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我在大明当暴君 第945节

南洋基本上成了大明的内海,孙传庭在南洋待太久了,得换人了。

他让军委会给孙传庭升到了上将的军衔,然后诏命回北京,进入军委会。

职位竟然是元帅职位,和袁可立并列。

这个职位意味着孙传庭已经不是在前线打仗,而是在后面做军政工作。

在九月下旬的时候,袁可立便以身体不适,辞去了元帅的位置。

皇帝也挽留了他,但是他非常识时务。

随后皇帝给了他太师的荣誉职位。

郑芝龙也有功,他被升为中将军衔,同时也升职了,成了海军元帅。

不过,郑芝龙这个海军元帅也被召回北京了,统筹海军的军政工作。

沈有容退休,贺人龙也退休,他们都是因为年龄太大。

薛彬从南部战区总参谋长身为南部战区督师。

海军学院的许多新军官南下,进入基层,原基层的一批,被升为中层,中层的则择优提拔为中上层。

关于这一次的军功,军委会有的忙碌了。

进入到九月下旬的时候,许多前些年开始布局的,终于有了一些结论。

首先,从北府到漠北的铁路基本上竣工了。

从上海到北京的铁路也竣工了。

武昌到北京,长安到北京的也全部竣工。

甚至北京到阿勒楚喀城(哈尔滨)的铁路也竣工了。

大明朝这几年的冶铁总量年年暴涨。

更让崇祯欣喜的是,从长安到嘉峪关的铁路,铺设了近四年,也终于铺设完成。

至此,张凡对大明朝北部的铁路要道布局骨架,基本完成。

辽东、漠北、河西走廊,基本上在他强力的控制范围内。

然而,崇祯十五年的冬天即将来临。

刚进入十月的时候,北京城的温度竟然达到了罕见的零下十五度以下!

第984章 出兵西域!

明末的地球恰逢小冰河时期,各方的资源其实都比较吃紧。

崇祯十五年的极端天气,明显就是小冰河时期的体现。

紫禁城内暖洋洋的,柳如是在一边汇报着:“今年的煤炭开采总量60亿斤。”

60亿斤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均摊到个人身上就很少了。

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大明朝已经有2.5亿人,60亿斤摊下去,每人25斤煤。

还不算火车这种大量消耗煤的交通工具。

不过,崇祯也并不太担心这一次的寒冷。

毕竟现在的粮食是真的充足,北京城的粮价已经降到0.3两每石。

酒业的大发展就说明了粮食供给量的充足。

而且随着南洋被大范围控制下来,对大陆粮食供给量还在持续增加。

并且,随着火车以及火车线沿途粮食囤积点的建立,朝廷对粮食在各省的配给能力有了飞跃的提升。

当年顾炎武规划出来的那一套火车粮食配点体系,明显在现在起了作用。

只要有吃的,取暖这种事,在保证这样的煤炭供应量后,其他的民间自己也能想办法了吧。

柳如是又说了一件事,一下子就让崇祯心头紧张起来。

“民间一件做工稍微好一点的棉袄,现在卖到了10两银子!”

10两银子!

“是有人恶意在抬高价格?”

“不是,是棉袄的供给的确太少了。”

“不应该,我朝并不算太缺棉花,南方各省都有种植,棉衣的普及已经不错了。”

崇祯有些疑惑起来。

棉花的确在明朝开始普及,中后期一些平民都有棉衣穿。

而经历了这些年的新政,轻工纺织业大力发展,棉衣应该更便宜才对。

柳如是迟疑了一下,说道:“臣去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的范围主要在大兴县和海淀新区,有棉衣穿的人的确很多,但大部分人穿的棉衣,棉含量并不多,是属于很便宜的那种。”

“少部分加厚的棉衣,价格非常昂贵,而达官显贵则热衷于穿貂皮大衣,尤其是最近两年,从关外进来的貂皮数量再剧增。”

“普通百姓的御寒,还是有些困难的。”

她有补充道:“当然,这是北京。”

她的意思很简单,陛下,这里是北京,物资生活条件都很好。

其他地方可能能穿得起好一点的棉衣的就更少了。

柳如是依然很贴切地补充着:“臣也去北京制造局做过调查,不是纺织效率不高,是原材料匮乏。”

棉花匮乏!

“有些私人商社已经开始断供便宜的棉衣,只做贵的,然后高价卖给有钱人,这样他们可以节约时间,且卖更多钱,利润更高。”

你看,这就是私人商社的商业行为。

你要对这种行为进行道德审判吗?

倒也不至于,因为商业本身如此,一切是利益驱动。

你总不能规定,商人不许生产加厚的棉衣吧?

那样的话,他们会生产棉量很少的棉衣,多卖几件。

你总不能直接规定每件的含棉量吧?

这就完全是百分百计划经济了,商人们为了赚钱,依然可以动手脚。

到头来,问题没有解决,一切白搭。

所以这个时候,国营商社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朝廷可以直接指定国营商社的行为,来平衡市场需求。

柳如是继续说道:“国营商社的几个织造厂的棉含量还是合格的,价格也适中,不过由于棉花涨价,国营商社的利润比往年薄了许多。”

“这些都是小事,能稳定民生,少赚点钱也无所谓。”

崇祯站起来,走到地图前,他陷入了沉思中。

看来得收复西域了!

棉花的产量要提上日程!

刚打完南洋,现在还能打西域?

能打!

国库账目上还躺着1亿两!

随着南洋的布局,未来每年的收入还会增加。

而且随着铁路修到嘉峪关,辎重补给送到玉门关的难度大大降低。

嘉峪关和玉门关之间的城寨也修建起来,算是完全控制住了河西走廊。

为什么大唐打西域打得这么快?

李世民刚登基十几年,就西征干掉高昌国?

其实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唐朝以前,关中自然环境很好,那个时候甘肃的自然环境也很好,甚至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沙漠化。

玉门关外人口也很多。

但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朝,西域的自然环境越来越糟糕,居住的人口也远不如唐朝。

中间出现大规模的真空地带。

这个时候在想随便西进打一场仗?

比唐朝时期难度要大得多,没有充足的补给线,就算朱元璋活过来,也绝对不会赞同打西域的。

但是张凡这个年代又不一样了啊,虽然玉门关外依然有许多空地,人口稀少,但是补给体系和朝廷的财政全部都能跟得上了!

就说现在东方的海贸体系,在武力扫除一些障碍后,基本上开始搭建了。

等银钞在南洋普及,朝廷就真的有钱了。

如果下一步让欧洲那些海洋大国也都使用银钞,下一个十年,大明朝将直接开挂!

首节 上一节 945/11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挂在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