周的百姓一片慌乱要跑的样子,顿时大感面子上挂不住,哼了一声,边上的县尉立刻骂道“都不准跑!谁再乱跑,统统抓起来打板子!”

县尉的威严还是很足的,或者说板子的威严还是很足,在板子的威胁下和一群衙役的驱赶下,七八十个百姓被赶到了衙门门口。

“徐县长,我看县城人口不多,不如让所有人都到这里听一下这个喜讯吧。”

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杨虎惊讶的看到平日里神气的不得了的县长面对这个年轻人面上全是他熟悉的笑容。

因为这个笑容,平时都是杨虎挂在脸上的。

他还听一个人说过,他这个表情,叫谄媚。

“袁特派员说的对,就该这样办,刘县尉,还不快去!”

杨虎顿时发现,县尉居然也露出了那种叫谄媚的笑容,他不由的好奇其这个年轻人的身份,这到底是谁啊?

这个年轻人的胸口还别了个奇怪的小圆牌,上面是红色的五角星和他不认识的字。

很快,刘县尉就挨家挨户的开始敲门叫人,城门也开始只进不出,没多会,数百号人都被聚到了县衙门前,原本还算宽敞的地方顿现拥挤。

没办法,上户籍上的百姓的大半人都住在这县城内。

“好了,人也到的差不多了,今天召诸位乡亲父老来此,为的是一件大好事!

大家应该都知道,如今并州来了新刺史,是征北大将军府表举的寇宪寇使君,寇使君知道我们并州苦寒,特地上书征北大将军,批下了数万皮羊毛布,将分发给我们并州的贫苦百姓!

而我们武州县,也分到了一百五十匹!此乃明公恩德,是给你们的新年福利!你们都要感恩!”

首节 上一节 905/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