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民国不求生

民国不求生 第753节

特别是在内战刚刚爆发的1936年和1937年,共和军一方的军队都是重新组建的,短时间内不可能形成任何有效的战斗力,那就只能依赖民兵和国际志愿者组成的国际纵队,弗朗哥旗下的国民军因此在正面战场几乎就是摧枯拉朽,共和军则除了由苏联顾问巴甫洛夫指挥的瓜达拉哈拉战役小胜了一次意大利远征军以外,就基本上没能赢得任何一次像样的战役级胜利。

而且弗朗哥的运气也确实很好。

西班牙的右翼军队军从一开始就是令行禁止的军队,弗朗哥唯一的竞争者莫拉将军又因为空难摔死,使弗朗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以统一了当时西班牙的右翼势力。

左翼方面……从一开始,左翼就没有哪一家占主导地位的。社工党可以压制无政府主义者的生产,但没法兼并无政府主义者的队伍;西共可以贴出反对马统工党的海报,枪毙他们的党员,但却无法让他们的力量为“我”所用。

但在这个时空的西班牙战争,在1938年今天的西班牙,一切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法兰西公社从二十年代末期起,就已经开始有意识、有组织的援助西班牙国内的左翼民兵和准军事组织,不仅秘密输送了大量法制武器,而且也向西班牙输出了大量军事顾问,在十年间帮助加泰罗尼亚防御委员会培养出了一批规模不小的军事人才。

在政治方面,由于中国、法国、英国三大巨头的平分秋色,使得林淮唐式的激进社会主义也就是君汉主义,还有英国流行的无政府共产主义,法国流行的法式工团主义,都在第三国际内拥有属于自己的政治席位,各方势力相互平衡和妥协之下,国际左翼阵营要比另一个时空团结得多,并没有出现大规模互相开除“左籍”的情况。

表现在西班牙,那就是加泰罗尼亚防御委员会成功统合了西班牙国内的各路左翼政治势力,在政治上形成了团结、统一的氛围,在军事上又得到法国多年培养乃至于直接出兵的帮助,情况当然要比林淮唐所熟悉的另一个时空好得多。

从四月份法军跨过比利牛斯山脉开始,西班牙战争也就才打了两个月的时间,法军在西班牙境内的军事力量已经从一个集团军近三十万人的规模,迅速下降到了不到十万人的规模,原因就是因为西班牙赤卫军已很快成长到了可以独当一面的程度。

法军目前在西班牙战场,只是保留了一些负责突破和攻坚的精锐部队充当西班牙赤卫军的矛头,作战的填线主力已经全部由西班牙赤卫军自己的部队负责。

反之,西班牙军政府一方的情况就大大不如另一个时空了。

在本位面,弗朗哥并不是西班牙军政府唯一的独裁者,能力平庸的德里维拉才是西班牙军政府的最高掌权者,而且不同于另一个时空莫拉将军、雷东多和莱德斯马这些西班牙右翼政治巨头纷纷在1936年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给弗朗哥制造了统一右翼各派的极好环境,本位面的德里维拉就连卡洛斯保皇派都没办法统合,只能依靠军队自己的力量作战。

所以西班牙军政府的表现才会如此糟糕,两个月时间就丢失了接近全国三分之二的领土,北方和中部的两个大本营拉科鲁尼亚和马德里,也都被法军及西班牙赤卫军团团包围,差不多成了“期货死人”。

军政府在南方的防线上,表现同样非常糟糕:哪怕是由弗朗哥亲自指挥的托莱多解围战,都在大半个月的激战以后不得不宣告“全线转进”,而在其他方向,政府军的表现就更为糟糕了。

弗朗哥起初还劝过德里维拉,即便要迁都,也应该是从马德里迁都到南方的科尔多瓦或塞维利亚,不应该直接迁都到非洲的休达,这对前线政府军部队的士气影响太大。

但在托莱多解围战失败以后,弗朗哥也算是看清了目前政府军普遍士气低落、战力欠佳的实际情况,明白了如果此前真的是迁都科尔多瓦,那很大可能六月份或七月份就又要再迁都一次了。

目前军政府还能守住科尔多瓦一线,那完全是有赖于德军和阿尔及利亚军队的协防啊。

这对德国的压力也很大。

柏林政府内部,要求直接向法国宣战的声音正变得越来越大。只是军方一直以齐格飞防线没有彻底完工、军备换装计划还没有全部完成为由,一再敷衍拖延,宰相施莱歇尔为此还提出干脆把东欧卫星国的军队抽调过来,充实德军一线的步兵数量,或者是直接作为志愿军、远征军派到西班牙参战去。

军方反对的理由,则是东欧各国的驻军和卫星国军队,还要承担起防卫白俄共和国入侵的任务,所以轻易不能调动。

萨文科夫的白俄共和国确实被纳入到了德治欧洲的经济体系之内,但在政治、军事方面,德国就没办法像控制东欧各卫星国那样控制白俄,两国之间甚至都没有签订过带有军事互助性质的协议和条约。

