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科学家闯汉末 第971节

曹操不怒反笑道“嚣张?我就怕他不嚣张啊!元让勿怒,后面你有的机会教训曹性,不过现在还是要隐忍一下。”

夏侯渊眨了眨自己的眼睛,不明白曹操是什么意思。

“明公,在退兵之前,得让吕布相信我们真的要退才行。”戏忠将折扇收起来,当木棍一样指向地图上的一处说道“听闻陈宫已经到了此处,不如用此处做文章,如何?”

曹操看着地图,微微点头道“我这就下令,让他们依计行事。”

另外一边,陈宫和张辽已经将李整、李典等部围困在山阳郡郡治昌邑,此时正日夜攻打不停。

昌邑所在的位置是泗水之南,在济阴郡的东方,张辽等人拿下乘氏后无论是往南还是往东,都必须拔除这根在泗水边的钉子。

而一旦拔除了这个钉子,接下来陈宫等人就可以绕过大野泽,攻向曹军的后背寿张、范县。

也因此,退到这里的李整等人都是拼命抵抗,不敢后退一步。

李典看着城墙下面的张辽,气的牙痒痒又无可奈何,张辽在他眼里就是他的死敌。

“张文远...他日我必要杀你!”

嘴嗨归嘴嗨,真刀真枪打起来,该怂还是得怂。

陈宫在城下骑马围着正在厮杀的城池转了两圈,找到了一处因为失修而有些低矮的城墙,让张辽亲率精锐猛攻此处。

这一下让城内的守军压力倍增。

“报!!温侯的信使到!”

陈宫挥手让人过来,等信使将吕布的战况告知陈宫后,陈宫点头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曹操虽然着大半年修整恢复了不少,但骑兵依旧不如我军,只要在平原野战,他就不是我军的对手!

好,回报温侯,十日之内,我一定会拿下山阳,然后转道东平!”

而几乎同时,城内的李整也得到了曹操的书信。

“什么?让我们择机让出山阳?”李典看到书信,急道“明公难道疯了吗?山阳一破,我军侧翼就全部暴露给吕布了,到时候前后受敌,岂不要满盘皆输?”

因为受伤而躺在城头上的李整则坚定的说道“父亲说过,明公乃不世英雄,更何况我们都是军人,军人就要服从军令!”

“兄长,我们可都是步兵,张辽麾下有不少骑兵,一旦撤军,恐怕不少兄弟都得...”

李整吸了口气道“能战反退,必有深虑,我们不能误了明公的大事。

曼成,要是平日,你想当文官、谋士我也不会拦着,但现在我身受重伤,这几千人都是因为信任我们李家才跟着我们南征北战到现在的,一旦我有万一,你就是他们的首领了!”

“兄长!”

“无需多言,此事就这样定了!”李整拿出一家之主的气势说道“不过即使是败退,也不能让陈宫、张辽看出端倪来。

这样,今晚就派几个心腹军士出城投降,就说城中少粮,鄄城又不发粮草,城中已经快支持不足了。”

“不发粮草?如今刚刚秋收,鄄城并不缺粮,恐怕陈宫不信吧。”

李整笑道“不,只要说明公觉得我们李家是兖州士族,担心我们尾大不掉,所以故意不发粮食,好消耗我军实力就行了。

陈宫一直不相信明公会善待兖州士族,所以才会反叛,如此说,他必然相信!”

李典一听,可不是么,喜道“好,我这就去安排!”

第七百七十五章 造笼捉虎(上)

???

当夜,数个曹军逃到了陈宫军中,尽说城中缺粮之事,还将军中猜测为何会缺粮的原因说了一通。

别说,陈宫一下就信了三成。

至于为什么才三成,那都是因为陈宫自己就是个老狐狸,平时都是他骗人,哪里会没防备,只见他直接给这几个军士灌了泻药,看这几个军士到底吃不吃的饱饭。

也多亏了白天这几个李家军的骨干精锐都奋战了一天,还真的没什么时间吃饭,加上担心进陈宫军营后,陈宫会试探的给他们饭吃,因此也都特意没吃,这拉出来的还真不多,否则人头当场就得被拿下。

陈宫见这几人肚中空空,真的是没吃饱饭的样子,顿时信了七成,有七成的把握,足以冒险了,陈宫便招来张辽商议一番,决定加紧攻城,并且让军士在城下烧火做饭,喝酒吃肉,以削弱城中的战意。

就这样吃了三天,终于在一个晚上,昌邑城内冒出大火,李整等人撤军了。

陈宫和张辽都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战机,追杀一夜,斩首数百,才得胜归城。

“太好了!山阳一破,我军就可以直攻东平了!”张辽看着火势渐渐熄灭的昌邑城,对边上的陈宫笑道。

陈宫抚须思虑了一番,摇头道“李整虽然大败,但实力尤在,要想攻东平,尚需攻取金乡、巨野两地,与其如此,不如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

“对,让曹操不得不分兵往南,以便温侯得胜!只要温侯得胜,兖州就是我等的掌中物了!”

张辽以前跟着吕布打仗,核心就是一个字,干!而跟着陈宫后,他发现打仗还有这么多弯弯绕,不由有一种看师父的眼神看着陈宫,对陈宫的意见也是全盘采纳。

张辽和陈宫自此分兵,一路去围巨野,一路去攻金乡,两军遥遥呼应,但让陈宫没有想到的是,李整根本没有滞留在这两地阻击他们,反而是穿城而过,直接撤往了寿张。

寿张,是曹军最大的粮食基地,是曹军的根基所在,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李整撤军到寿张增强寿张的力量也说得过去。

首节 上一节 971/15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