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350节

林淮唐回绝了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的请求,在回到北京后的第一时间并没有接见任何协约国阵营的外交官,但也没有接见任何德国或奥匈帝国的人员。

他踏着暮色中的秋风回到了北京,深色的红叶已然布满香山,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林淮唐在警卫人员的陪同下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茫茫苍苍的华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这座古老的北京城,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俱成了点缀,千山染红,万林红遍,赤色的叶子就在高山坡上,满眼都是,透着阳光,半黄半红。

中央警卫旅旅长孙宁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

他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又说:“怪不得叫香山。这是枫叶吗?”

中央政治保卫局局长王亚樵,还有另一位世人熟知但如今已经改名换姓的政保局重要干部,东北站站长淳和——他如今改了名字,叫做戴春风。

戴春风指着映红的大树,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

林淮唐站在满山的红叶香里,本来这一路攀山而上,就连那些身手高超的警卫员们都有些疲累,但林淮唐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象不快,可其他人总是落在他身后,老跟不上,脚步轻松却又坚定。

林淮唐指着山巅处的位置,对着朝阳的方向说:“今后要在那里也树一座碑,纪念这次反对帝国主义干涉战争的烈士英灵。”

林淮唐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不是立刻处理外交和中日、中德等国的谈判事务,而是优先为前线死难烈士们确认一块公募和纪念碑的位置。

警卫战士们心中俱是一暖,旅长孙宁感叹说:“红军的战士都是军人,和旧社会的一个兵截然不同了。”

不过王亚樵和戴春风两人都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王亚樵走到密林中,穿过布满红叶的山路走到林淮唐跟前的近处:“主席,低调俱乐部的人员名单已经搜集完毕。汪精卫主动出首投诚,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您看?”

林淮唐挥挥手:“立刻收网,把这批人处理干净,免得再闹出什么泄密的丑闻影响到谈判大局。”

王亚樵低下头:“现在就收网吗?这……”

现在就收网,那低调俱乐部的不少线都可能断掉,一些骑墙派可能还不会彻底暴露出来。王亚樵对此就觉得有些遗憾,按他的想法低调俱乐部就正适合用来对国民党那群元老“钓鱼”,正好把这伙最有气候的反对派彻底解决掉。

但林淮唐自有他的考虑,旧国民党注定将成为上一个时代的殉葬品,没办法跟着中央革命政府踏入全新的觉醒年代。

那些没有觉醒的人,都将变得无足轻重,他们对时代将丧失任何的影响力。

像这样的一群反对派,林淮唐当然认为没有必要为对付他们影响到谈判的计划,继续扩大打击面的意义也不大,社会党今时今日的地位和力量,已经有足够的自信来蔑视旧国民党人了——当然那些低调俱乐部的成员都要由政保局迅速果断地解决掉。

只是一般受牵连的人,如果按过去林淮唐的做法,最好就是大做文章用以彻底击溃宋教仁和张謇等人,但现在的社会党、现在的林淮唐,都已经没有必要使用这种有点“脏”的方式了,他有足够光明正大的办法解决需要解决的人。

“英、法、俄三国的公使,还有美国公使及国务卿代表,都在天津开会,他们是急不可耐在等一个结果了。”

簇拥在林淮唐身边的这群人大部分都穿军装,王亚樵也是穿军装,戴春风则是穿了一身中礼服,只有顾维钧一人穿着笔挺的西装。

顾维钧刚刚被调任为林淮唐的秘书,也是负责外交方面的文件案牍起草工作:“主席,协约国不会支持我们歼灭熊本师团了,他们急于把日本人的军事力量转移到欧洲去参加大战。至于说美国,美国虽然立场和协约国不同,但他们也不想山东的战争再继续下去……”

林淮唐笑道:“美国人还算够朋友,美国社会党和产联的游说工作多少有点用啊,之前美国帮咱们顶着协约国加码干涉,短时间内中美关系是要有那么一段蜜月了。”

虽然顾维钧自认为在外交政策上他没有持任何立场,但在外界看来顾维钧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亲美派。