德军总参谋部也是心知肚明,俄罗斯人对东欧领土依然是虎视眈眈,只不过目前白俄国力孱弱,所以才不敢随便打起乌克兰、波兰等地领土的主意。

“所以说,观察德国有没有调动东欧驻军,其实就能看出德、俄两国之间有没有进行什么秘密外交。”

马鸿宾断言道:“现在好像还没有听说德国要调走什么东欧的驻军,那就说明德、俄之间还没有通过秘密外交实现什么深度合作吧!我真不相信萨文科夫才没有获得德国首肯和保证的情况下,会冒然就以举国之兵东侵,他难道不怕自己到时候腹背受敌?再说,没有德国军工业的援助,光靠白俄自己的工业生产能力,应该也负担不起东侵战争的需要吧!”

马鸿宾的话好像很有一些道理,让洛登师长也忍不住频频点头,近来一段时间的风声鹤唳让前线的苏军边防战士们都太过紧张,但或许真如马鸿宾分析的那样,白俄军发动东侵战争的各方面条件均不成熟,只要萨文科夫不是一个纯粹的战争疯子,应该就干不出今年年内开战的蠢事来。

“萨文科夫是一个狡诈、反动的大独裁者,可他绝不是一个疯子、傻子。”洛登·丹达尔点着头附和道,“萨文科夫以彼得大帝自居,听说白俄国内还有许多人把他比作打败了拿破仑的亚历山大一世……反正,萨文科夫不像是尼古拉二世那种没有多少才智的昏君,也不像是发疯后的伊凡雷帝那般缺乏理智的暴君。”

“如果萨文科夫真的发疯到这地步,苏军同志们真说不定一两年内就能打回莫斯科啦!”

第一百零九章 总部

马鸿宾对俄罗斯战场的预测非常乐观,不过在距离秋明稍远一些的鄂木斯克,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鄂木斯克是苏俄在战争前线最为重要、也是唯一的一座重工业城市,这里的煤炭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都很发达,三十年代初还曾接受过日本的整套机械设备技术转让,建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钢铁厂和一个技术水平达到东共联三十年代初水准的机车整车制造厂。

所以北方战区成立以后,张云逸很快就下令在鄂木斯克组建了北方战区的前敌指挥部,张云逸和战区总部的其他军事负责人、参谋人员现在还在赤塔,不过北方战区的代表何贯中和斯大林都已经因为军事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先行赶到了鄂木斯克。

还有苏军第二军的军长朱可夫,以及苏军国防部代表华西列夫斯基,也都在鄂木斯克。

华西列夫斯基在苏军里面属于乐观派,他的观点和马鸿宾差不多,都以为目前白俄还没有解决和帝国公约之间的外交问题,所以不大可能以举国之兵东侵。

朱可夫的观点则要强硬许多,他单纯从军事角度出发,根据白俄军队于前线频繁的调动情况,一口断定大规模的东侵战争就在眼前。

两人观点相持不下,一度还把官司打到了张了云逸和伏龙芝那里,所以伏龙芝才会让何贯中和斯大林两个总部代表赶来前线做工作。

“总部已经得到了一条密级极高的战略级情报。”

鄂木斯克的城市样貌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以后,已经和尚在白俄控制下的其他俄罗斯内陆城市有了很大差异。因为建筑物的施工队伍大多来自中国的缘故,这座乌拉尔战场的前线城市,比起一座俄罗斯城市,反而更像是一座中国城市。

何贯中作为苏俄国防部的副部长,又是当年资望极深的援苏兵团总司令,在苏军经历过第一次红白内战的军官里面威望非常高。

何贯中和斯大林一样,都穿着偏黄色的苏军军装,他胸口上还配有一枚当年捷尔任斯基主席亲自颁发给他的列宁勋章。

“总部在白俄军队高层,有一条非常可靠的情报密线……”

东共联并不直接负责白俄共和国方面的情报工作,这方面工作主要由契卡自己来做。捷尔任斯基当年在列宁时代,就是苏俄契卡的总负责人,后来如果不是捷尔任斯基被调到远东地区工作,很多人都认为有捷尔任斯基负责莫斯科的情报、安保工作,那么列宁就根本不会受到刺杀身亡,说不定苏军就可以在第一次红白内战里直接打败白俄军队了。

远东苏维埃共和国的契卡机构,在捷尔任斯基的领导下,这些年取得的情报成果非常多,在八面漏风的白俄军队内部,也建立起了一张非常全面的情报网络。

这张情报网络从基层一直延伸到能够直接接触到萨文科夫本人的核心决策层,以至于有些时候契卡的消息能比白俄军的一线军队消息更为灵通。

很多白俄军总参的命令,可能还没传到白军前线的时候,就已经先到了契卡的手上。

斯大林沉声道:“契卡在莫斯科的军事部和总参谋部都有线人,我们几乎可以百分之一百确定萨文科夫已经制订了一个将在今年6月22日进攻的战争计划。”

首节 上一节 753/7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传承剑圣,被祖龙读心

下一篇:我在影视剧里抗敌爆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