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68节

而陈其美的主张,一贯是在交通便利的上海筹建临时中央政府,他和江苏都督程德全早有谋划,也向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湖南各方发出通电,电请各省代表来沪集会,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这样,便形成了武昌和上海两个中心。

陈其美不屑地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黎菩萨能保武昌在北洋军的攻势下无虞吗?我听说北军炮火已经可以直接射进武昌城里,这种情况他叫各省代表去武昌,是要建立临时政府,还是要叫大家去被北洋军俘虏?”

在临时政府的落脚地上,宋教仁和陈其美意见一致,都反对在北洋军兵锋威胁下的武昌建立中央政府。

宋教仁还考虑到其他方面因素:“目前北洋军占据上风,革命党人更有必要建立统筹全局的临时政府,以向列强求得交战团体的身份资格。上海位居交通枢纽,便于各省代表往来,又是列强高度关注之地,在这里建立中央,也方便和列强谈判。”

上海方面的意见,在陈其美那通邀请各省代表来沪的通电里,已表达十分清楚:“自武昌起义,各省响应,共和政治,已为全国所公认,然事必有所取,则功乃易于观成。美利坚合众国之制,当为我国他日之模范。

美之建国,其初各部频起争端,外揭合众国之帜,内伏涣散之机,其所以苦战八年,收最后之成功者,赖十三州会议总机关,有统一进行维持秩序之力也。考其第一次、第二次会议均仅以襄助各州会议为宗旨,至第三次会议始能确定国会,长治久安,是亦历史上必经之阶级。

吾国上海一埠,为中外耳目所寄,又为交通便利,不受兵祸之地,急宜仿照美国第一次会议方法,于上海设立临时会议总机关。”

但宋教仁又说:“然则武昌为首义之地,引领全国民气,其通电发出又在先,据闻部分代表已经到鄂,沪与之争,恐将不利。”

陈其美的宗派观念很深,而且他坚持认为黎元洪不过一个旧官僚,有什么资格代表革命党人?一旦承认武昌组建临时政府,那么革命党多年来的心血,岂不是都落到黎元洪一干人等手中?

陈其美愤愤道:“克强真糊涂!他受黎元洪什么登坛拜将,以至于我们步步受人节制,于同盟会大局属实不利。”

陈其美所说的登坛拜将,是黄兴刚刚赶到武昌时发生的事情。

当时黎元洪效仿刘邦登坛拜韩信为大将军的例子,建筑拜将台,大张旗鼓封黄兴为帅指挥鄂军。

黄兴不察,冒然受封,结果就等于是同盟会方面认同了黎元洪的领导地位,承认了黎元洪有权力授予他人军权的地位,导致现在是一步错、步步错,整个革命势力都有被黎元洪篡夺的风险。

陈其美又说:“如果上海实在争不过武昌,渔父,我的意见是这样的。让各省旧咨议局各举代表一人,各省现时都督府也各派代表一人,均常驻上海,暂且视为国会机关。这样政府由武昌控制,国会由上海控制,同盟会还能有一定斡旋空间。”

宋教仁却不赞成:“国会机关要仿照美国,此乃一定不易之法。但府在武昌,会在上海,府会相隔数千里,办事肯定多有迟滞,太不方便,完全不适合目前南北交战的非常时期,恐怕难以被各方接受。”

“可恨!黎元洪胆大包天,真把临时政府建在武昌,导致各省代表被北洋军俘虏如何是好?渔父,不若我派一聂政荆轲之流死士,将黎元洪刺死如何?克强还在武昌,黎元洪若死,正可由克强接手军队。”

宋教仁被陈其美这种大胆至极的言论吓了一跳,立刻反对:“英士切勿胡来,引火上身,更会导致革命大局的崩塌!对于临时政府的事情,你也不要太担心,等孙先生回国后再处理吧!

我们可以同意各省代表去武昌开会,只要各省仍留一人在上海联络声气,作为通信机关,就可以为将来的变化取得一线余地。”

陈其美还很不服气,但他也明白大局如此,不容易改变,只好勉强称是。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渔父,林淮唐是你和克强的人吧?他太过分了,竟然将展堂兄绑去汕头。”

林淮唐在梅州进行革命活动时,同盟会的香港机关还是由黄兴、宋教仁、谭人凤三人负责。他们虽然都没有跟林淮唐见过面,但却有书信往来,也给过先锋队在人力、物力上很大的支持。

所以同盟会内部,自然把林淮唐当成黄宋一派的人。

黄兴和宋教仁都是湖南人,和广东人胡汉民并不完全是一路人;陈其美和胡汉民有一定私交,但也不算十分和睦。

三江两湖之人,在革命利益上,毕竟和两广人并不完全一致。

宋教仁说:“对,我来沪军都督府就是要说这件事情。英士,你看过林君汉发的解释通电了吗?”

“什么通电?”