顾维钧说:“主席,虽然目前欧战形势,德军略占上风。但德国国力只与英国相匹敌,以一国之力绝无可能战胜英法俄的三国协约……美国派来了国务卿代表这样高规格高级别的人物,也是希望争取我国不要加入同盟国阵营。美国人虽然尚未参战,但他们倾向于协约国的态度是十分明显的,在协约国和同盟国发行的债券中,美国的银行家几乎只购买了协约国阵营的债券,这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对这场战争结果的预测。”

林淮唐当然无意和注定将会失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一条路走到黑,现在获得青岛和德国海军东亚舰队两大战利品以后,对德友好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自然。”林淮唐颔首道,“你来拟一份对协约国表示友好态度的文案,青岛我们肯定是不会松手了。但是像日本人在太平洋占领的那些德国殖民地,红军暂时也没有办法冲进大海里夺过来,这些岛屿我们都可以认可由日本军队占领。”

“被包围的熊本师团,可以保留轻武器、军刀和所有军旗,但他们不能携带任何重武器离开包围圈。”

林淮唐握住一片从枝丫上滑落的红叶,说:“给日本外务省24小时的考虑时间。”

顾维钧问:“这是最后通牒吗?”

“这是日本人掉进水里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24小时后,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对熊本师团发动最猛烈的进攻。”

王亚樵插嘴说:“日本现在当权的山本权兵卫内阁是海军派,说不定他们真有可能故意等到二十四小时的通牒时间以后再进行回复。”

林淮唐闻言顿时乐了起来:“日本有陆海军的固有矛盾,但倒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山本权兵卫内阁经过这次战争的打击,其实不管结果如何,倒台都是必定之事。他们现在没法做什么长远打算了,唯一办法就是尽快实现停火,如果能把熊本师团救下来,那至少对日本国内的长州藩势力还有点交代,不至于遭到太残酷的清算。”

顾维钧说:“我明白了,我马上去写好文牍,主席,美国公使芮恩施还希望可以单独和您会面一次……我以为美国政府的立场与协约国不同,这中间的差异或许可资利用。一旦对德断交,我国又不打算立刻加入协约国阵营的话,就还是有必要争取美国。”

林淮唐微微一笑:“好,这些都是旁枝末节,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在山东,还是在日本,走着瞧吧,大战结束以后,列强是没办法再把火烧到中国了!我们……大不一样了。”

第一百二十三章 订单

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原来是威斯康星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算是一名学者型的外交官,从他1913年正式出任美国政府的驻华公使以来,就一直秉持着拉拢中国的政策。

芮恩施是政治学和法学的专家,所以他对林淮唐的那些作品——包括《激进社会主义ABC》、《辩证法基础》、《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等书——自然也是非常上心,闲暇之余便会拿着小开本的红皮书在那里不断翻阅,好加深自己对新的革命政府的理解。

自从欧战爆发以来,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愈发盛行,民间反战情绪极为激烈,虽然协约国极力拉拢,但美国国内各界对于参战问题的反对声音还是非常大。

要说美国孤立主义的来源,那便要追溯至美国国父华盛顿的《告别词》

“要将美国建成自由进步的伟大国家,最为重要的是应该排除对某些个别国家抱永久且根深蒂固的反感,而对另一些国家则又有感情上的依附;不要与任何外国建立永久的联盟;美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这种地理位置允许并促使美国能推行一条独特的外交路线,使好战国家不能从美国获得好处,也不敢轻易冒险向美国挑衅。”

这种孤立主义所衍生出的便是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言下之意当然更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芮恩施和国务卿代表凯洛格一同上门求见林淮唐,他们对于能够甩开协约国单独和中国中央革命政府讨论东亚事务的机会非常热切。

美国国内的气氛受两股力量所左右,一方面美国愿意肯定一些放诸四海的,另一方面又需要为自己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寻找合理的依据。

美国人仍然无法相信发生在美洲大陆外的任何事,有可能影响到美国的安全,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也几乎没想过他们国家的一代人会参与进一场世界大战。

芮恩施和美国国务卿代表凯洛格身负的任务相同,那就是要和中国联合起来控制住日本,要竭尽一切手段尽可能避免欧战战火的蔓延。

凯洛格在等候林淮唐期间,喝了喝他并不太习惯的中国绿茶:“我们不寻求与世界命运的直接联系,我们要避免被英国人拖下水。”

芮恩施笑了笑,这款统一绿茶是新政府旗下国营工厂的拳头产品,由于采取了全新的生产工艺,成本又十分低廉,现在已经彻底席卷了中国南方和南洋的茶叶市场,但对美国人的口味来说这种苦涩的绿茶味道当然还是特别奇怪。

“政府已经确定要将我们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从公使级别上升到大使级别了吗?”

凯洛格脸上带着笑意,说:“先生,这不会影响到你!驻华大使的人选当然还是你。”

在后世,大使级外交关系是国与国交往的标配。但在二十世纪初的这段岁月里,两国之间是否派驻常驻使节,使节级别是公使还是大使,都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弱国在和列强国家的交往中,一般都没有大使级别这样高规格的外交关系。

只有少数大国和亲密盟国之间才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例如美国在西半球只和巴西还有墨西哥互派大使,现在美国希望将和中国的外交关系从公使级别提高到大使级别,除了美国在日本海军扩张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视东亚事务以外,也和中国在这次战争中表现出的惊人实力有关。

“林主席来了……”

芮恩施马上站了起来,主动迎接这位目前来说一举一动都开始引起全世界关注的革命巨人。

“芮恩施公使,我已经收到了关于贵国政府希望提高中美两国外交关系的请求。我国政府对此极为赞成,想来很快就能敲定两国互派大使,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事务,这也能给世界上除欧洲列强以外其他中小国家建立一种新型的外交关系模范。”

林淮唐与芮恩施、凯洛格一一握手后,微笑着说:“中美两国都力主中立,也是现在世界上保卫和平的最主要的力量,我们两国大有合作的基础。”

国务卿代表凯洛格垂下眼睑,低声说:“几百万士兵正如蝗虫一般席卷欧洲,文明世界的灯火渐次熄灭,在欧洲之外,我们都有必要携起手来,在这个非常时刻维系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对美国而言,中国的统一和安定,与我国的利益休戚相关。”

芮恩施也说:“主席阁下,我国除了希望能和中国提高至互派大使的外交关系以外,也希望能在维护亚洲和平的问题上与中国政府合作。”

“亚洲和平?这需要日本政府尽快收手。”林淮唐坐下说,“中国红军即将在山东发动一次最大规模的攻势,我们已经向日本外务省的官员提出了最为严正的警告……他们有二十四小时的时间考虑中国的提议,如果日本人拒绝,那亚洲的和平就很难到来。”

芮恩施和凯洛格两人相互看了看以后,异口同声道:“美国政府将会发表一个声援贵国的声明,表明我们的立场。”

中国作为列强的公共殖民地,俄国占据北满、日本占据南满和福建、法国占据广西和云南,英国则占据着整个中国最富庶的扬子江流域作为其势力范围。

身为后来者的美国人,已经无处插手这盘被列强们瓜分殆尽的大餐。因此美国秉持的对华政策,便是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美国人希望打破各国在华势力范围的藩篱,好方便本国资本和商品的输入。

这一点具体表现出来,可供中国外交利用的地方,就在于美国人同样支持中国政府排除和压制一部分外国列强的势力范围。

林淮唐需要的正是美国此时外交上的支持,只要美国表态保障中国的中立地位,这对急于分享欧战战争景气而不能也不愿再扩大战争的日本人来说,就是一大沉重打击,但同时也将给日本人一个体面的台阶下。