“来,你看。”

宋教仁将林淮唐发出的下野通电交给陈其美看,说:“海珠亭事变各说纷纭,我们暂且不提。但就这通电报来看,林淮唐的确是大公无私之人。按理来说,事变责任七成在省城、三成在潮汕,但林淮唐却提出他和胡汉民两个人一起下野,共同承担责任的解决方式。

天下为公,不过如此。”

陈其美本来只是简单扫了一下通电,但越看却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就陈其美的了解,林淮唐一路席卷粤东、福建,并非是那种思维简单的单纯青年。

陈其美以为,海珠亭事变发生后,胡汉民和陈炯明两个人质都在林淮唐手上,他大可有其他许多方式迫使省城妥协,怎么会自解权柄,提出下野?

宋教仁感叹:“梁启超说中国的希望在于少年,我们虽和他宗旨不同,但此言非虚,从林淮唐身上可以看出,中国之少年的人格足可以屹立世界万国文明之林,与老迈腐朽的国人大大不同了。”

陈其美说:“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林淮唐真的会辞去国民军总司令的职务下野吗?怕不是什么障眼法。”

“都已经通电全国,还能有假?英士,我准备亲自赶赴广东,调和省潮,劝说省府放弃武力的手段。林淮唐用心至公至诚,我一定要劝说展堂答应林淮唐的全部要求。”

胡汉民成名在报《民报》,而胡汉民在《民报》担任主编时,《民报》的庶务和总编,就是宋教仁。

因此宋教仁才有自信,只要他出面,一定能够成功调和胡汉民跟林淮唐两人之间的关系。

陈其美尚有所疑虑:“闽浙谣传国民军拥兵数万虎狼之师,林淮唐真会这样大公无私地放弃一切吗?”

宋教仁对中国的青年人却是信心满满,他对林淮唐极为乐观:“通电已出,绝不有假。林淮唐下野以后,我会以人格担保他的安全——还有,英士,林淮唐在通电里已经公开表示,只要胡汉民跟他一起下野,国民军数万精锐就将由海路来上海,参加北伐。

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英士觉得价值几何?有如此精锐,你还担心黎元洪吗?”

陈其美对林淮唐和胡汉民共同下野的事情,不甚感兴趣。但宋教仁所说的北伐军,却让他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那可是一支刚刚光复了粤东和福建的精锐之师,如果能来上海,那沪军都督府的地位一定可以超过武昌。

想到这里,陈其美也兴奋起来:“好!渔父,我一定全力帮助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别的要求也没什么了……清廷已经将精卫释放,精卫与你和胡汉民,都是至交好友,就请英士开口,让精卫协助我说服胡汉民和陈炯明吧。”

摄政王载沣在立宪派的巨大压力下,已经将此前参与刺杀自己的汪精卫特赦释放。汪精卫和胡汉民、陈其美两人关系都非常好,所以宋教仁就希望通过陈其美先说服汪精卫,再由汪精卫来劝说胡汉民下野。

“只要北伐军来上海,让我做什么都行!”

第一百一十六章 林格瓦拉

下野通电发出以后,整个中国都为之震动,消息的波澜通过记者团又迅速传递到了整个东亚、整个亚洲,乃至于全世界。

汕头的记者招待会,称得上是世界历史到目前为止最成功的一次媒体表演。

哪怕是对于中国革命并不感兴趣的欧美新闻界,也对林淮唐这种新颖的媒体营销方式大感兴趣,关于林淮唐的新闻报纸,一时间可谓洛阳纸贵,他个人的声名完全超过了作为一个省级革命家应该处在的位置,隐然有了一种新媒体偶像明星的派头。

林淮唐很注意对各种新兴媒体的利用,在记者会结束以后,他又亲自陪同众多记者们移驾汕头官厅举办了晚餐会。

晚餐会上,林淮唐不厌其烦地摆出几十、几百个姿势,放任摄影记者们拍出了最吸引人的新闻相片来。

一战以前,大众传媒广播还没有流行起来,但林淮唐还是在旅港潮商商会的帮助下,亲自用留声机录制了一盘解释海珠亭事变的问答对话,里面分别使用粤语白话、闽南话、北方官话、日语、英语分别复述一遍,以保证绝大部分听众不需要借助翻译,就能听明白内容。

林淮唐甚至连回答时的用词用字都非常考究,尽量挑选了偏向白话,可以让中下层国民也能听明白的简单词汇。

此外,他还考虑到摄影相片大部分是粗糙的黑白照,冲击力远远不够。于是又通过陈嘉庚先生的渠道,分别从厦门和新加坡邀请来数位画家,在先锋队宣传部门的“指导”下,绘制了数幅关于海珠亭惨案的油画作品。

油画主要用于政治上的宣传,在大众传播性上犹嫌不足。

所以林淮唐还自己动笔,用他那多年未用的拙劣画技,创作了多幅简笔漫画,蔡绮洪看过这种全新的漫画形式后,马上受到启发,又雇来刻制印章的工匠,给林淮唐制作了富有特色的头像剪影画。

“画的太好了!”

工匠们总共绘制了二十多幅简笔头像剪影画,但林淮唐看到最边边上那幅时,两眼立刻放光,马上选中它作为推荐给记者团的官方肖像画。

印章工匠们把刻印章用的简笔画功力用到人物肖像上,居然让林淮唐感到一种苏联先锋派至上主义的艺术风格。

极致简单的线条和大块的简约色块,堆砌出一个睥睨傲世、脸上还带有络腮胡的坚毅面庞——因为大檐帽太给人克制的观感,所以林淮唐还专门换上了一顶轻快风格的贝雷帽。

这……活脱脱就是截了切格瓦拉的胡。

自古以来,封建君主虽然都会使用各种神圣的话术来渲染自己,将自身夸大为一种伟人。

但尚无人懂得利用大众媒体,利用新媒体和多媒体的方式,以营销商品的方式来营销政治人物和革命家。

林淮唐娴熟运用媒体宣传自己的方式,果不其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震动性影响。

他那些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在传播过程里又不断为人们加码夸大,为了革命大局而下野的魄力,那种完全不在乎功名利禄的大公无私之心,也被世人广为赞叹。

如果说十九世纪的革命明星是意大利红衫军的加里波第,那么二十世纪的革命明星就是“红巾军”领袖林淮唐了

这是美国《世界报》最新一期报纸的头版导言。

“总队长,你看!这是《泰晤士报》,这是《世界报》,这是《朝日新闻》,这是《顺天时报》,这是《字林西报》,这是《申报》……

海内外大大小小的报纸,少说也有六七十家,头版头条全都是你!”

蔡绮洪拿来的一大叠报纸,上面的标题也是五花八门,什么《支那四千年最强之豪侠革命家》、《中国的罗宾汉》、《林淮唐人物志略》……不一而全。

林淮唐脱去军人制服,换上了农夫常穿的麻布短衫。同盟会还没有对他的下野通电做出回应,但林淮唐自己好像已经提前过起了优游林下的隐逸生活。

林淮唐懒散地瞟了几眼报纸,好像百无聊赖,对兴奋至极的蔡绮洪说:“燈途呀,头版上的不是我啊。”

“总队长,你在说什么呢?这肖像、这相片,不都是你吗?”

“呵,不是我,这是我们……这是咱们先锋队和国民军。”

林淮唐换上草鞋,带着蔡绮洪走到庭院里说:“咱们是暴得大名……!但事情还没了结,上海和广州方面有回应了没有?”

蔡绮洪回答说:“遁初先生从上海发电,表示愿意来粤调和省潮。还有汪精卫,听说他今天已经到广州了,汪精卫是去劝说广州不要动武的。”

“广州目前是谁人主事?”

“是都督府总参议廖仲恺。”

“廖仲恺,我知道他,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我在日本时读过他翻译的《进步与贫乏》、《社会主义史大纲》几部作品,阿文和他还有私交。”

“廖仲恺和汪精卫,都以个人名义发来电报,声明广州方面绝不会使用武力方式解决问题,请我们不要冲动,还要我们保证胡汉民和陈炯明的人身安全。”

胡汉民和陈炯明在汕头的生活,可是按照国民军最高一级的生活待遇安排。除了胡汉民折了一根小拇指,断了一条左臂外,该吃吃、该喝喝,林淮唐对他们生活饮食的照料,那可是被世界媒体所亲眼见证的。

蔡绮洪又说:“下野通电发出以后,国民军内部反对的声音非常大。特别是基层战士和中下层军官,大家都觉得凭什么要总队长退步下野?怨气非常大,不忿之声满布兵营,已经有人串联,打出了倒孙讨袁、彻底革命的旗号。”

蔡绮洪也还没有完全理解林淮唐的政治用意,他既担心先锋队和同盟会之间爆发自相残杀的全面内战,又担心林淮唐一意退让,会使先锋队吃大亏。

蔡绮洪道:“渊公毛遂自荐,请缨要代表国民军去广州谈判。姚雨平和黄慕松他们为了避嫌,也都递交了辞去目前军职的申请书……总队长,这些事情怎么处理?”

“不要急,这些问题都放到执委会上一起讨论。”林淮唐不紧不慢道,“咱们再看看,瞧瞧宋渔父和汪精卫来广东省是要干什么?”

林淮唐一副农民的装扮,脚踏草鞋在官厅的院子里踱来步去,看着有些闲适,又有些滑稽。

林淮唐又提醒蔡绮洪,说:“先锋队和同盟会之间,由于我的这一重大让步,爆发全面内战的可能性已经几乎为零。目前的工作重心,燈途,要快点从军事斗争转向农会、工会组织的基层建设上。

首节 上一节 68/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