毕竟被协约国和美国联手压迫,最后不得不停战撤兵,这听起来可就比被中国红军彻底打垮而不得不撤军好听多了。

对日本国内各方势力与国民舆论来说,也更容易接受。

“外交上相关的具体事务,芮恩施公使可以和新政府的外交部部长唐绍仪先生谈一谈。”林淮唐说,“欧洲人陷入这样一场悲惨的大战里,所有国家的工厂都被迫转型生产军械武器,对欧洲以外的国家来说,其余商品的市场就会凭空增加许多……中国也有很多初级加工品希望能对协约国出口,在这方面我们与美国同样有共同的利益。”

国务卿代表凯洛格问道:“据我所知,中国虽然也有像华南海运公司这样的远洋货运公司,但运输能力和中国想要输出的商品规模差距还很大。如果可能,我国当然希望帮助中国填补这一海贸运输的缺口。”

林淮唐耸耸肩:“相关问题,代表先生可以和贸易部的官员谈一谈,若可能,中国政府当然乐得向美国采购一些大型的运输商船,还有其他许许多多中国急需要的初级加工设备,我想订单的总额最起码不会低于四到五千万美元。”

林淮唐握住凯洛格的手,笑道:“如果能够谈成这么大的一笔商船和加工设备订单,也就不枉代表先生专程来中国这一趟了,不是吗?”

第一百二十四章 停火协议

中国中央革命政府给出的二十四小时最后期限时间,正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日军虽然竭尽所能,拼尽全部力量试图救出熊本师团,但这么短的时间,无论是海军还是大本营方面正在动员的本土军队,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开抵胶东战场。

相反,白沙河一线的中国军队却越聚越多,重武器数量也飞快增加,整个包围网的兵力密度已经开始接近欧洲战场。

为了确保熊本师团不至于成为漏网之鱼,中革军委甚至下达命令又动员了多达三万人的公安部队和五万多人的赤卫队骨干,增援山东战场,沿胶济线前进,用于轮换前线久经战火的红军主力基干师,为这些精锐部队争取休整时间。

小小的胶东半岛上,红军兵力因此暴增至二十万人以上,这恐怕也是自从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军事行动了。

这样,不仅处于二十万红军团团包围中的熊本师团万余人其命运已然犹如风中飘零的孤灯,便是在海军掩护下暂时安全的广岛第五师团和若干独立混成旅团,也很可能遭到红军优势兵力的碾压攻击。

日本军队在胶东半岛北部的阵地,现在只剩下沿着海岸线薄薄一片纵深不超过二十公里的地区。一旦中国军队不计伤亡,冒着日本海军一炮炸掉一个连甚至一个营的猛烈火力,也完全有可能把这剩下的近三万日本士兵赶下海去。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数十年如一日的迅速膨胀起来,现在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财政能力当然都远超中国之上。

哪怕中国已经在社会党的革命政府领导下,实行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社会革命,整个国家的基层行政体系、组织动员能力和军队组织,都获得了彻底的革新。但以晚清以来每况愈下的国势,林淮唐所掌握的这个老大国家,国力比起日本来说还是相当悬殊。

但不管日本国内的潜实力多么强大,在此时此刻,在今天的胶东战场上,日本人就是没办法立刻把其本土动员的军队投送到战场上,也不可能把他们在本土和朝鲜生产的大量武器装备、军械弹药运到山东来。

不管日本在本土还有多少强大的军队、武器和战舰,在这一刻,山东境内的所有日本军队都很显然地成为了红军的人质。

代表政府的山本权兵卫内阁也好,代表陆海军的大本营军部势力也好,除非他们打算冒着政府垮台、军部势力大受打击的风险,并且拼着错过欧战战争景气刺激经济发展的天赐良机,来和中国打一场全面战争,那日本人就只有一条路可走

停战撤军。

唐绍仪一身晚礼服走下汽车,他摘下高筒礼帽,一手拄着文明棍,面对饭店前一整排的协约国外交官也毫不发憷,反而整个人都充满了意气风发的昂扬感。

“植之啊,我今天才算是明白了张仪当年挥斥诸侯的意气何在!”

刚刚自欧洲回国的原任中国驻英公使施肇基,因为他比较熟悉目前协约国国家外交部门的工作情况,所以被召回国内担任此次和谈会议中唐绍仪的副手。

首节 上一节 350/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